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箴言录(尚书)[之二]

来源: 2013-01-15 06:01:3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http://www.yuandao.com/thread-52508-1-1.html
   
治国箴言录(尚书)[之二]
   
成义文

《商书•咸有一德》
(1)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
    //实行德政,皇位可保;否则,九州沦亡。//
(2)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
    //行德政,上天佑我(商);行德政,万民拥戴。//
(3)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行德政,事事吉祥;否则,处处凶险。//
(4)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人分善恶,报应有吉凶;上天是降灾难还是降祥瑞,要看是否行德政。//
(5)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
    //善心是德政的根本,而善心贵在恒久不变。//
(6)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
    //是否有德政,判断的标准是:祖庙之中是否有其位,或万民是否拥戴。//

《商书•高宗肜日》
(1)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
  //上天监视下民,以义为标准。行义者,上天赐予福祉;行不义者,上天给予灾祸。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并非上天所为,实乃不义者自绝其命。//

《周书•泰誓上》
(1)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上天怜悯下民,但凡民情所欲,上天必鉴而从之。//

《周书•泰誓中》
(1)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观民心所向,而天意可知矣。民之所见即天之所见,民之所闻即天之所闻。//

《周书•洪范》
(1)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洪范大法有九条:一为五行,二为五事,三为八政,四为五纪,五为皇极,六为三德,七为稽疑,八为庶征,九为五福六极。//
(2)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宾,八曰师。
    //洪范大法的第三条规定了国政的八项内容。它们是:一为农牧业,二为工商业,三为祭祀,四为民政,五为教育,六为司法,七为外交,八为国防。//
(3)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
    //洪范大法的第五条讲确立思想大旗(皇极)的重要性。民众团结于此旗之下,万邦归顺于此旗之下。此旗就是王义﹑王道﹑及王路,此旗必须是大中至正﹑大公无私的。//

《周书•康诰》
(1)王曰:「呜呼!封,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
    //武王封其弟康叔为卫侯,作诰以晓谕之。武王说:天下之事,以敬而成,以怠而败。为治者应顺民情,不作可怨之事,勿用不善之谋及非常之法。你应果断地和诚恳地实行德政,定心自省,为谋长远,让百姓得安宁,我不会计较你的不当之为。//

《周书•召诰》
(1)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
     //君王可享有无上的荣耀,但是君位也有极大的危险。//
(2)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我们不可不借鉴夏朝以及商朝的历史。夏朝为何能延续几百年之久,以及它又为何突然地垮台,对此我不清楚。但是,它符合“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这一条是肯定的。同样地,商朝为何能延续几百年之久,以及它又为何突然地垮台,对此我不清楚。但是可以断定,它也符合“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