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香巴噶举的创立者?

来源: 香巴文化 2015-01-28 19:01:5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7908 bytes)

1?开派祖师琼波浪觉?

写香巴噶举,须从琼波浪觉写起,欲知传承之殊胜,先得明白香巴噶举之传教祖师。上师殊胜,非肉体殊胜,是教法殊胜。欲知教法殊胜,先须察其源头。?

关于琼波浪觉的求法和证悟的故事,我已写成《无死的金刚心》。著此书时,我没有了二元对立,得到了历代上师的加持,文如泉涌,发于自性,书中有许多空行母的道歌,讲述了琼波浪觉少为人知的证悟过程和传奇经历。?

对这本书,北京大学硕士、人民文学出版社某报主编陈彦瑾女士这样介绍:

《无死的金刚心》是一部关于寻觅和求索的心灵小说,也是一个已被世人遗忘的藏地瑜伽大师的灵魂传记。作家雪漠依托自己二十多年瑜伽修行的生命体验,穿越时空隧道,与北宋时期的雪域玄奘琼波浪觉对话,向世人揭开了一段尘封的藏地往事。?

琼波浪觉是西藏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被认为是雪域的玄奘大师。他于二十八岁时毅然放弃本教法主之位,携带黄金多次赴尼泊尔、印度求法,先后拜一百五十多位佛学家和大成就者为师,在外道的屠刀挥向印度文明之前,将佛教的诸多教法和显密经论带回了雪域。回国后,他在西藏的香地创立了香巴噶举派,兴盛时出家弟子逾十万。?

本书着重讲述琼波浪觉赴尼泊尔、印度求法的经过,其中充满无数的传奇,如被诛法追杀、被狼群围攻、跟尼泊尔“女神”相恋、跟空行母司卡史德双修等等,更通过沿着佛陀一生的足迹朝拜蓝毗尼、鹿野苑、王舍城等诸多佛教圣地,再现了古代印度和尼泊尔的社会风情、宗教文化,重写了佛经记载的诸多史实和故事。?

本书侧重揭示琼波浪觉求法和朝圣过程中的灵魂求索与心灵历练,写了一个凡夫如何战胜自我、实现心灵自主和灵魂超越的详细过程,其中不乏命运的考验、生死的抉择、情魔的纠缠、歧路的挣扎、智慧的证悟,以及对世俗情爱的艰难超越,更有许多不曾广传于世的古印度神秘瑜伽教授。?

本书依托了雪漠二十年瑜伽修行的生命实践,其生命体验远远超过了一般学者,其中不乏超自然色彩的神秘叙写,更渗透了作者证悟的智慧光明,被有关专家誉为“用生命和智慧叙写的力作”。?

 

2?求索的大师?

对琼波浪觉,汉地有多种译名,此处不赘。所有名,不过是个符号而已,不必执著。我的长篇小说《猎原》中,那豁子女人就代表了我的这一观点。书中的她一直没有名字,当人问她姓名时,她说:

一个名字,认啥真?天名字,地名字,百年后还是没名字。除了福大的外,一茬一茬的人,名字比身子烂得快。

所以,那名字,咋译都成。比名字重要的,是精神。?

关于琼波浪觉,笔者曾写过一段文字,录在下面,帮助读者了解这位大师:

多年来,我的心头一直萦绕着一个求索的身影,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但因为独步千古的超迈,他不能在逝去的千年里赢得更多的知音。于是,在岁月沧浪的冲刷下,在历史尘埃的掩蔽下,他的名字渐渐淡出了主流文化的视野。?

在中印文化的交流史上,我们总是提到玄奘等大师。是的,玄奘大师以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光照千古的凯歌,那旋律之壮美,称得上惊天地泣鬼神。但在汉语文化体系之外,也有一些光照千古的大师,跟玄奘大师一样,他们同样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辽阔壮美的文化凯歌。琼波浪觉就是这样一位大师。?

他抛弃优裕的生活,翻山越岭,爬冰卧雪,多次前往印度和尼泊尔,他在一百五十多位文化大师处参学。他像蜜蜂采蜜那样,将古代印度尼泊尔文明中精华部分带回了中国。百年之后,当外道大军的屠刀将印度灿烂的文明淹没于血泊之中时,智慧和文化之光却在喜马拉雅山另一面的大地上生根开花了。像无数条百川入海的文化小溪一样,它同样成了中华文明的有益养分。?

