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中国

作者:彭明辉的人文网志

十年后的中国

      微信说:「喜不喜欢,中国都在那裡。」这句话对台湾尤其真切。当中国逐渐取代苏联,甚至跟美国并列全球两大强国,以及亚洲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时,台湾人更加必须冷静而客观地深思我们要如何跟她相处,以及该如何因应。

      一味地跟她对立与挑衅,对台湾不见得是最有利的,也就不见得是真正的爱台——爱台应该是追求对台湾最有利的结果,而不是最不利的结果。

      社会学教我:面对複杂的社会问题,必须先放下情感与价值判断,冷静而客观地看清现实的机制与变化因素;之后再根据原本的情感与价值观来判断什麽是最佳举措,以免落得「爱之适足以害之的下场」,或「好心好意害死人」而不自知。

一、从财经霸权到流行文化

      「十年」是个概略数,意思是一、二十年。

      川普上任不到一年,却在 11/9日以前跟习近平有过三次会面和十一次互动(3次会面+6次电话交谈+1次致信+1次致贺电)。近日又传出 11月份川习会时曾有秘密协定,不同意北韩拥有核武。日本「朝日新闻」甚至爆料说,两人决定联手逼北韩放弃核武。看起来中国已经超越过去苏联的地位,跟美国分享全球最终霸权——这世界上的事情,他们两国说了算。

      在 IMF 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报告裡,全球经济已经是「双引擎」模式,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比美国更鲜明地牵动着全球经济。2017年初的财富杂誌预期:中国将在 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更加地举足轻重。

      中国即将(或者已经是)亚洲的中心——当日本衰微时,中国对亚洲的影响将更加显着。日本不仅已经失去对世界与亚洲的影响力,而且疲软到似乎连自己都救不起,既走不出泥沼,也看不到翻转的机会——11月份失业率创24年来的最低,但是预期薪水只会调涨1%左右,一切经济提振措施都无法起作用,年轻人对未来不再抱期待,甚至变成大前研一笔下的「低慾望社会」。

      连曾经风迷亚洲的日本流行文化似乎也都一蹶不振。韩国娱乐台票选的亚洲十大美女中,除了第二名林允儿、第五名的泰妍和八、九名的朴信惠、宋智孝之外,其他六个都是中国女星,日本女星都没上榜。而日本网友票选的十大美女之中,只有第一名蛯原友里、第六名长泽雅美和第七名杉原杏璃是日本人,其他七名都是中国女星。

      中国对亚洲流行文化的影响似乎会日益加深、加剧。不过,要想恢復唐朝的长安盛况,只靠流行文化是不够的。

二、传统文化与民族自信心

      中国曾经是对自己的文化彻底失去信心的国家。因为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国耻,五四运动扬言要「全盘西化」,鲁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1949年革命之后,1956~1964年陆续完成三波简体字运动,1970年代批孔扬秦,文革破四旧期间捣毁无数文物古蹟,中国文化在红色中国曾经荡然无存。但是这些年来的变化太迅速、剧烈,使我不得不改变自己说过的话。

      根据我自己在网路上的观察,近年来中国对传统的文化的研究,在质与量都早已远远超过台湾。而《中国好诗词》的热况,更印证了这不是少数学界人士的趋势而已。

      中国过去追求太空科技、资本主义与海归派学者的西方知识,都是我可以理解的,一点也不意外,而且推动起来一点也不难。但是要让他们普遍地激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只靠自卑与自大是不够的(那只能激起激情而肤浅的风潮,而不会有理性、深刻的研究)。我相信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的是一种以平静心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研究的态度,中国很像是一个已经在经济与政治实力下走出民族自卑感的族群——虽然还不见得有足够的自信心。

      大陆开始有一些电影会把男女主角包装成搭喷射客机决策全球的高阶 CEO,甚至故意在对白裡夹杂大量的英语,但是电影情节和内涵都很幼稚。我相信,十年后你看到的此类电影将会有极大的转变。

      当全台湾(包括台大,以及顶大校长们)都还傻呼呼地在追求虚有其表的「全球排名」时,北京大学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以「今天的人文学者为何超越不了王国维,梁啓超?」为题发表了演讲,肯定北大文研院的自我定位:「北大这样的名校,不应计较一时之短长,更适合于放长线钓大鱼。确信学问乃天下之公器,搭建为他人作嫁衣的『交流平台』。」他并且期待,学者走出过去「重点研究」与「领军人物」的迷思,营造「学科之间有碰撞,课题之外有对话,学问之上有情怀」的学术氛围。这样的久远而宽阔的胸怀与气度,在台湾学界是很难看到的(至少我是看不到的)。

      这些表现或许只反应了中国最顶层的 1%~10%人口的事实,但是这 1%~10%人对一个民族的自信心、胸襟气度与文化涵养的影响却远远超过另外 90~99%的人口。

      「大国崛起」将以经济与政治的实力为后盾,逐渐向文化领域开展、浸润过去,要看见成果可能会比较长,但是十年内的变化有可能已经足以让人震撼。

三、贫富差距与政体变迁

      大陆在过去是仰赖全球市场在吸收他急遽扩张的生产力,当全球消费能力扩张速度迟缓时,大陆会一边放缓经济成长角度,一边被迫面对国内惊人的贫富差距。

      大陆的下一波经济成长必须靠一群数量庞大的新兴中产阶级所创造的内需市场,而新兴中产阶级的诞生靠较公平的财富分配,财富分配的机制则来自于政治权力的分配(财富、权力与知识三者的关係参考前文〈社会变革的起点〉)。

