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电影及其他
电影孔子拍得应该说是不成功的,至少不精彩,不对观众的胃口。也许政府的推动适得其反,激起了大家的逆反心理。
电影不好,骂两句也情有可原。虽然,有些评论在我看来也有些不着调。然而,电影不好,那就针对电影,不必要牵连孔子。
孔子当然也不是骂不得。孔子的形象,自他死后到现在,是人也罢,神也罢,鬼也罢,被后人按照需要折腾了两千多年。但是,任何人在评论之前至少要了解一下孔子,孔子的思想,以及其在历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地位。哪怕文革中的批孔文章,撇开立场,有的也还是下了一些功夫,让人觉得有些道理。在文革中要想做个受到赏识的“文棍”,至少还要有余秋雨的文采与聪明。这几句话说的有些轻挑,但是比起韩寒的言论来还差了很多。不知道西方人拍过耶稣,这是无知,还可以原谅。况且,如果西方人没有拍耶稣中国人就不能拍孔子?中国人跟世界各国的人一样,是复杂的;信仰也是复杂的,尤其是在自五四以来近百年的西化运动作用下。但是无论对孔子的态度是接受,反对,还是改造,孔子总是绕不过去的。这就是文化标志的意义。即便是韩寒所认同的世俗化信仰,其部分也是源自于孔子的思想。我们可以讨论,如果没有孔子,“仁”的理论会不会产生。因为他不是墨海默德或者耶稣。他们是受了神喻,或者就是神本身。不过这并不是不承认孔子是伟人的理由。就像我们不能用”如果没有牛顿,马克思也会有别的人来提出万有引力,总结唯物主义”作为否认牛和马的特殊贡献的理由。
有人评价韩寒认为,没有知识不要紧,只要能够独立自由批判的思考就可以。我不认同。还是用一句孔子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以当代鲁迅自居的人很多,但是鲁迅是有其所学到的进化论,唯物论,社会主义的系统知识,以及对反自由的封建复古学说危害的切身体会作为基础的。韩寒么,借杜诗一首:“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我写这几句,不是为了评价韩寒。他批评共产党的动机,我以为有些是赶时髦,有些是小孩子反权威耍性子,有些是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也许我不该以己度人评判他的动机;批评共产党是他的,及所有人的言论自由。他有许多地方批评的对,共产党也该批评。我想对此间诸公说的只是批评共产党不是天然正确。持对共产党批评态度的人不天然正确。共产党支持的文化不天然错误。
在这里潜水这么久,今天突然想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