向风笑雨侃网友的老爸致敬
刚看到风笑雨侃网友讲述文革的故事,很有意思。首先,野狼向风笑雨侃网友的父亲致以敬意。这位有良知的前辈在文革的如下表现确实让人敬佩。
1。冒着危险保护国民党官兵黑五类。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个举动太需要勇气了。讲个故事,我们那里曾有个老政协委员,文革时期就因为接待了一个投诚的国民党军官而被冠以“坏分子”被扫进黑五类。其实,解放以后,那个国民党军官投诚后被共产党安排在政协。到了文革,造反派组织认为这个安排不合理,就将其拉出来游斗,最后还给他加了一个帽子:历史反革命。一天,这老兄实在受不了,从关押地跑出来,到这个老政协委员家住了两天。老政协委员懂些中医推拿。这天正好民兵队长脖子扭了,找他给推推。结果就演绎成了前面所提的结局。
2。风笑雨侃老爸另一个勇敢的举动是这个。他说:“哪个派?我和民兵荷枪实弹日夜巡逻保护街区和军火库,谁敢抢就别怪我开枪,他们没枪还斗个屁。”大家别小瞧了这句话。这在当时可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当然这个还没演绎成事实。如果是事实,那真能成为文革历史最耀眼的一幕。看看新闻标题就能让你胆寒:民兵队长开枪阻击造反派,制止其到军火库拿枪。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除了造反派之间武斗之外,能在文革期间以制止武斗为由向造反派和红卫兵开枪动刀可谓凤毛麟角。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许世友司令从南京撤到安徽金寨途中,为阻击红卫兵造反派的追击,也只是命令部下先朝天开枪,后朝地开枪对造反派实行威胁。其他的一些非造反派之间的开枪事件也只是军队支持一派打击一派,从本质上讲,应属于造反派夺权之战的延伸, 比如宁夏的青铜峡事件。
另一个靠武力反抗造反派的事件也是发生在宁夏。那是一个回教村子。回族人为了保持自己的宗教习惯。拒绝文革早请示晚汇报。造反派过来干预,遇到村民誓死武力抵抗。据说,事件最后还报给了周恩来。恩来总理后来对村民选择了妥协,才让事件平息。
说实话,野狼在心里为风笑雨侃老爸感到幸运。如果那地方有和别的地方一样的造反派。在风笑雨侃老爸成就一段誓死阻止造反派夺枪的壮举后,灾难一定会降临他们一家。可以肯定,风笑雨侃现在绝无可能在茶坛讲述这段故事了。
十几年前,野狼在火车上遇到一位退休老人。文革期间他是我们那边一个小城市的普通干部。当时,小城里正演绎“好派”与“屁派”之间的武斗。开始的时候,两派的武器多为棍棒之类的冷兵器。“屁派”人多,占有上风。后来,“好派”更新了装备,把附近部队的军械库抢了,用子弹把“屁派”赶到小城一隅。“屁派”无奈,也到处搞武器。最后找到几门大炮。但是阵营之中没有人懂得怎么放炮。于是有人便说某某某曾在海军当过兵,会放炮。这个某某某就是野狼遇到的那位老人。造反派把他拉到城墙上,让他瞄准远处的一个四层大楼开炮。老人跟我说:“真要放几炮,不仅拿楼没了,周边的街区都完蛋了。” 当时他也无法拒绝,只好装模作样地将炮摆了几下,然后说:“这个炮和我在舰艇上搞的炮不一样,我也不知道怎么放。”即使这样,造反派也不放过他,把他留下来,让他研究怎么放。过了一天多,“好派”打过来,他才脱离。他跟我感叹:唉,那一天真难熬呀!
虽然这位老人不像风笑雨侃网友的父亲那样勇敢,他的举动也应受到我们致敬。文革之中,这样的事情还很多。有时候,我们毕竟要想,是什么让这些人有这样的举动?除了良知,我想不出别的词。所以良知不该成为贬义词。
有一点与风笑雨侃网友观点不一样,那就是文革期间红卫兵和造反派到底为什么去武斗。风笑雨侃说:
"可那文档明明写着那些红卫兵屠夫们其实是为私利杀人夺财的,甚至抢了军火库去武斗,军队制止不了只有派飞机撒传单,可见当时政府军队执法机关等都瘫痪不能控制局面了,怎么那些屠夫的罪责又归给上头呢?"
文革期间,红卫兵造反派里确实有不少心怀私利的。但绝大多数人是为了“保卫毛主席,保卫无产阶级红色政权,防止中国出现资本主义复辟”才去造反才去战斗的。风笑雨侃可以到重庆去看看红卫兵的一处墓园,听听那些年轻生命讲述的故事。或者,看看一些红卫兵的回忆录。
另外,说说“学毛积极分子”的故事。这个“学毛积极分子”我倒是第一次看见,不过野狼知道文革期间有很多积极分子。比如什么“活学活用积极分子”,什么“五好战士”,“五好学生”等等。如果风笑雨侃也指的是这个,野狼觉得,拿过这些荣誉的人后来要去反思文革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反思纳粹的人群中肯定有一大批曾经虔诚给希特勒致敬行礼的人,反思日本军国主义的也有那些曾用刺刀杀害中国平民的日本军人。难道,一个人曾当过“学毛积极分子”就不该反思或反对老毛?试想一下风笑雨侃的老爸在文革时的举动。作为共产党干部的他一定非常忠于党忠于毛主席,一定知道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毛主席。可是,当毛主席号召红卫兵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的文革时期,他居然要去阻止造反派夺取枪支,他居然要去保护那些毛主席号召要打倒,要扫进历史垃圾堆的黑五类呢?难道这不是一种凭良知而反思的实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