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区的小日子^^

来源: 2010-03-30 06:09:2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婚后打算自己建造家园,好不容易看好一块地皮,出发之前却遭遇罕见的狂风暴雨,只好和地产商联系好第二天去。 第二天打开花园,已经有点陶醉于美景之中,忽听地产商宣称,这块地已于昨晚卖掉,但是她当然能够提供一块更大的面积。 我觉得有点错愕, 拉着先生转身就走. 第二天打电话预约了另外一处,虽然价格高出三分之一,相应的公证费以及房产税等亦会相应有些上升。 没想到在所有的竞争者中,相对年轻的我们反而最终如愿得到购买权。 房地产的老女主人握住我们的手,回忆起童年时代与父亲在这里嬉戏的情景,并且声称转交给我们才觉得安心满意。 拥有如此温馨的祝福与开端,我们回到公寓激动得夜不成寐,干脆开始了第一番房屋设计。 先生建筑师出身,只需听取我的建议,就能设计出各式图纸方案。 我们涂涂改改,益发意气风发,哪知上梁庆祝仪式中却出现了一处有趣的小插曲:一位前来庆贺的邻居也是建筑师,他执意认为我们的开放式厨房带上吧台太为精巧,担心我烤肉时先生没有足够的空间帮忙削土豆皮。 其实他哪里知道,这正是我的设计,一是因为我认为厨房是女人的领地, 二是因为其实我不太会做饭呀,连韭菜蒜苗都有点认不出来,两个人同时下厨岂不制造紧张气氛?^^ 眼看着新房一天天告成,我的职务也由工地上的小监工变成了室内装修的女工人。 先生任我楼上楼下地忙来忙去,反正他得上班, 正好眼不见心不烦. 当大功告成,先生长舒一口气说,还好,你总算没把家里装修成迪斯尼乐园。^^ 但是还是比较偏爱鲜艳的色彩, 特别是面向花园的落地窗帘,傍晚时分竟然引来不少邻居新奇地观望。 记得搬来的第一个除夕,我们在花园里放烟花,一位带着狗狗散步的邻居竟在门口驻足欣赏了全程,方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但是这里的人们相对保守。我惯用Hallo 打招呼,邻居们却永远以正规拘谨的“早上好”,“下午好”,甚至普鲁士地区不常用的“致意上帝”来作答。 有个春天我穿着东京买回来的玫瑰红或者湖蓝色丝袜在原野上蹬脚踏车,从路过的老太太们的神态中简直看出些惊世骇俗的意味。 好在从第二个春天起,德国各“主流”百货商店也开始流行各种长筒彩袜,这令我禁不住暗暗得意了一把。 被动“主流”的还有我们的选举结果。这个小区历来投给默克尔总理所在的右倾保守党CDU,谁知网上一测试,二测试,还有三测试,我竟然都偏近左翼党(Die Linke),然后是绿党, 而先生却属于右翼自民党(FDP)。虽然一左一右, 并且都否认左右而自认liberal, 但是由于我保留外国国籍,家中只有一张选票,所以经过民主商议之后还是折衷投给了原执政党CDU. 这样一来, 我们的小家也算是跟上了小区里的“主流”步伐。 但是有些时也经历过一些尴尬的场面:譬如有一次去劳动局高校组报道,双鬓斑白的老博士先生站得笔挺,非常绅士地替我脱下大衣整理好,然后交叉着双手问我道:为什么您不在那儿好好享受家庭主妇的生活,而非要准备出来工作呢? 准备了一千个问题, 就是没想到这样的提问, 这令我惊讶得一下子站起来几乎夺门而走. 另有一次,一位朋友惊叫说: 德国著名的政治脱口秀主持人也住那儿,你可否帮我弄个签名? 天啊,我除了的确在市中心Friedrich 大街的一家银行里偶然路过见到她外, 在小区里面连个影子都没捕捉到, 心想派我去弄个狐狸、松鼠、野猪的爪印恐怕还要适合些, 因为我又不是狗仔队, 也没装备望远镜啊. 不过我觉得真正让自己身心走向成熟的还是花园的打理与家庭财务的管理. 去年从春到夏,趁先生上班的时候一个人种植了整座花园的草坪, OBI里卖剩待枯的果树也让我动了恻隐之心, 以两欧一株的价格统统带回了家. 没想到它们竟然全部存活, 长得亭亭玉立, 与老榆树, 榛子树等相映成趣. 另外, 在后花园初次尝试栽种的蔬菜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虽然其间我只拔过一次杂草, 但是南瓜, 沙拉菜, Zucchini 等多得吃也吃不完, 令人很想拿去和一家邻居换取自酿的蜂蜜. 写累了, 以后有空再具体写写财务管理的学习过程吧. 对我来说, 财务的管理远比家务辛苦,因为以前从未好好打理过卡里的钱, 连蜜月旅行也恨不得AA制图个方便. 但是真没想到, 有一天, 我也会如此琐碎地安排家庭各种财务支出, 并由此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就感与精打细算的生活感. 以这篇生活篇回应一些疑问或争论, 另外, 真诚祝愿网友们复活节快乐! ^^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天下无贼》:知道不知道
  • 原来如此^^
  • (ZT) 刘晓波: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
  • Amazing Grace
  • 天父必定垂听我们的祷告。姐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