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英譯文:25章
http://classic-blog.udn.com/superson2/23985476
二十五章 |
Chapter 25 |
1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在天地未被造之前,已經有一個混然而成、孕育一切的聖潔之靈物存在。 |
2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
祂無聲無息、無形無像,是世上獨一的造物主,永遠聳立自主不改變,反復運行而永不停止。 |
3 可以為天下母。 |
宇宙萬物都來自祂,我們可以稱祂為創造天地之「母」。 |
4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
我們不知道祂的名字,所以替祂取了一個名字叫做「道」,並暫時稱祂為「最偉大」的造物主(此「最偉大」的造物主,就是華夏先賢們所尊稱的「天父上帝」)。 |
5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
這位「「最偉大」的造物主在時空中飛逝不息,飛逝不息遠至無限,遠至無限後又能返回到原處。 |
6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
所以道是最偉大的,其次天大、地大、人也大。 |
7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
在無限無窮的寰宇中存有此四大,而人類是其中之一。 |
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這四者之間的關係是:人類遵循大地的法則,大地遵循天體的運行,天體的運行遵循道(天父上帝)的法則,道則是遵循「自然而然、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的自己。 |
【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指在天地尚未被創造之前,有一個聖潔的靈物已經混然而成、孕育一切,天地萬物都是祂造的。
寂兮寥兮:寂=無聲,寥=無形。在老子的哲學裡,造物主(道/天父上帝)是無聲、無形、無像的聖潔之靈,所以用任何形像去描述道/天父上帝(包括把老子偶像化、或崇拜任何偶像),對老子思想都是一種背叛、不敬。
獨立:獨一無雙的造物主永恆的聳立著。
可以為天下母:造物主(道/天父上帝)創造宇宙萬有,滋養萬物生長,並使其茂盛延綿,故可以稱之為「天下母」。除了「天下母」這個名稱,老子也用了許多不同的名稱或方式去描述這位造物主,如「萬物之奧(主宰);生萬物;天地始,萬物母;萬物之宗;眾甫(萬有的父)」。
在老子的眼裡,「道」是萬有的父、也是萬有的母,祂既是創造者,也是宇宙的主宰。這和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眼裡的「天父上帝」一樣(乾,天也,故稱乎父;惟天地,萬物父母;聖人法天順情…,以天為父;昊天上帝,謂天皇大帝;天皇大帝,神之最尊者也,為萬物之所宗,人神之所主)。天父上帝既是創造者,也是宇宙的主宰。由此可見老子的「道」和先聖先賢們所敬拜的「天父上帝」指的都是同一位。
造物主(道/天父上帝)是「無形無像」的聖潔之靈,不能用偶像代替,所以用任何迷信或偶像去描述造物主(包括崇拜外邦偶像),都是對中國先祖和中華文化的不敬和褻瀆。
域:指無限無窮的寰宇。
道法自然:這裡的「自然」有兩層意思:一是指通常所說的「自然界」,二是指「自然而然」。
《王弼注》解釋說:「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自然」是無法用語言去解釋的名稱,無法用文辭去描述的無窮。唐杜光庭在《道德真經廣聖義》一書中解釋說:「大道以虛無為體,自然為性,道為妙用,散而言之即一為三。合而言之,混三為一。通謂之虛無、自然、大道,歸一體耳。」虛無、自然、大道,可以一分為三,但也可以合而為一,因為他們終歸是一體的。《河上公注》解釋說:「道性自然,無所法也。」意思是說,道的本性就是自然的自己,不必向外師法,道遵循自然而然的自己就是了。莊子解釋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由此可見,這裡的「自然」=「自然而然」,是指「自古以固存、自本自根」的「道」他自己,虛無、自然和道本是一體的。「自然而然」之「道」就是「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萬物之奧(主宰);生萬物;天地始,萬物母;天下母;萬物之宗;眾甫(萬有的父)」造物主他自己。
萬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