正是有了像琼波浪觉这样为人类的文明而忘身的人物,中国文化才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但岁月的沧浪无情冲刷着历史,至今,已经没多少人知道那位大师了。便是在他的弘法之地,大众也已忘记了他。20089月,我跟几位朋友专程前往西藏南木林县。在那个蜗居在山洼间的小县城里,很少有人知道这儿曾活跃过一位光照千古的伟大人物。当我们问询那一个个行人时,他们都木然地摇着头。琼波浪觉曾修建的寺院,同样成了一个陌生的符号。幸好有一位熟知当地情况的司机的导引,我们才见到了那个曾在历史上发过大声的所在:香匈寺。但除了呼啸如怒龙的河水外,这儿已看不到一点儿喧嚣的气象了。所有曾经辉煌的建筑已经被无常的法则冲洗得一干二净了。那座小庙也寂寞而冷清,只有一个年轻的僧人在守候着它。庙中的佛桌上放着一个石头,上面有一个下陷的足印,据说那是琼波浪觉幼年时踩下的,显示了一代大德在瑜伽修炼上的高深证悟。无论岁月之水如何无情,那足印,仍是穿越了千年的风云,一直走进我求索的生命里,成为我写作《无死的金刚心》的一个极好的缘起。?

现在,全球化浪潮已破门而入了,连许多西方民族文化也不可幸免地将要成为过去,中国传统文化更是面临着被淹没和同化的危险。虽然那种席卷而来的大潮能让我们感受到别一种全新的文明之火,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那些来自另一个文化时空的东西却无法洗去我们心头的热恼。伴随着丰富的物质生活的,还有一种惨白和无奈。我想,我们在迎接那时代浪潮的同时,还必须拨亮我们的眼球,回眸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于人们所说的“抢救”了。因为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我们在抢救传统文化,而是传统文化在抢救我们。因为中国善文化中独有的精髓,是真的能让我们在热恼中得到一份清凉,在惶惑中找到一份依怙。?

我就是从琼波浪觉给我的启迪中得到清凉的。那位求索了半生才证得真理的大师于是成了我生命的图腾。他虽然没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他用他的一生实践了它。我每每在心灵的光明境里见到他,他时而走过充满荆棘的戈壁——我甚至还能看到那些黑色的石子眼睛般望着他,里面充满了不解;他时而登上峭峻的雪山,那裹着雪粒的白毛风一波波裹向他,欲将他裹下深不见底的悬崖——我甚至看到疲惫之极的他裹紧身上的皮袄,行走在异国的土地上,那儿充满了各种修道者,他像蜜蜂一样穿行于诸多的信仰之间,寻找着能使自己灵魂清凉的究竟智慧;我还在一个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看到了他,他苦心志,劳筋骨,形销神醒,那双渴求智慧的双眸里充满了光明;我看到十数万人簇拥着他,外现上虽然显赫无比,但他仍是那个时代最孤独的灵魂。他证悟的智慧孤标千秋,发出无量光明,成为能清凉人类灵魂的滋养之一。?

他,便是琼波浪觉。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抹不去的符号。琼波浪觉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意为琼波族的瑜伽大师。?

在一片空明之中,我看到了琼波浪觉。他双眼寒星般朗然,目光显得很深邃。我静静地望着他,他也望着我。我们的思维穿越了时光的隧道,跨越了千年,相遇在一个叫红云窟的斗室里。后来,我将这斗室命名为“光明大手印精舍”。?

那便是我凉州的关房。?

在那个关房里,我度过了一生中最美的时光。我第一次“明白”的过程,就发生在那儿。在那里,我修过八年小乘禅定,修了十二年光明大手印,除了个别的例外,我几乎与世隔绝地生活在那儿。在严格地按瑜伽士的要求修炼之余,我还以写作的方式禅修或是以禅修的方式写作。所以,当有人说,你竟然用二十年时间写了一家农民?我这样回答:不,我仅仅是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我自己。当然,我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更高意义上的“完成”,会在我日后的生命里发生。?

就是在那个我名之为“红云窟”的所在,我相遇了琼波浪觉那深邃的目光。我真正地读懂了琼波浪觉。在那儿,我完成了《大手印实修心髓》。?

我用二十年的时间,才一步步走近了他,才终于触摸到他那强健的胸脯上仍在激昂跳动的心脏。我像一滴水融入大海那样扑了进去。我感到一种劫火般的大乐和光明,它烧去了我心中所有的污垢……

3?阿莫嘎的授记?

