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家长热点议题之十九——怎样让笨孩子聪明起来?
洋人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或尝试某件事情失败后,家长或老师往往会说“Nice Try!”这样一句平常的口头语我竟不知道在汉语里有什么样的对应表达方法。因为习惯上华人家长和教师在孩子考试没考好,或是问题答错时常常埋怨孩子笨,喜欢扔过去一句:“你怎么那么笨!像头猪,看看人家……”
诚然,谁都不希望自己有个笨孩子或笨学生,但是这种嘲讽是万万要不得的,因为当一个幼小的心灵长期受到打击后,智慧的火花就会湮灭在这不断责骂的口水中。
那么到底什么是笨孩子呢?其实常常受到家长和老师责备的“笨孩子”并不笨,只是那些笨老师和笨家长没有发现孩子的潜力,用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后得出的错误结论。
所以,责怪鸭子不会上架,母鸡不会游泳的家长老师,应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潜力和特长,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我也说得不少,今天就不重复了。
那么真正的笨孩子有没有希望呢?所谓“笨”,比较有说服力的指标是用智力测验来做标准,如果智商低于平均值100的孩子可以被看成是“笨”的话,那么通过医学手段诊断出精神或智力残疾的孩子则是不折不扣的“傻子”了。
这样的笨孩子是不是也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甚至创造出正常人都达不到的成就呢?答案是:完全有可能!
对于正常人来说,成才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出人头地,只要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用自己的特长创造一个美好幸福的生活就是成功了。那么,对于一个智力上存在缺陷的孩子来说,只要今后能自食其力,被社会所接受,而在他们简单纯真的生活中,没有情愁忧伤思虑挂肠,更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说不定他们比我们正常人生活得还要开心快乐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的智力基本上是呈常态分布,如果我们只是把眼光放在只占50%高智商的孩子身上,忽略了另一半低智商孩子的教育,那么这是教育的失败,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对于低智商孩子的教育,国外称之为“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的教育”或“特殊教育”,对于这一特殊人群,国外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相比之下,国内特殊教育刚刚起步,我们首先要做得是给每一个智障的孩子充分的信心,鼓励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然后注意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有时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对于笨孩子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额外的加班加点灌输——“笨鸟先飞”,如果缺乏信心或是飞错了方向也到不了目的地。笨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老师的不断鼓励和极大的耐心,他们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成长的方法和学习途径。我们所犯的错误往往是把一个孩子过早的用一个“天才”或“傻瓜”的标签定格,“天才”孩子被送去“少年班”、“提高班”这样的“病梅馆”中,“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整天应付一大堆考试,虽然到头来拿了一大堆奖,或进了名牌大学,但终究是中看不中用的盆景;而一旦被贴上“傻瓜”标签的孩子连一个重点中学都进不去,自己也就自暴自弃,还谈什么成才呢?
教育学上有一个皮格马利翁(Pygmalion)现象,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一座爱神Aphrodite的雕像,并为之魂不守舍。女神被其真诚的爱所感动,就让那美女雕像活了起来。大文豪肖伯纳根据这一神话创作了话剧《皮格马利翁》,剧中的皮格马利翁是个语言学教授,他把一个操伦敦土话的卖花女培养成了温文尔雅的上流淑女,最后也爱上了她。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R. Rosenthal和L. Jacobson也借用了“皮格马利翁”这一神话的寓意,主张向教师提供一些假设的信息,表明某些学生具有更大的潜力,哪些学生会有更大的进步等等。实验证明,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产生了神话般的效果。实验组学生的成就发展比比较组有显著的提高,这便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可见,“皮格马利翁”效应有时很神奇,尤其用在笨孩子身上,一旦这些孩子被赋予信心并受到不断的正面刺激,他们就会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甚至会是一个天才!这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反之,一旦孩子被定性为“像猪一样笨”,那就是“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大家熟知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指挥胡忆舟(舟舟)就曾是一个智障儿童,但是在父亲和启蒙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大量的正面刺激影响下,从一个医学上铁板钉钉的“傻子”变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艺术明星。可惜的是,中国有太多太多的舟舟,被家长老师甚至社会唾弃,不但不能自食其力地生活,反而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其实,天才和疯子往往只是一步之遥,许多智力不如常人的孩子往往在某些领域要超过常人,尤其是艺术和文学方面。
最近,台湾作家卢苏伟的故事渐渐被人所知。卢苏伟小时候得了脑膜炎,由于耽误了治疗,大脑组织受到严重创伤,很长时期基本上是一个植物人。
恢复知觉后,除了慢慢学会自理生活,他什么都不会!整个小学期间,他只学会了两样东西:写自己的名字和看时钟,他所有考试成绩加起来只有10分,他大学考了七年,考了五次,最后一次因为退伍军人加分,才考上了。
可是现在,虽然卢苏伟智商只有70,连四则运算都不会做,也看不懂拼音,但是他却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他出版了《看见自己的天才》《赏识自己》《看见孩子的叛逆》等十几本书,他还是职场激励专家,为台湾很多大的企业定期演讲和讲课,并在法院担任少年调查官,做犯罪青少年的感化工作,他还被邀请至世界各地演讲,鼓励每一个人建立自信,找到自我,努力生活。
一个原来被老师骂作“脑震荡猪”的孩子能有今天的成功,得益于父母的关爱,得益于父母永远的赏识,永远的支持,永远的肯定,永远的鼓励——当老师骂卢苏伟是“脑震荡猪”,父亲就告诉他,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猪,别人脑震荡越震越笨,阿伟越震越聪明;当他考大学屡次受挫,妈妈就鼓励他再用20年时间准备,当他在学校拿了唯一一次10分,爸爸就奔走相告,为他骄傲。当妈妈犒赏他吃鸡腿的时候,同村得了90分的班长的父亲却为了丢掉的10分,在打儿子的屁股……
父母的鼓励和关爱让卢苏伟坚信:自己绝不比别人笨,只是聪明的地方跟别人不一样。同时他也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天才的位置不一样;每一个孩子只要在爱的鼓励下,都会有奇迹。
是的,虽然卢苏伟的智商在总体上低于常人,可是他有10%的部分却超过了一般人,他的分析、组合、整合,语言逻辑思考能力几乎接近天才!
做家长的朋友们,如果您家的孩子不太聪明,千万别灰心,要知道连真正智障儿童都有可能成为“天才”,何况许许多多智力平平的正常孩子呢?如果你像卢苏伟的爸爸那样不断告诉他:“你很聪明,你越来越聪明,全世界你最聪明”,并同时注意发现培养他潜在的特长,您的孩子也一定会越来越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