      所有社会在从集权转向民主(分权)与市场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同时发生几件事:(1)旧的政治特权转型为经济上的特权,而新兴的经济特权则参与分配政治上的特权;(2)旧的政治资产转型为市场上的稀有资源(譬如,特许行业与垄断),并且以「规模经济的优势」遮掩实质上的「垄断性竞争」;(3)旧的既得利益跟新兴势力结盟,以政治特权交换市场垄断机制(或者两者结合),变成官商勾结与各种裙带政治的温床。英国的工业革命如此,法国革命如此,俄罗斯的转型如此,朴正熙治下的韩国如此,两蒋治下的台湾如此,当今的印度亦如此。这是社会机制的必然,你可以施以道德批评,但是不能只从道德面向去理解。

      中国当前的贫富差距,反应的是权力的差距与知识的差距。要改善中国的贫富差距,必须同时改善权力与知识的差距。而其中最困难的是知识的扩散,因此权力与财富的分配问题将会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的痛苦,十年的时间应该也不足以有效解决,顶多只能加以缓和。

      中国共产党到底能在极端的贫富差距下继续执政多久?这是欧美观察家与共产党党校专家问了几十年的老问题。中国会像苏联那样一夕崩倒而溃散吗?

      我曾经把戈巴契夫看成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敢于承认共党以及他一辈子的热情和理想是错误的,而任由共党崩溃),但是看到苏联解体后的诸种乱象,我也承认他最大的错误是没有为俄罗斯安排一个较好的转型机制(近乎不负责任地撒手不管)。

      习近平对戈巴契夫极端看不起,因为他撒手不管的结果是让苏联分崩离析,甚至让黑道控制大量国有资源,让百姓民不聊生。

     英语媒体上的许多观察家认为习近平在十九大以后已经有效控制住中国各大权力机构与派系,因为十九大开幕时中国各派系控制下的所有主要媒体的头版头条都完全一样(从照片、标题,到照片与标题字的大小、位置通通一致,表示都「同出一源」)。

      就算习近平有机会再掌权十年,他也不太有可能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但是在大陆的全球经济与政治地位抬头,民族自信心抬头,中产阶级知识与思辨能力逐渐扩散与提升的过程中,将会对共产党统治的正当性产生越来越大的挑战与质疑。

      2015年七月中国对维权律师进行了全国性的大追捕(所谓的「709大抓捕」)。有人以为这是因为习近平恋权,有人把这个事件看成中南海的「维安」与民运人士的「维权」已经冲突到白热化的程度——现况似乎是已经绷紧到必然会有大改变的临界点,涉入其中的关键人物都已经是「情势所迫,身不由己」,而不能再用个人意志或个人野心去解释了。

      一个值得关注与深思的观察点是:最近的宣判中,拒绝认罪的吴淦被判了八年(一般是三年,八年是超级重),而「归案后认罪」的谢阳则免刑事处分。这似乎是在从毫无弹性的高压,转向有条件的(恩威并施的)「加重处分坚持跨越红线的一边,拉拢愿意妥协的一边」。表面上红线的位置变化不大,处罚的轻重有了很大的弹性,这是不是表示过去「一味打压」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

      面对中国维权与维安的激烈矛盾和冲突,我不知道习近平怎麽想。但是像戈巴契夫那样地撒手不管而让中国崩溃,这绝对不是习近平所能忍受的,所以他最终的底线应该是「维持中国的统一,最好是让中国继续壮大与发展」。但是,在坚守这底线之外,他还能有什麽更积极的施展空间?

      维持共产党专政也许会是他的第一优先选项,却不见得必然是他的坚持——尤其是当它跟「维持中国的统一」有可能在现实上背道而驰时。退而求其次,他会不会想起蒋经国,以培养一个优质的反对党来促成中国的转型,以避免中国在经济、民主与思想发展过程中沦为崩溃的苏联?

      我的猜测是,他有可能会採取类似蒋经国的作法,培植一个优质的反对党(但在可见的将来不足以威胁共产党的统治),一方面用以洩压(让有能力搞群众运动的人集中到反对党,用「体制」把他们变成较无害的一群;也把「改革」的压力与期待局部转移到反对党,让共产党的压力减轻一点),同时用反对党的压力来压制党内腐败因素与对手,此外还可以为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转型设计出一套较平缓而可接受(不崩溃)的机制。

      有观察家认为,在习近平的心裡,共产党的「英明领袖」只有三个:毛泽东(推翻专制)、邓小平(经济起飞),然后就是习近平。那麽,他最好的历史地位会是什麽?

      假如他最痛恨戈巴契夫的是让苏联崩解,从伟大的国家变成一条虫,那麽他的最佳历史地位或许就是为目前「一党专政+贫富差距急遽扩大+社会面临崩解危机」找到一条新的出路与转型机制。

四、最好与最坏的可能

      中国大陆是一个压力锅,随着经济成长与贫富恶化,带动城乡矛盾与各种社会内部的对立和不满,压力持续上升,随时可能会崩解。

      这个局势有可能会持续恶化到崩溃点,而产生中国每数百年一次的大动乱;这个局势也有可能像邓小平的转念那样地带来新的社会转型契机——没有人能预测其结果。

      不管这结局如何,它都会对台湾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其影响有可能在十年内就已经大到让台湾全岛有如历经七级大地震那样,许多人因而在经济、政治、文化或思想上「错位」。

      如果你关心台湾,就不能不去认真预想可能的剧情发展,以及自己的因应之道。

      你准备好了吗?或者,更务实地问:你开始想了吗?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