在措如·次朗的《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宗教文化出版社)中,谈及了香巴噶举的历史渊源。书中将琼波浪觉译为“琼布南交”,将奶格玛译为“妮谷玛”:

两位从金刚持闻法的智慧空行母妮谷玛和乐成空行母、十二位殊胜上师和四位根本上师等一百五十位善巧成就者的智慧精华和无余法库究竟《五具》为克珠·琼布南交所受取。也就是这位克珠·琼布南交虽然先后善巧本教和宁玛派而获得成就,但由于已到发愿修习菩提之时,故从圣地天竺求得了显密的甚深教法。由于将宣说猛厉火的究竟《喜金刚》、业印究竟《上乐》、幻身光明究竟《密集》、梦境究竟《摩诃摩耶》和功业究竟《怖畏金刚》等五本续正修为身的五处,故而安住于与射箭士夫诸证得智身者无二无别的成就地的他便于后藏叶茹香的雄雄地建立了道场。从此,香巴上师和诸继承者遂以香巴噶举著称。?

琼布南交享年一百五十岁。若将其以不可思议的大神变大转无边法轮的彼等道规加以归摄,就总摄为讲、辩、修的三种道次第。其中讲解的道次第,就是如理讲解经及其论、续及其释续。显乘是如理讲解四大宗派,金刚乘是如理讲解四大续部。辩论的道次第,虽然也受学《因明七论》等晚期推理者的规理,但主要如前辈因明学家所共许的那样,是以四大因来确定三性并将量也分成现量、比量和信许量等三种后,决定和进行答难。修习的道次第,就是将以共同与殊胜的要领修持三十七道品的方法拢摄为诀窍后,宣说因位波罗蜜多乘和果位金刚乘的一切修持。所以,作为一位雪域出现的开宗导师,以其法门无边和建树无比而令人不可思议。从此等一切之中只有后者一种修习的道次第的心要精华留存至今,此亦称作妮乐二空行母之金法为根本的五法类,即妮谷、乐成、金刚座主、梅哲哇和罗睺罗的五法类以及诸零散的诀窍等。

在佛教史书中,一向把琼波浪觉写成香巴噶举的开派祖师。这种说法是对的,因为香巴噶举教法虽源自奶格玛,但直到琼波浪觉起,才开宗立派,大盛于藏地。在藏传佛教中,琼波浪觉同密勒日巴一样,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琼波浪觉住世时,正是藏地佛法大弘期,其高僧大德多如群星,如噶举派祖师玛尔巴和密勒日巴,如大威德首传祖师热罗多吉扎,皆是独步千秋的人物。在大师林立的时代,琼波浪觉能卓然立于其中,自成一家,立千年不朽之功德,殊为不易。?

琼波浪觉是西藏雍拥人,生于公元990年,命相中占四虎:虎年,虎月,虎日,虎时。按藏地说法,这样的生辰,主大贵。琼波浪觉出生的地方叫琼宝沟,他的父亲叫达杰,母亲叫扎西吉。父亲的种姓很显贵,有皇族血统。?

琼波浪觉降生时,为一蛋形肉团,诸佛菩萨现身,降水沐浴,蛋裂婴出。佛门有种说法,卵形生者,多是八地以上菩萨入世应化。?

相传,琼波浪觉降生后,印度大成就师阿莫嘎便从空中飞来,给琼波浪觉灌了长寿佛顶,并嘱咐道,这孩子,非寻常婴儿,他是一切有情的依怙主,当善抚养。不几年,阿莫嘎又飞来授记:长大后,你应去印度,得诸大圣传承后,会饶益有情,今后,你当修奶格五金法,中脉五轮会显出五大金刚的坛城。你会住世一百五十年。?

