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慕容雪村:为了光,为了时间(四)

来源: 2011-11-02 16:19:4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四)
我们坐大巴回到临沂,一辆黑色别克始终尾随,这肯定是世界上最 有耐心的汽车,我们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我们加速,它就跟着加速;我们掉头,它就跟着掉头;我们停下来喝汽水、吃拉面,它就在门口一声不吭地等着。我不 知道这辆车属于何人,但可以断定,它花的一定是纳税人的钱。我曾经参加过一些公款饭局,吃的时候没什么负罪感,但这一次,我要向纳税人道歉,仅代表自己: 对不起,因为我们做了一件微小而平凡的事---看望朋友,一个法律意义上的自由人”——连累了你们,让你们每个人都有所损失。
我们原计划从济南 回北京,可是去济南的路必经东师古,对我们来说,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只能取道徐州。那辆世界上最有耐心的汽车一直把我们送到高速路口,或许它还会继续在 那里停留,就像理查.马克思歌中所唱的:无论你在何方,无论你做何事,我都将在此坚守等候。直到徐州方面通报我们安全抵达的消息,它才会欢快地驶回东师 古,并以此结算奖金和工资。感谢它的耐心,但我希望奖金的数额不要太大,纳税人已经够无辜了。


我们于下午三点到达徐州,已经出了山东省界,每个人都感觉一阵轻松。笑眯眯的胖司机要价800元,我给了1500,因为他帮了我们的大忙,也许在某些人看来,他帮的都是不该帮助的人,不知道这笑眯眯的兄弟回去之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但愿他一切平安。
买了四张回北京的火车票,晚上822分开出的G164次动车,我想起723日的灾难,心里有点庆幸,也有点悲哀:我们没能见证那次的奇迹,却见证了另一个奇迹,这是奇迹之国。


五个人中,小山的经历最为丰富,也格外谨慎,有人打电话问他身在何处,他只说我们已经离开了山东,绝口不提徐州二字。我没什么经验,有人问,我就直说。我的想法是:我们只是去看一个朋友,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没必要搞得那么紧张。


后来发生了一些事,证明小山不愧是老江湖,也证明了:在一个不正常的时代,做某些正常的事需要付出代价。因为这里是中国,而我也不是外宾。


但我还是觉得自己错的有道理,因为做正常的事本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虽然我不是外宾,但我也有过正常生活的权利。这是人类生活最低的要求,但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它竟然会成为一种梦想。


天之后,我们五个人在北京再次聚首。小山在上网,恩超换了一件新的皮夹克,中强在打牌,诺拉在旁边笑嫣嫣地看着,我开了一个不恰当的玩笑,伤害了恩超,在 此向他道歉。我们吃了一顿饭,喝了两壶咖啡,说了一些不需要记住的话,我们像是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但我并没忘记,陈光诚此刻还在东师古,还在黑暗中孤独地 承受苦难。我相信,诺拉也不会忘,中强也不会忘,恩超也不会忘,小山也不会忘,还有更多的人都不会忘:当我们在干净明亮的屋子里端起酒杯,陈光诚正在黑暗 中孤独地承受苦难。


如果你生活在东师古,陈光诚离你很近。即使你不在东师古,陈光诚也离你很近。他的遭遇就是每个人的遭遇,他的命运就是每个人的命运。一人不自由,则人人不自由。你可以不关心陈光诚,但应该明白:当他的自由被随意剥夺,你的自由也将岌岌可危。


我曾经在网上读到一段话:在中国变成一个更好的国家之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如果注定要有人流血,请从我开始;如果注定有人要承受损失,也请从我开始。如果我流血别人就可以不流血,我愿意流血至死;如果我损失别人就可以不损失,我愿意损失殆尽。


这段话的作者不是陈光诚,但几乎就是他说的。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能将这段话读给他听。然后坐下来喝杯酒,庆祝我们终于实现了一个梦想:正常的生活。


10
15日深夜,我在临沂荣华酒店读班.哲伦的《暗夜无尽》,书中描写了一个暗无天日的地下室,一些可怜的人活在其中,有人死去,剩下的都在等死,对他们来 说,时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但依然有人珍视时间,他叫迦罕,是个年轻人,他坐在黑暗的角落,默默地计算着时间,每天三次为囚犯们准确报时。他活在黑暗之 中,却在时间中看到了光明。他身陷囚牢,却在时间中获得了自由。


第二天回到北京,有位前辈给我发来一条短信:你是一个作家,做这种事有意义吗?我回复他:有,为了光,为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