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大坐家美文。我赞成文中的平民精神。只是,窃以为从“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句话,是理解反了。

来源: 2012-10-25 11:09:3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顶大坐家美文。我赞成文中的平民精神。只是,窃以为从“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句话,得出得不出“如果在物质与精神中,二者取一,孔子一定选精神” 。是理解反了。

事发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本来是一个颁发新日历的仪式,孔子在上面一点不让增减,得不出“如果在物质与精神中,二者取一,孔子一定选精神。”恰恰相反,所有的礼,百分之一百是物质的。规定活着的时候,什么人吃什么,多少肉食,穿什么衣服,住多大房子,坐什么车子,听什么音乐,拥有多少钟鼓鼎彝。死了之后有多大的墓,棺材多厚几层。多少人来哭你,哭几声。礼是想保证什么人能享受的相应的物质待遇,而保证另一些人不能享受这些待遇。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其实这是在提醒子贡,礼的本质,去了物质,礼就没了。

君子就是贵族。孔子的君子定义,就是食于人者。樊迟问稼,孔子说小人也。子贡经商,孔子说小人也。因为他们想做或做了食人者该做的事。小人就是食人者。孔子用小人骂人,因为所有的奴隶平民,就是卑鄙的同义词。这在孔子,和当时所有的贵族心里,是天经地义的事。孔子自己说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年轻的时候做的管理仓库和牛羊,都是小人的鄙事。所以小时候他并不是君子。

那凭什么“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是天下之通义呢?如何回答“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个问题。那就不能直说我们手上有刀,而是要搞出些道德与文化象征。把钟鼓玉帛排开来给他们看看,你们没有吧?没有就继续去做牛马。

这些东西真的很成功,到今天还能骗人。但也未必,说古人比今天人聪明,和说古人更有道德一样,都是不靠谱的。今天这些大谈贵族君子精英的人,未必真就相信什么。一些是有了相当的地位,却感觉没享受到古代贵族的特权待遇而愤愤不平的;还有一些是有希望升上去,怕升上去之后享受不到的。当然不排除夹着一些“吃着奴才的饭,操着主子的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