琼波浪觉的父亲是本教的著名上师,声名卓著,前来求法的人很多。本教俗称“黑教”,汉语里也有叫其“崩崩教”的。它的历史也很久远,自古代就盛行,至今尚有道场。学术界习惯于把它划入原始宗教,它和汉地的巫教很相似,崇拜鬼神和自然物。《本教源流》称,“黑教开始传播于现在阿里三区之一的向雄地方,旧名古盖”。本教的创教祖师叫本·馨饶米伯耶馨,后人简称馨饶。在藏地的历史上,本教曾拥有很大的势力。达玛赞普时,曲水索桥旁,有座叫绛洋贡却的本教寺院。该寺在鼎盛时,常住本教徒达三万多人。佛教传入时,曾与本教有过异常激烈的冲突,莲花生大师的传记中有很具体的记载。经莲花生大师降妖伏魔后,佛教才得以战胜本教,在西藏扎了根。至今,在许多地方尚可看到本教的活动,每年的藏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本教都会举办香会。它的主神叫滚杜桑布,根本大寺则位于西藏原工布地区的觉木宗境内曲拉康寺东面。本教徒要学习本教三经和五部大论。前不久,在布达拉宫的书库中发现了本教的五部大论木刻本,有三十部,有学者称是宋代刻本,可见历史悠久。历史上的本教大寺绛洋贡却,极重学术研究,诞生过许多学者,有些人已死去几百年了,但仍被三大寺的僧侣尊称为格西拉。?

琼波浪觉天资聪明,十岁时,就学会了梵文、藏文的拼写。从十三岁开始,他就学习本教经典和教法,不几年,就通晓本教所有经典,精通了所有法术,成为远近闻名的本教法师,前来求法者极多。?

4?舍法主之位携黄金求法?

因本教法门无可信的传承,也不是来自神圣的印度,琼波浪觉渐生厌离之心。?

一千多年后,一个叫麦克斯·缪勒的著名学者发出过一通感慨:

如果有人问我在什么样的天空下,人的心灵……对生命中最重大的问题作过最深刻的思考,而且已经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找到了解答,是值得被那些甚至研究过柏拉图和康德的人注目的——我就会指向印度。假如我再问自己,对我们这些几乎完全受希腊人、罗马人以及闪族之一的犹太人的思想所教养的人来说,什么文献最有匡正的效果,而最需要它使我们内心生命更完美、更全面、更普遍。事实上是更人性化的一种生命……我会再度指向印度。?

——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海南出版社)

读了上述引文,你也许就明白琼波浪觉为什么会作出那样重大的选择。?

一天,琼波浪觉将本教法交付给一个弟子掌管,离开本教。公元1018年,他从宁玛派大喇嘛荣律桑格学习《大圆满心部法典》。次年,再跟噶举派削玛埃学习大手印教授,但琼波浪觉并不满足,不久,他变卖家产,换得黄金,前往印度,开始了漫长的求法之旅。?

多年来,我的心头一直萦绕着一个孤独求法者的身影,我一直想将这一图腾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他既是古往今来所有求法的大德,更是我的上师琼波浪觉。后来,我写了《无死的金刚心》。而在长篇小说《西夏咒》中,我写了一个孤独的灵魂求索者“琼”。写他时,我眼前晃动的,也是琼波浪觉的影子。?

幼年的琼波浪觉经历的第一个人生关口是“舍”。要知道,他决定求法时,已是精通经典和法术的本教大师,声名远播,财源滚滚,万众敬仰,风光无限,世间事业已水到渠成,只等坐享。他此时的舍,意味着舍去家族的显赫,舍去祖辈的蒙荫,舍去既得的威势,舍去成山的金钱,意味着他从荣耀和显赫,变得一无所有。红尘中,一个小小的科长位置,都有千百人去争;一点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都有千百人去抢;一点萤火虫般的虚名,都有亿万人趋之若鹜,何况本教的法主之位。?

但琼波浪觉舍了,他舍去了现世暂时的荣耀,而成就了千古不朽的功业。若没有这一舍,佛门会失去一个独步千古的大师,本教至多添一个并不重要的名字而已。当然,更有可能,他已被历史尘封,找不到一点踪迹了。?

他的大舍,成就了他日后的大取。小舍了暂时的小实惠,大取了千秋大功德。?

上海东方网“文学会馆”曾请我做嘉宾。有人问我,一个作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我告诉他,是舍。舍弃名利,舍弃欲望,舍弃贪婪,舍弃繁华,舍弃现实虚幻的一切,舍弃一切令灵魂浮躁的外现。只有外现对灵魂的诱惑完全消失之后,智慧的灵光才可能显现。人的生命是一根绳子,每一次对外物的追求,都会使绳子缩短。而要想让某个事业达到顶峰,需要全力投入最大的生命长度。你要在死神追到你之前做完你该做的一切。而只有舍,才能让你的生命拥有最大的可塑空间。?

琼波浪觉教我学会了舍,香巴噶举教法也教我如何做到最大的舍。?

