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民國所麵對的問題是:結束兩千年帝製後,如何建立一個現代化國家。中國過去的改朝換代,並沒有結構性的變動,而民國麵對的問題是必須徹底改變國家結構,否則無法解決現代化的挑戰。
中國的兩千年帝製有三大組成要素:科舉官僚製度,皇帝,以及儒家思想組成的社會。
在帝製時代,科舉製度選拔了中國最有野心、最聰明的人成為官僚階層,為政府服務。皇帝作為權力的最高象徵與來源,保持了政治的穩定。儒家思想則成為社會運作的規範。
清朝於1905年廢除科舉,1912年皇帝退位,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抨擊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舊文化。在十幾年間,兩千年帝製的三大組成要素都消失或徹底動搖了。用什麼來取代,這是民國所麵對的問題。
費正清指責袁世凱扼殺了中國的民主政治。在不斷的內憂外患之下,中共於1949年建立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權。中共是以什麼來取代帝製的三大要素?課程還沒有提到。我猜是黨的領導、黨主席、以及共產主義唯物思想。
哈佛中國課 On EdX
China (Part 8): Creating Modern China: The Birth of a Nation
Free registration required to listen to the 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