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顶!再。。。
不能完全认同您的观点。
首先,同意您所说的东西方文化中对“知识”的认同是有很大差异的。但这种差异并不是因为“私有共有”造成的,而是基于人类的基本生存要求的外在体现。
一位清洁工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学校里学的数理化,售货员也不需要懂很多生物地理。其实我们绝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对“知识”的要求真的是很少很少。既然不需要那么多没用的“知识”,干吗非逼着自己逼着孩子们违背人类“懒”的天性呢?
窃以为,这才是东西方教育的根本差别所在。
西方的学校教育注重的是“方法”,是“能力”。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取得所需知识的“方法和能力”,那他(她)无论现时的知识有多少,当必要的时候,他(她)就可以随时获得这些知识。既然如此,干吗还要浪费大好的玩乐时光?
事实上,关于教育对比的讨论,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尤其是对待职业和地位的看法上的差异。我们得承认,东方人的“职业和地位歧视”远比西方人严重。为了取得更高的地位,东方人是不惜一切代价的,通过读书来换取更高的地位,是东方人的传统。相比其他代价,读书(受没用的教育)是最轻松的了。
但回过头来看,无论大家怎么样拼命读书,最后成为顶尖人物的就是那么几个,当代大学生找工作并不比民工更容易。而且最最讽刺的是,无论中国的孩子们基础知识多么扎实,多么深入,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明依然是个第三世界,并不比非洲土人强多少,世界上的最新科技依然看不到中国的贡献。这。。。能说教育成功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