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癡,從此醉,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
《從此醉》這本書得於壹位特殊的朋友相贈,或者因為看書的心情於書中的故事總是相融又相悖,看看停停,斷斷續續了很久,才看完。合上書,點起壹支煙,深深的吸了壹口,入心入肺,在緩緩吐出去,看著煙霧在眼前輕繚慢繞,彌漫開去,淡去,直到無痕,腦子裏的思緒亦如煙壹樣飄散沒有焦點。
此刻的感受,無處著筆,只能淩亂的敲打著腦海裏飄忽的念頭。這本書寫的是壹群癡纏女人的情事,我們曾在電視劇裏熟悉過的人,阿朱,穆念慈,李莫愁。。。再次躍然紙上,與妳悉數她們的壹生,娓娓道來,或風輕雲淡心如止水,或淒楚哀婉陰郁怨恨,只有化不開的情,壹樣的濃。文字所表達的意境,遠遠的勝過屏幕曾刻畫的情節,因為不直觀,更能引人的情緒隨之微妙起伏,心陷入更深遠的沈思。
問世間情為何物?誰人能答。不管那個風雨搖曳的江湖,還是現在這個夜上霓虹的街市,萬丈紅塵從未變過。註定有這樣壹群人,似乎生下來就被種下情蠱,對愛情的偏執,與生俱來,深入骨髓,壹念心動,變成為壹生無法超渡的沈淪。當愛已念起,情又不得善終時,她們有的選擇淡泊,將心事塵封,從此再無四季交替,風花雪月,生命唯壹的景色已然永恒在那個動情的瞬間;有的選擇心意沈絕,洗盡鉛華,或孤燈相伴,或隱於市野,任憑容顏老去,芳華剎那;也有壹部分,執念成魔,愛之深而恨之切,用報復和毀滅來成全愛,自己也註定痛不欲生。這樣的壹群女子,我想是因愛而生的,各自形形色色的人生看似不同,又壹脈相通,躲不過情劫,逃不出宿命。
往事輕落於身後,回憶起自己壹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於她們某些地方時曾相似,執著追尋內心深處的感受,讓我迷失方向,紛擾不寧,壹度於現實格格不入。當幸福與痛苦在生命的某個階段莫名的反復,終於交融到了壹起,變成了麻木。深刻的體會了壹次任憑紅顏老去的感受,在壹個人的世界裏幻想著,美麗著,寂寞著,荒蕪著,我只希望時間過的快點,無謂悲喜。女人最美的年華多麽短暫,我試圖努力改變,想起去年任性的去了壹趟五臺山,不為朝拜,不是觀光,就像冥冥中受壹份牽引,只為尋壹份感覺。站在莊嚴的佛像前,走在古木遮蔭的石路上,徘徊在香煙繚繞的廟宇殿堂間,聽著師父講述的那些簡單的佛學禪理,人也靜默,心也靜默。在爬黛螺頂的時候,壹千零八十個臺階,看著身邊不時有人壹步壹跪拜的艱難前行,還是很深的觸動了我,用如此虔誠的方式,不知道他們在期許壹個什麽樣的願望,為自己還是為家人。在山頂,眺望遠方,那壹刻,心無雜念,寧靜而美好,我知道這就是我壹直要找回的,我以為我的心事在這裏得到了釋懷,在走出山門的時候,所有的感覺又恍如隔世,我終究還是這滾滾紅塵裏壹個平凡的小女人,心事依舊在心裏糾結,只剩生命與寂寞相連的深刻感受,蔓延在時間的間隙。關於愛情我宿命,卻又不肯放下妄念。
本以為壹生會如此,蹉跎到終老。緣於壹個夢,我的心再次悸動,夢裏那個人,走進我的世界,似有心,似無心,不過偶然,卻剛好渡了我的心灰意冷,壹念之間,心已轉變。縱有萬般不舍,夢還是會醒,當他走出我的世界,我在我曾荒蕪的心田,種上壹地薰衣草,此後,我會好好善待自己,好好修行,盼望某年某月的某壹地方,與他不期而遇,到時,我不用太多的語言相詢,也不會執手將他深情的凝望,也不必欣喜的撲進他的懷中,我會微笑的邀他看最美的薰衣草,我會親手摘幾株,沏成壹杯香茗,捧與他。
我如果如書中的女子壹樣,因愛而生,我也會努力將生命因愛而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