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搞體育?恐害運動員無法參賽

来源: dingx 2017-08-10 09:23:0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62 bytes)
時代力量痛批台北市府主辦的世大運手冊「自我矮化」為「中華台北」,然而中華台北是循奧會模式所使用的隊名,符合國際奧委會(IOC)的規定,時代力量將體育競賽政治化,恐害台灣選手丟失這次國際競技機會。
受到現實環境限制,台灣對外有好幾種不同名稱,甚至可稱為「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但在國際體育這個範疇,想要和世界接軌,只能叫做「中華台北」,這與自我矮化無關,不應泛政治化。
中華民國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大約有10年左右因會籍問題,參加國際賽事備受阻撓,直到1981年洛桑協議建立「奧會模式」,台灣才得以中華台北的名義重返國際運動舞台。《中國時報》報道,現在看來名稱或許未盡如人意,卻已行之有年,也提供選手寶貴的競技舞台。
再以世大運來說,台灣是在1987年以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非會員身分,報名參加在南斯拉夫薩格勒布舉行的第14屆世界大學運動會,並於運動會舉辦期間正式通過加入FISU成為會員之一,至今剛好滿30年,如今FISU官網的正式名稱仍是「中華台北」(Cinese Taipei)。
至於本屆世大運,台北市是在2011年擊敗強敵巴西利亞贏得承辦權,此前台灣已歷經4次申辦失利。世大運組委會發言人楊景棠日前也曾表示,1981年洛桑協議下的奧會模式台灣要一起承擔,加上主辦權仍在FISU,台北市是承辦城市,必須遵守相關規定。
由此可見,若因某些人士對現有名稱不滿,硬要改為台灣,看似合情卻不符國際規定,但恐將節外生枝,導致苦練多時的選手無法參加本屆世大運,或無法以團隊名義代表台灣參賽,這就弄巧成拙了。
今年在台北舉辦的世大運,其手冊以中華台北稱呼台灣,符合國際奧會的規定,這是循奧會模式進行,而時代力量卻拿這個名詞出來文章,認為有辱台灣,堅持要把中華台北改回台灣,這是存心要讓世大運破局嗎?
政治不宜幹預體育,近年國際奧會不時對踩踏紅線的會員加以制裁,如科威特、印度、斯裏蘭卡都曾被停權或警告。像去年裏約奧運科威特的阿爾迪哈尼在飛靶項目摘金,卻只能用「獨立運動員」(IOA)身分參賽並領獎就是一例;台灣好不容易辦一次世大運,可千萬別搞成這樣。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