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茶坛两个让我嫉恨的ID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爱,但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不管这句话是不是真理,反正在我这里是得到了实践的检验。茶坛里有两个让我一看就嫉恨的ID,一个是唐僧,另一个是悟空。
嫉恨是汉语中很精准和恰当的一个好词,嫉在前,恨在后,先是心存嫉妒,后是因嫉生恨。
至于我为什么要嫉妒这两个ID,说来话长,引用一下几年前写的一篇小文加以解释,小文的标题叫
《等待唐僧》
XX自幼顽皮,没有听党的话,当个好孩子。(编者注:之所以叫XX,是因为写这篇小文时还没想好笔名)
上幼儿园时被老师怀疑有多动症。
上小学时被老师说成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文革时批判牛鬼蛇神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上中学时被老师指责思想过于复杂。(那个时候说的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想了一件不该想的事 - 只是想想而已,因不善于隐蔽,露出了点马脚)
上大学时被人冠以彻底頑犊子之名。(起外号的人在王朔和日本动画片处窃取灵感)
和阿毛认识时正赶上西游记在欧洲流行,孙悟空成了我们学生宿舍的红人(还是红猴?),某日餐毕,阿毛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公布他的新发现:原以为你是个原创,其实不过就是个孙悟空的翻版嘛。从此以后,悟空帽子被扣在头上,至今尚未平反。
原来认为悟空是个猴子,用来形容一个女人不够雅观,在嫁人市场上会影响卖相,所以极力要求摘帽儿,后来仔细想想悟空干的好事也不算太难为情,就逐渐对这顶帽子从低头默许到今天的欣然接受。
为自己策划笔名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悟空,一秒钟之后就意识到自己的愚蠢 - 这么好的名儿大家都留着不用就等你来吗?
只好退而求其次取名六耳,源于六耳猊猴。六耳猊猴是孙悟空的原生态,好像和XX更般配一点,因为六耳猊猴要真想成为悟空,还得需要五百年的大山压顶。
(编者注:XX成了六耳之后,看见悟空和唐僧的ID, 想起真假美猴王和紧箍咒的故事情节,嫉妒之意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