舍是诸善之源。舍是打破自我小瓶,融入更大空间的前提;是抛弃“小我”,证入“大我”的关口;是破除我法二执,成就永恒佛果的根本。为了这个“舍”字,历代大德言传身教,留下无数故事。佛门的“舍”之精神,以故事为载体,从远古流传至今,并流向遥远的未来。翻开佛经,这类故事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如舍身饲虎,如割肉喂鹰,或舍王位,或舍权势,大德们视富贵繁华如牛粪草芥,终而成就不朽功德。?

以慧眼相观,既得之现世利益,其实如蜗牛之壳,束其形体,拘其精神,视大千世界于无物,眼中所见,唯蝇头小利,其生也,如负壳蜗牛;其死也,如苍蝇掠空;其乐也,如狗嚼己舌;其悲也,如梦中丢物。熙熙者为名而来,攘攘者为利而往,喧嚣于浮尘之中,吵闹于蜃楼之内,不知生之将逝,不知死之已近,不知人身之难得,不知觉法之罕闻。其名为人,实则为混世虫也。?

关于舍,藏传佛教中有许多故事。一天,巴楚仁波且给诸弟子传法时,来了一位信众。他对巴楚仁波且很有信心,他很想供养巴楚,但又知道对方不接受信众的供养。于是,他想个法子,拿一块银子,骑马驰向静坐在草原上的师徒们,到近前,将银子放在巴楚面前,说:“上师呀,这银子供养你。请保佑我别堕入三恶道!”说完打马驰向远处。传法结束后,巴楚和弟子们离开了那块草地,谁也没望银子一眼。还有一次,巴楚仁波且为信众讲《入菩萨行论》,一位老人供养了他一块马蹄形的银子,被一个小偷看到了。一个星期后,上师讲法圆满,离开那儿,小偷惦记那银子,远远地尾随了。到夜里,他发现巴楚仁波且熟睡了,就摸到近前,翻其行囊,却怎么也找不到马蹄银。巴楚仁波且被窸窣声惊醒后,问:“你找啥?”小偷吓得就逃。巴楚笑道:“你跑啥?可怜的人,你咋能叫外物把自己搞成这样呢。你是不是找那银子?如果是找那银子,你就往回走,走到白天我熬茶的那儿,我用它支过我的茶壶。你仔细找,说不准还在呢。”小偷将信将疑,但他已搜遍了巴楚的行囊和衣服,真没发现银子,就沿原路返回。到天亮时,才到了巴楚说的那地方。果然,他从几块被火烟熏黑的石头中发现了银子。小偷大惊,叹道:“世上竟有这等人物!这才是真正的大成就师呀。我偷他的东西,会堕入地狱的。”他对巴楚生起了极大的信心,发力穷追,追上巴楚。巴楚笑道:“我没骗你吧?你已经得到了你想得到的,又追我干啥?”小偷跪在地上,忏悔道:“你是真正的喇嘛,我不该偷你的东西。”巴楚说:“你不用向我忏悔,那银子我也没用,就送你吧。以后,别再偷别人的东西。多祈请三宝吧。”后来,人们发现了小偷,对他又打又骂。巴楚斥道:“你们别打他。那是我弟子,打他如打我。放了他吧。”?

藏传佛教中的许多大师,舍名舍利,舍弃了许多现世利益。因其大舍,方有大得,终而成就无上佛果。?

尘世茫茫,混世者如夏湖之蚊蚋,啸卷如云,秋风一扫,则不见其形迹,故陈子昂叹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斯人以此一诗,便足以独步千古。但真正的觉者并不孤独,前有前贤,后有后生,超越时空,与千秋同乐,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齐一。舍弃一己者,得到的,是与法界成一体,与众生为一脉,遂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我不羡帝王之富贵,不慕大帅之威武,不敬商官之炽焰,不图石崇之奢华,却仰慕舍却一切实惠、洁身走向未知的琼波浪觉,也敬重破除所有执著、心身皆无挂碍的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圆寂时,只留下一把刀子、一块布、一块糖,叫弟子们分。他留下了字条,说:“用这把刀,切这块糖及割这块布,它们永远都不会被切完的……如果有人说密勒日巴有金子,那人就应该吃粪。”印度的圣雄甘地死的时候,身体不满百斤,钱财不过两元。“舍”字,也成为他一生的写照。?

琼波浪觉的这一求法很有象征意义,因为那时,他已是本教的著名人物,供养极多,生活安定,声名远播,按时下人的人生哲学,他已功成名就。若是他选择了这一人生轨迹,那么,佛教史上将会少一个曾光芒四射的流派,而佛教自身,也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因为,外道的屠刀,正遥遥逼近。?

