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再加上大陆对台31条的加乘效应,台湾知名经济学者单骥直指,中美贸易战与大陆对台31条措施看似无关,其实具有交迭性,前者反映中美双方囤积自身的贸易竞争力,台湾身在其中是最大受害者,将面临人才流失、贸易机会损害与资金流失等三方面的问题,对台湾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冲击跟影响。
台湾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3月27日举行“2018年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CCI)调查成果记者会”,由于本次调查在中美贸易大战前夕,与会学者、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大任表示,3月CCI总数为87.86点显示情况较佳,其中“未来半年国内就业机会”结果为107.15点,较2月的106.60点上升0.55点,而“未来半年国内经济景气”的结果是83.30点,比2月的82.85上升0.45点。然而,增加中美贸易大战的因素后,未来2个月CCI调查恐怕会出现持续性的变化。
知名经济学者单骥(右)与吴大任(右3)皆忧心贸易战与对台31条加乘后对台湾的三大面向影响
被问及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吴大任指出,观察美中政治人物在台面上讲的话,他们转变都很快,要做判断得先观察其过去发言和行为,以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为例,先前跟北韩对峙时,有许多尖锐的言论,但很快会寻求下台阶或和解机会。就这些过去行为来判断,“我个人并不绝得贸易战真的会打起来”,大家都是在增加自身筹码和利益。
吴大任建议,台政府不要有太大动作,可静观其变,毕竟能使力的机会不会太多,而身为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一旦贸易战开打,将对台湾非常不利。
至于大陆对台31条的影响,吴大任感叹地说,在吸收人才部分影响较大,台湾的优质人才会被吸引过去,长期下来对台竞争力会出现影响,大部分的就业关键仍在企业,当人才逐渐流失后,企业会加码去争取人才,政府能做的是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在法规上进行松绑,企业继续留在台湾经营,才有机会增加人力需求,唯此是长久之计。
中央大学台经中心教授单骥认为,可以把中美贸易战跟大陆对台31条政策交迭在一起观察,里面是有关联性,先谈中美贸易战的结果,中美之间不论是战、是和,即便互有损失,受害最深仍是台湾,在此情况下,回头看对台31条策略,不仅对台湾人才掏空,资金也在掏空,贸易上更身受其害,三方面都对台湾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冲击跟影响。
另外,中美大战即便暂时不会发生,目前看不出来中美之间能得到解决,议题仍会延续,“我猜测中美双方要囤积贸易上的竞争力”,美国一直向外界招商、增加投资,以创造国家竞争力,反观中方也是同样的思维,试图以国家在外贸的竞争力,来证明自己没有不公平贸易,竞争力是源于自身优越能力,而非靠补贴或不当的贸易行为。
在此情况之下,单骥指出,两个超级强权基本面的努力不容忽略,其中大陆对台31条政策也是增加自己基本面的能力,大陆为了强化国力,对31条力道会持续和加强,对大陆而言,贸易战结果跟对台31条本身没有政策矛盾,台湾则会面对人才流失、贸易机会损害、资金流失三大问题,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
台北医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谢邦昌分析,对台31条中特别提到医护部分,医护是台湾优势,31条虽称为惠台,其实也是惠中,还要注意31条之外是资金,近期许多上市柜公司陆续到上海或深圳挂牌,吸引大批资金过去。但政府应该用战略或策略观点看待此事,利用别人的善意让我们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