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的语言特点啊

来源: 2009-11-04 15:06:18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不想去探讨这些是不是钱学森的原话。文中没有引语标识。为方便计,暂且看作是钱学森的原话吧。

那时的所谓批判,多是会前定了调的,比如你提到的“没有一点科学家的味道,是最恶劣和狠毒的政治野心家”一类上纲上线的调调。这些在报道时,会安到发言者的头上去,不管你发言时是否说了这几句具体的话,因为这是批判会的调子。如果说你不合这个调子,反倒是害了你。

关键不是这些调调,而是发言有没有实质内容。从报道中,我没有看出这钱说出了那钱的什么上得了台面的“罪行”,什么想在清华另搞一套(与所里不同的一套)啦,什么大不了的事啊!将来罗列罪状的时候,能否列上去都成问题。

说一点无关紧要的小问题或众所周知的问题,然后生拉硬扯无限上纲上线,可能是一种不伤害对方的聪明办法吧。如果你还有更聪明的做法,请告知。千万不要告诉我自己去跳楼投湖是更聪明的做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