有时,一次表面看来很偶然的选择,影响的,却可能是人生甚至历史。琼波浪觉的选择,就是这样。那时的本教,也有很大的势力,门徒极多,而且按本教说法,琼波浪觉于本教法门已有成就,若是琼波浪觉稍加懈怠,则自己空过一生不说,将会有无量众生无法沐浴到香巴噶举黄金般教法的光辉。所以,人生最重要的,便是选择。正确的选择,受益终生。错误的选择,贻误一生。?

对琼波浪觉的求法详细过程,史书上记载过略,汉地也鲜见详细资料。他的求法经过,没有那诺巴那样的大死大活,没有玛尔巴那样的历经艰险,没有密勒日巴那样的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但我坚信,他的每一次求法都是一次惊天动地的旅程。关于琼波浪觉前往印度尼泊尔的求法次数,时下说法颇多,或说三次,或说十次,他先后求得了一百五十多位大德的传承教法,非为自利,纯属利他。其心其行,用屈原的话来说,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者也许并不知道,琼波浪觉求法后不久,外道大军便入侵印度等地,佛法便淹没于血泊之中,正是琼波浪觉、玛尔巴等大德终其一生的不懈努力,才使藏传佛教有了后来的格局。前不久,印度派人来我国,从汉文藏文中转译了一些佛教经典。因为许多经典在印度早已失传。幸好,天降大任于琼波浪觉等上师,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把佛教珍贵的智慧火炬接往藏地,星星之火,终于燎原。琼波浪觉求得的法门,千余年间,已成为藏传佛教诸教派共有的养分。时下,学人多以宁玛、噶举、萨迦、格鲁分类,其实流派之名虽异,教法多已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宗喀巴大师就曾学习香巴噶举教法,所以,求学者不可以妄生分别心而互相诋毁,别效法盲人摸象。?

公元1020年,琼波浪觉变卖家产,携带黄金,前往尼泊尔。他首先跟班智达苏玛底学习梵文,求授灌顶五十多种,再到多杰登巴上师处剃度出家,受沙弥戒。据说,落发时,每根头发都转为观音,而后,上师授予他《胜乐五尊》等一百一十三个教法灌顶。在某月初十日会供莲花生大师时,天降奇花,有十六个天女前来供养,人皆称奇。临别时,多杰登巴授记道:“你可以住世一百五十年。回到西藏后,你将广利六道有情,广度无量众生,圆寂后,你可为阿弥陀佛座前上首菩萨。”?

辞别多杰登巴后,琼波浪觉继续游学,遍访圣迹,在麦智巴弟子更香多杰、克什米尔贡巴哇、希巴咱萨连纳等大德处又求到了多种密法,开始回藏。途中遇到强盗,琼波浪觉怒目而指,强盗吐血而死。回藏后,琼波浪觉开始传法收徒,声名远播,弟子云集,供养亦厚,但他常念想阿莫嘎授记之事,前番入尼泊尔虽求法百余种,却无奶格五金法之教授。当然,若为利己,择一法而修,解脱不难,但为了饶益众生,应再去印度求法,他于是将所有供养换为黄金,达数千两,负金跋涉,再赴印度。?

琼波浪觉到印度后,用黄金依次供养了诸位上师,又求得了诸多教授。他给大成就师麦智巴供养了七两和十三两的两个金曼扎后,麦智巴极为欢喜,问:“你想求哪种灌顶?”琼波浪觉说:“活着时,能得其加持,财源广大,利益众生;死后能与他携手并肩,往生佛国。我只求这样的本尊法。”麦智巴便赐予他十三尊玛哈嘎拉灌项,然后,他跟麦智巴闭关十三天,得到成就,亲见玛哈嘎拉现身。此后,玛哈嘎拉便与琼波浪觉形影不离。以此因缘,琼波浪觉在日后的弘法生涯中,财势颇盛,富丽堂皇,财物上无丝毫局促。他依此财势,修建寺院一百零八座,香巴教法从此大盛。?

在檀香林,琼波浪觉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位上师之一司卡史德。关于司卡史德的故事,我在本书中有专门章节,此处不赘。在香巴噶举中,司卡史德的地位很重要,她传有《司卡六法》,上根之人闭关专修八个月便可即身成佛。香巴噶举弟子在修五金法会供时,也有对司卡史德的供养。?

