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鏡頭:伊犁將軍府 見證邊關滄桑

来源: Bluelight涨停突击队 2015-08-10 15:41:2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261 bytes)
   
中評鏡頭:伊犁將軍府 見證邊關滄桑

http://www.CRNTT.com 20150810


將軍府景區大門(中評社 林艶攝)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記者 彭媁琳、林艷)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台港澳工作部聯合舉辦的“一帶一路新疆行--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8日前往新疆伊寧霍城縣惠遠鄉內,探訪有133年歷史的伊犁將軍府。西北風寒,共有33人、48人次擔任過伊犁將軍的職位,每人的任期都不長,但堂前的兩棵老榆樹卻存活了超過130年,見證這段邊關動盪的歷史。

乾隆22年(1757年),清廷平定了準噶爾叛亂,統一西域,並在乾隆27年設立“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的職位,簡稱為“伊犁將軍”。伊犁將軍當時是清朝在西邊最高階的官員,統轄疆域廣大。

1882年,在伊犁城西北修建了惠遠城,內有將軍府、參贊大臣衙署、領隊大臣衙署等官府,人潮往來頻繁,具有“小北京”的稱號。

累計,清朝共有33人、48人次擔任過伊犁將軍的職位,較知名的是明瑞、阿桂、奕山等人。在西北邊關之地有如此頻繁的人事調動,也凸顯出守邊不易、邊關風寒的人事滄桑。

不過伊犁將軍府堂前的兩棵老榆樹,卻在西北寒風中屹立不倒,伴隨伊犁將軍府走過130多年,見證了清朝在西邊疆界的管理與變化。

“一帶一路新疆行--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台港澳工作部聯合舉辦,包括海峽兩岸27家媒體、40名記者參加。此次聯合採訪團由馬曉光擔任團長、中國記協台港澳工作部綜合處處長沈毅兵擔任秘書長,參加媒體包括台灣中評通訊社、中央通訊社、中國時報、聯合報、東森電視、中天電視等14家台灣媒體共21人。另外有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代表香港媒體,以及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新社等12家大陸媒體18人與會。
將軍府簡介(中評社 林艶攝)
院門 鬥拱上的圖案非常鮮艶(中評社 林艶攝)
大堂遺址簡介(中評社 林艶攝)
西域能看到北方官式建築 非常難得(中評社 林艶攝)
明代官服“補子”(中評社 林艶攝)
院落裡長滿了雜草(中評社 林艶攝)
不知這扇拱門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歷史(中評社 林艶攝)
四合院(中評社 林艶攝)
這尊大炮雖然是複制品 但還是很威(中評社 林艶攝)
飽經風霜的土墻(中評社 林艶攝)
伊犁將軍府堂前老榆樹,見證邊關滄桑。(中評社彭媁琳攝)
搖搖欲墜的土墻(中評社 林艶攝)
牌匾上顯示 那時的官府就很重視廉政建設(中評社 林艶攝)
石獅子怒目圓睜 (中評社 林艶攝)
游人如織 絡繹不絕(中評社 林艶攝)
陽光灑在綠地上與走廊中 非常漂亮(中評社 林艶攝)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