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牌必须要摊开了?被逼上檯面的两岸问题(组图)

来源: flyer 2016-09-09 11:28:5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992 bytes)
我与梵蒂冈邦交压力倍增。(Getty Images/多维提供)

我与梵蒂冈邦交压力倍增。(Getty Images/多维提供)

由于蔡英文两岸关係定位模煳不清,造成关係急速冷却,两岸两会的官方、半官方沟通已经停摆。儘管蔡英文宁「冷」不屈,冷处理固然能短暂迴避争议,两岸间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的现实终究要面对。今年9月是台湾出席国际民航组织(ICAO)大会、「新南向政策」能否成局的关键时刻,接着将面临梵蒂冈是否与大陆建交、与台断交的难题,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的影子。面对政经外交的艰难局面,以及大陆「有九二共识,什麽都可以谈」的态度,蔡英文两岸论述的底牌,必须要摊开了。

实际上,两岸关闭官方协商管道期间,至少有两次险些引起了两岸冲突。第一次是7月1日的海军雄三飞弹误射事件,当时正值蔡英文出访期间,中国大陆若视此为台湾军方鹰派的挑衅行为,后果将不堪设想,所幸对岸克制「飞弹误射」的不满情绪,仅由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发表说明。

第二次是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针对南海争议作出判决,除了否定中国大陆主张南海主权的九段线法理依据,还判定台湾实质掌控的太平岛是礁不是岛。仲裁法庭的结果让两岸同蒙其害,国台办再次对台湾温情喊话,「两岸同胞有责任共同维护南海的主权领土与海洋权益,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与根本利益。」

中国政府在国内大力宣扬南海主权(AP)

中国政府在国内大力宣扬南海主权(美联社)

国际舞台 面临紧缩

这两次事件引发的危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蔡英文政府并未积极回应,错失两岸协商的契机。蔡英文误判国际情势,让台湾付出代价,冲撞国际空间也不符合蔡式风格,两岸走到这一步,是国际现实环境把蔡英文「逼」回协商的主轴。

蔡英文政府近期亟待处理的重大难题,都有求于大陆。首先是即将召开的ICAO大会,在现有国际秩序下,台湾想参加国际活动,须得到大陆方面的首肯。

为出席9月份举行的ICAO大会,外交部于8月4日递出申请函,陆委会表示将寻求会员国支持、两岸共同协商,总统府也盼大陆释出善意。由于ICAO现任秘书长柳芳为中国大陆籍,台湾是否还有机会参加,无疑需要获得大陆的首肯。对此,总统府发言人黄重谚表示,大陆也是国际民航组织会员,期盼所有会员都支持台湾地区参与,希望大陆对台湾民众释出善意,且在两岸彼此善意下,让台湾地区可以参与。黄重谚的讲话反映蔡英文希望大陆能够与台湾就此协商的愿望。

其次,蔡英文踌躇满志的新南向政策要确切落实,离不开大陆方面的配合。儘管蔡英文政府对于新南向政策信心满满,但必须考虑的现实是,台湾与南洋各国、印度素无邦交,更谈不上长期互信,在当地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也相当的薄弱,使得台商极易成为被盘剥的牺牲品。比如1999年的印尼动荡、2014年越南对台企的打砸抢烧,台商都是最大的受害者,而台塑集团近期在越南投资的河静钢铁厂亦遭到当局刁难,被重罚5亿美元,更是损失惨重。因此,要想落实新南向政策,必须保证台商南向投资的利益得到维护,但离不开与大陆的合作,况且,若大陆方面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干扰南向投资的台企,同样使台商蒙受政策风险。诚如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林伯丰所言,「台湾和南亚或东协无邦交,新南向政策必须依赖国际社会力量,若能结合中国大陆的力量,才会有正面效果。

教廷邦交战 再成焦点

对于新南向政策的实施,争取大陆方面配合的重要性,蔡英文其实心知肚明。蔡英文于8月16日召开了「对外经贸战略会谈」,会中通过《新南向政策纲领》,当中提及「两岸善意互动及合作」,而黄重谚在会后时不讳言,未来不排除在适当时机,跟对岸就相关领域议题协商与对话,促使新南向政策与两岸关係相辅相成,共创区域合作典范。

不过,对蔡英文在上述两个事件的协商姿态,大陆国台办仍旧以「有一中,什麽都可谈。」作为回应,让蔡英文参加ICAO的规划、新南向政策的宏图重回原点。可见,台湾想走向国际、振兴经济,都无法绕过两岸政策。然而现实往往比理想更残酷,除了参加ICAO、新南向政策可能因大陆杯葛受挫,梵蒂冈可能会背弃台湾与中国大陆建交的传闻,早已甚嚣尘上。

梵蒂冈是台湾在欧洲唯一的邦交国,但现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积极追求与中国改善关係。(AP)

梵蒂冈是台湾在欧洲唯一的邦交国,但现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积极追求与中国改善关係。(美联社)

梵蒂冈是台湾在欧洲唯一个邦交国家,也是最重要的邦交国。近年来中梵建交、台梵断交传闻不断,据悉,中国与梵蒂冈的关係卡在主教任命问题,导致关係停滞不前,但新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上任后动作频频,主动向北京示好。根据《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季刊转载了美国「天主教国家纪事报」的报导,方济各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4年6月以来,连续谈判3次,教廷希望能够参考与其他共产政权打交道的经验,无论是过去的匈牙利、罗马尼亚,甚至古巴,如何在妥协之下,达成指派主教协议。2015年3月,方济各罕见地透露,已经收到习近平的回信并传出中梵曾经谈判,虽然被教廷否认,但是都被视为是双方关係改善的徵兆。

有传言称,2015年盛传梵蒂冈将与北京将建交时,北京为了给当时台湾总统马英九面子,故意冷淡梵蒂冈,甚至一度传出北京乘机「待价而沽」,向梵蒂冈讨价还价,若双方建交,教廷要答应由北京统一管理港澳台与中国教区。方济各与习近平就任后的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国大陆与教廷改善关係已成事实,加上两岸关係的急剧恶化,中梵建交恐将成真。这将会对台湾的外交造成剧烈冲击。

平心而论,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其地缘、经济影响力早已经复盖亚太,并辐射全球。考虑到台湾地域狭小及对国际市场严重依赖,经济发展、国际邦交以及地缘安全都离不开良好的两岸关係。民进党第一次执政时贸然推行两岸对抗的经验是一场噩梦。前总统陈水扁主政8年,经济一塌煳涂,外交上大撒银弹,抢了3个小国,却失去9个邦交国,搞得台湾元气大伤;到了马英九执政时期,虽然面临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但是经济、外交形势保持基本稳定,这未尝不是马英九在两岸政策上明智冷静的结果。现在,民进党二度执政,蔡英文虽然打出可预测、不挑衅、维持现状的两岸政策,倘若无法真正解决两岸关係中的核心难题,台湾的经济不仅没有出路,外交工作必然面临严峻挑战。

对于蔡英文来说,无论是透过参加ICAO大会拓展国际影响力,还是想藉由新南向政策分散经济风险,抑或努力维繫台梵邦交,以巩固外交版图。这些政治、外交、经济的构想,都离不开良好的两岸关係作基础。所以,蔡英文绕开至关重要的两岸关係,却想取得内政和外交的成功,从某种程度而言,无异是缘木求鱼。良好的两岸关係是台湾发展的政策基础之一,也是当前传递给执政者的警示,更是过去留给今天最好的教训。



所有跟帖: 

螳臂挡车谈何易。 -北海01- 给 北海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9/2016 postreply 19:22: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