琼波浪觉前后给司卡史德供养了五百两黄金,司卡史德传以司卡六法,琼波浪觉成就了此法后,司卡史德与琼波浪觉形影不离。为助其尽快成道,在日后很长一段岁月里,司卡史德做了琼波浪觉的手印母。?

在印度,琼波浪觉还遇到了一些大成就者,在白比朗觉处,他求得《胜乐五尊法》《红白空行法典》等教授;在班智达德维多吉处,他求得《阎曼德迦》等阎摩敌法类;在若贝多杰处,他求得吉祥天女法类。?

琼波浪觉二次求法,虽得众多法类,但仍没得到奶格五金法的教授,所带黄金用完后,他只好再次返藏。回藏后,前来求法者极多。一日,在空行母的指点下,他发现了伏藏金矿,掘得了许多黄金。?

为求得奶格五金法,也为了答谢那些传法师尊,琼波浪觉携带巨金,再赴印度。当时的交通条件极差,山势陡峭,气候恶劣,盗贼时现,每次西行,累月经年,辄有生命危险。此时,琼波浪觉已成就多种密法,解脱已如探囊取物,且弟子众多,声名大振,但大德一生,亦如释迦佛应世,为一大事因缘而降临于世,非为自利。幼时阿莫嘎大圣的授记,常系念在琼波浪觉心头。所以,他第三次赴印后,除对以前的传法上师广行供养、再求教授外,还遍行各地,访查五金法的传承上师,虽经年累月地苦苦追寻,但一无所获。?

5?奶格玛,我的母亲!?

一日,琼波浪觉寻觅到某处,忽听一群人正议论奶格玛变身的故事。一听到“奶格玛”三字,琼波浪觉毛发直竖,涕泪交流,仿佛寻母多年,终得音讯,悲喜交加,不能自已。他马上打听奶格玛的居所,一人道,传说她到了娑萨朗尸林,但不知是否还在那儿。?

琼波浪觉大喜,他背起金子,夜以继日,赶往娑萨朗。到了尸林,他五体投地,行大礼拜,同时诵:“那摩咕噜耶!那摩布达亚!那摩达玛亚!那摩桑嘎亚!”意思是:“皈依上师!皈依佛陀!皈依妙法!皈依僧宝!”其情急切,如久离母,终得相逢,他屡屡高呼:“我的上师奶格玛!”?

这时,奶格玛在娑萨朗上空显现了出来,但见她肌肤呈紫金色,右手持手鼓,左手持印,托着颅器,内盛大乐智慧甘露,彩带璎珞,庄严无比。琼波浪觉喜极而泣,伏地叩头,祈求传法。奶格玛玩笑道:“我可不是奶格玛,我是食肉空行母。我要吃你的肉,寝你的皮,你怕不怕?”琼波浪觉说:“愿以整个身体供养上师。”说罢,便把身上所有的黄金千余两全部抛向空中,以供养上师,求授奶格五金法的灌顶。?

奶格玛接了黄金,却抛向大地。琼波浪觉想:“上师怎么不看重我的供养?”奶格玛知道他心中所想,落至地面,微笑四顾,目光所及之处,都变为黄金。琼波浪觉心想:“这究竟是幻术,还是大地真变成了金子?”奶格玛笑道:“真金也是这样,幻化也是这样。轮回、涅槃、一切法门,都不过是梦幻而已。你若能了知此理,则世间一切都是黄金,又何必可惜你供的这点黄金。”?

琼波浪觉再请上师传授五金法,奶格玛遂扫视上下四方,则有无量的空行勇士和空行母涌集而来,弹指间,五大金刚坛城出现于空中,光彩灿然,庄严无比,所需供品圆满无缺,应有尽有。坛中,五本尊金刚与佛母皆现大乐智慧双运身,甘露沥沥,如雨下倾,落入琼波浪觉口中。?

奶格玛道:“藏地的小和尚,请到我的国土中来吧。”二十四位空行母一齐牵手,将琼波浪觉引入圣地。空行母围坐在坛城之内,奶格玛向琼波浪觉传授了奶格五金法。而后,胜乐三十二圣地的空行、勇士一齐前来参加庆祝活动,奏乐,舞蹈,唱歌,会供,盛况空前。奶格玛说:“今后,你即与我儿无异。你按此法修习,可很快成就佛身,并将此法善为流传,可饶益无量有情。此法自能仁金刚持传于我,再传至你,至第七代,都应秘密单传。七代之后,方可广传于具缘弟子。现在,你就回你的家乡去吧,二十四位空行母将一路护送你。”说着,一道彩虹延至地面,伴着阵阵天乐,天空飘下美丽的花雨,诸空行边唱吉祥祝辞,边将琼波浪觉送至地面。这一吉祥祝辞,便是我们后来每座瑜伽中念诵的《奶格吉祥经》。?

