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後飯餘說“習馬會”

来源: 2015-11-05 20:02:5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茶後飯餘說“習馬會”----

 (2015-11-05 19:48:10)下一个

可是,在台灣,得說“馬習會”---中國人,就喜歡搞小動作----這在70年前,毛蔣在重慶會見,已經開始了。關於老毛長得高還是老蔣長得高--爭論了70年---還沒有勝負,希望老蔣入葬慈溪之前,去一趟北京紀念堂,讓毛蔣再一次---比個高低?

各國領袖和政治家作秀的慣性,雖然至今沒啥大變,可是,70年前,老毛在重慶舉杯高呼“蔣主席萬歲”的情景,空前絕後了。雖然,中國歷史逃不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黃金定律,從雙方互稱“先生”的巧妙設計看,說明了各自還沒有完全放下-----只不過,雙方都覺得目前,是恢復70年前最高層面談的好時機,至於談得怎樣?是否有具體的成效,都是次要的,只要能面對面坐下,不要說20分鐘,就是五分鐘,都是劃時代的、歷史性的時刻----任何政治家和領袖,都不該放棄這樣作秀的時刻,都該把握好時機亮出最佳的姿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對習、對馬,都一樣。

不一樣的是,國共兩黨--或說兩岸政府,都不需要第三者在現場了,畢竟,美國調停、做保人的時代過去70年了。習近平搭飛機的自信遠遠超過了毛---不需要任何第三者(新加坡總理之類)的陪同了吧?我相信,馬英九也不會擔心被中共暗殺在新加坡。

目前,只聽說晚飯的賬單會AA制,不知道各自的安保檢查又如何?--是互相檢查對方?還是各自選派保鏢?14個人晚餐,會有人暗藏錄音麼?工作人員陪同麼?飯店服務人員是否可靠?---台灣的狗仔隊,可是非常出名的呢---民主自由的社會嘛,為了採訪和討論,大打出手,在台灣可是司空見慣的呢。

當然,習馬無論如何談不攏,也絕對不會打起來的。不過,要是雙方都帶有太太,我想,這個會見的場面會更融洽,當然,原定的20分鐘,可能要變成60分鐘了。中國方面的7人,清一色男性;台灣方面,有一位女性---馬英九是香港成長留學美國的,習近平成長在農村和北京-----區別還是有一點的吧?不過,他倆的共同點也不少--相比其他同仁,他倆都較清廉;相比腐敗高官,他兩都很檢點;好像,兩人都有點“妻管嚴”----習夫人開過玩笑:再不運動減肥,叫他睡沙發。。。。馬夫人公開批評丈夫,也不是新聞了---所以,我想,習馬會,20分鐘是遠遠不夠的,除非,只是作秀、只是各自擺個歷史性的姿態----“。。。原定20分鐘,因雙方都有誠意,雖有分歧,但共同意向不少,於是,不知不覺延長了20分鐘。。。。”政治作秀而已,當然,絕不會只是“而已”。

習馬的共同點,上述的只是戲言,不必當真,他兩真正的共同點,不是對政治和歷史的共識,而是,兩人的成長過程中,都受了父親的影響---而終身不忘。

習近平在紀念父親100歲誕生時說過,父親勇於打破禁區的“無私無畏”精神,十分難忘。就是在“無私無畏”的精神下,習近平像他父親一樣,打破了鄧、江、胡都無法打破的禁區,不理會稱呼“先生”、不理會在他鄉異國、不理會短短的20分鐘、不理會各自買單的晚宴----馬上與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了。

而馬英九和他父親的關係,因為沒有任何政治迫害隔離父子的親情,他自幼得到父親的悉心培養和嚴格管教,在港台,早就聞名。他當上總統後,不推行台獨,不急於統一,專心重整台灣,努力走向國際,盡力穩建家園----原來,也是與他父親馬鶴凌的遺願有關:馬鶴凌老先生逝世後,其骨灰甕上之題字為:「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

 

願習馬會談順利,願國共合作成功,願民主中國昌盛,願民族團結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