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风水:北京 ,南京 ,西安

来源: 2013-02-24 08:40:3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友情提示喜欢倪方六文字的博友,请到这里给他投票
 
前天,我与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明清史专家范金民在江苏教育电视台录制一档将于2008元旦开播的大型人文节目“城市传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遇难70周年”纪念日刚过去两天。我一直在思索,南京为什么会遭此劫难,定都于此的朝代都比较短?有朋友开玩笑说,这是南京的风水出了问题,北京现在能做首都,把西安都比了下去,是因为风水好。算起来,至少有10个朝代在南京定都立国,故南京官方现在对外宣传时不再是传统的“六朝故都”说法,而多称“十朝都会”。此说还是相当有道理的。但从中会也可以发现,王朝虽然多,却都是短命的。有迷信风水者称,这都怪秦始皇当初“方山一凿”。

自古至今,历代朝廷皇都都是围绕在戌、丑、未、辰四个方向来选址。但,凡是在辰、未即东和南两个方向选址作皇都都不稳定,特别是在东边选址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没有符合阴阳方位之象的体现,所以在这两个地方做皇都和打仗起兵的发源地、所至朝代不会长久。

在中国城市中,南京和北京都是极具地位的城市。北京很悠久,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南京之前则为中华民国首都,现为江苏省省会。北京、南京,与现为西安的“西京”,分别是环渤海、长江、黄河三大都城类型中的优秀代表,“三京”,构成了中华都城文化的全部精华。

从 古代堪舆术上来看,中国古代的三大都城北京、西安、南京,分列于北、中、南“三条大龙”结穴点上。中国古代堪舆家眼里公认的“三条大龙”。什么是“龙”? 这是古代风水先生故弄玄虚的说法,所谓“龙”,就是山啊,“龙势”就是山形和地理地貌啊。不过,把山看成“龙”也比较形象,从高空中看,绵延的山脉确实就 是一条龙。
北京做首都是因为风水好?
图:中国古代堪舆古籍中列示的“三条大龙”总图
 
 南京的风水真的有问题?北京做首都是因为风水好?实际上,这是个伪问题,北京为什么能成为首都,早有定论,但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迷信观点,我想是因为话题有趣。
 
 北 京和南京“血源”关系很近,在不少学者眼里,北京城的母本是南京,如著名古建筑方 面专家潘谷西、杨宽都是这样的观点。甚至连地名都有一样,北京有故宫,南京也有;北京有王府大街,南京不缺······休闲的地方也一样有名:古代的“红 灯区”,北京有八大胡同,南京有秦淮风月。但城市差不多,人的个性差别却很大——北京人都是侃爷,南京人都是“大萝卜”。

然而,在都城文化史上,南京却是“三京”中最遭罪的。
 
二十世纪30年代遭日本人“屠城”就不必说了,在公元六世纪,时名为建康的南京曾被“毁城”。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下令将“建康城邑平荡耕垦”。《隋书·五行志下》(卷23)记载,“及陈亡,建康为墟。”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情。

 

图:北京天安门城楼


南京最早建城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杀越王无疆,尽取越国夺取的吴国的地域,并在石头山(今清 凉山)筑城,埋金以压王气,时称金陵邑,或石头城,现在还有石头城遗迹。南京最流行的金陵叫法,据说即源于此时。南京东郊最为有名的钟山(也曾叫过蒋山、 紫金山),时便称金陵山。

南京最早的一次“风水事件”则是发生在公元前二世纪,“主犯”是秦始皇嬴政,时南京称秣陵。
 
北京的风水比南京好在哪?
 
从 中国古代堪舆术上看,北京处于“北龙”中最长的一条龙——燕山山脉之上,海拔多在千米左右,龙势明显比南京的海拔两三百米要雄伟。与南京相比,北京的“天 子气”则更重,北有燕山天然屏障,南是物产丰富的大小平原。从大局上看,东北的山海关,到东面 的渤海湾,至山东半岛,则形成了北京的又一天然军事关卡。诗人苏辙诗《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燕山》中称,“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首衔西山麓,尾挂东海岸。”把北京的帝王气象说得淋漓尽致。

北京在三大古代都城中,成为“国家首都”的时间比西安和南京都要晚。北京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周武王时期,尧的后代被封于这个地方,时称蓟丘,后为燕国国都。“燕”的由来也因为燕山这条大龙的存在。

北京第一次“龙翻身”在公元12世纪中叶,时金主将国都由东北迁到这里。真正的龙兴应该是在元朝。但之后, 北京也遭受了一次劫难,整个城市几乎被烧光了。此事发生于公元1216年,之前一年,成吉思汗将金政权逼离燕去,迁都汴京。蒙古军队轻易就占领了燕京。成 吉思汗的军队进城后,将金的宫室整个焚毁。

成吉思汗无意于定都北京,但都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情况发生变化。深得忽必烈信任的和尚刘秉忠建议,元的 都城迁定到燕京为佳,忽必烈接受了这一建议,改燕京为大都。并指定刘秉忠主持大都的设计和建设。刘秉忠依汉人传统的风水观点,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 格式安排了大都的功能布局,历时24年方建成,遂现代北京城的轮廓。
 
 
本 来,在元灭亡后,朱元璋差一点就将都城从南京给迁来了。但还是因为风水不吉的原因,迷信的朱元 璋最终还是呆在应天不走。在大都落入明军手里后,朱元璋曾咨询朝臣的意见。但朱元璋身边的人都是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的南方人,并不愿到北京就职,便称大 都是元朝的亡国之地,王气已尽,不宜建都。南京是兴王之地,不必改图。 
图:北京故宫

相比起北京,还有西安,南京的独特地理环境优势,四周经济发达,风气文明。东南的太湖平原和钱 塘江流源自古就是富饶之乡,作为运输大动脉的长江,就在身边,比黄河更加便利。从历史上看,凡是在此建都的政权,从都不愁经济供给。从现代格局来看,南京 的优势则更明显,所在的长三角一带如今已成为大陆经济最发的地区,与第一大经济城市上海相距离很近,人间天堂苏州、杭州、军事重镇芜湖、安庆串联一体。难 怪,南北朝时代的的南朝文人谢朓即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但南京人现在自已却不自信起来,说是南京的王气彻底不存了,六朝宫城所在的总统府地区,让南京图书新馆镇压住了;紫金山西的“龙脖子”又被挖了一大洞——前年建的九华山遂道。
 作者:倪方六 给作者留言  查看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