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有时间,可以去尝试。。。这里;来看一下老子自己怎么说的吧:

来源: 2013-08-03 15:01:1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道德经》第70章:

吾 言 甚 易 知 , 甚 易 行 。

天 下 莫 能 知 , 莫 能 行 。
言 有 宗 , 事 有 君 。

夫 唯 无 知 , 是 以 不 我 知 。
知 我 者 希 , 则 我 者 贵 。

是 以 圣 人 被 褐 而 怀 玉


老子明明说他自己说的很清楚,人们还是读不懂(多半是因为人们不想读,就象这个品茶小轩的朋友们一样,大家都不在乎细读原文就开始评论)。。。所以,这个问题不是什么新问题,而是老子那时就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几千年来没变过。。。。。。更过分的是,你去找一本辞典来查查,其中居然把老子这里的"褐 而 怀 玉"解释成“深藏不露”。。。。简直颠倒黑白。。。。。。。老子这里明明说,“我说的很清楚了,你们还是听不懂。。。。。。结果搞得我明明怀里揣着一块玉,却不得不披着一件破棉袄”。。。可后来的虚伪之士却硬要说老子装穷,明明有块玉却故意穿件破棉袄----这难道不是强奸老子,是什么?。。。

老子的态度很明确,他根本没有要把问题说得不明不白的,而是要把真理说得很清楚的。。。。。。。。再看一段老子如何与读者们推心置腹地说他写《道德经》的心态吧:

   信 言 不 美 , 美 言 不 信 。
善 者 不 辩 , 辩 者 不 善 。
知 者 不 博 , 博 者 不 知 。
圣 人 不 积 , 既 以 为 人 己 愈 有 ,  既 以 与 人 己 愈 多 。

尤其是“圣 人 不 积 , 既 以 为 人 己 愈 有 ,既 以 与 人 己 愈 多 。”这句话坦然无误地告诉大家他毫无隐藏地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了世人。。。老子的坦荡真的让后来的乱解老子的伪君子们相形见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