到了金刚座,琼波浪觉又筹集黄金一千多两,举办了一个盛大的会供,珍馐美酒,皆为当世罕见,琼波浪觉请了诸位上师及名闻印度的八十多位成就大圣,奶格玛、胜乐二十四境,以及色究竟天上空行佛国的所有勇士空行齐来应供,诸师皆显神异,游戏空中,印度当地也有受请前来应供的上师,都恭敬有加,叹未曾有。?

奶格玛授记道:“你的弟子将出生在马哈迪瓦诞生之地、胜乐金刚诞生之地,以及卡萨瓦纳观音诞生之地,他们都将得到我的授记。自此后,你的所有传承弟子都将往生空行净土。”?诸大圣也授记:琼波浪觉将成就殊胜功德,证得究竟悉地。其身与密集金刚无二,其语与玛哈玛亚金刚无二,其意与喜金刚无二,其功德与胜乐金刚无二,其事业与大威德金刚无二。?

6?宏伟的香匈寺?

琼波浪觉回藏后,在阿里遇到阿底峡尊者,尊者将《密集》教法传给琼波浪觉。根据尊者所带的梵文经典,琼波浪觉将自己所带经典中有残缺处进行了修补,同时,他请大译师仁钦桑波和达玛洛珠将梵文经典译成藏文。?

因将所有财物都供给了印度诸上师,一度时间里,琼波浪觉贫困交加,在隐居后藏彭隐秘修时,有时甚至连充饥的食物也没有,想请六臂玛哈嘎拉助缘,却连做供养食子的面粉也没有,无奈间,他向六臂玛哈嘎拉面陈此事。次日早晨,当地人慕其大名,供施丰盛,或送米面,或送牛马,或送银钱。不到一月,便有随从弟子二千余人,住地顿显局促。一夜修持,他在定中见奶格玛,奶格玛授记道:“你应往后藏香地去。”上师遂与弟子做迁居准备。?

临迁行前几日,忽然来了一个印度人,想见上师,说是自己有病,希望能得到上师的救治。琼波浪觉给他号脉后,说:“应该放血。”病人说:“怕疼,不敢。”说罢,竟飞到空中,手舞间,血水淋漓,再下至地面救治,琼波浪觉说:“血流得太多了,应该敷上酥油,再用火炙。”那人不从,再飞到空中,酥油与火,当空出现,或敷或炙;空行勇士,如云供养。琼波浪觉遂顶礼求法。?

此病人,非寻常之人,乃印度大成就师,证得无死成就的雅火拉祖师。雅火拉祖师应琼波浪觉所请,为他灌“胜乐顶上五尊法”。此法,自观胜乐身,顶上有五个本尊:中为上师金刚持,前为六臂玛哈嘎拉,右为红空行母,左为绿度母,后为四臂观音。?

一月后,雅火拉祖师想回印度,琼波浪觉的弟子们请求他给自己灌顶传法,雅火拉祖师说:“你们的上师和我没有什么区别。”琼波浪觉就为弟子们灌顶,灌顶时,为增强弟子们的信心,上师显露了神通,不用事业金刚,铃杵直接放在虚空之中,甘露宝瓶自己飞来飞去,弟子们这才相信雅火拉祖师的话,明白上师已证得无上功德。?

临行前,雅火拉祖师请琼波浪觉去印度闭关,说是将来可以成就无死虹身。上师说:“父母尚在,不忍心远离;这么多弟子,也需要我。”上师再请雅火拉祖师住了十日后,祖师才飞往印度。?

琼波浪觉和众弟子到了后藏南木林县的香地,修建了香匈寺。香匈寺建筑宏伟,经堂容量极大,是一个极好的道场。可是初建时却是违缘重重,当地人因无信心,并不随喜,时时阻挡。上师又选择了另一块地方,当地人也不许建寺院。为调伏众生,上师化身无数,手持利器,显忿怒相,当地人方知此人已得大成就,信心大增,齐心协力,出人出力,历时三年,建好香匈寺,寺院宽敞,能容三万多人。又在附近修建了三百个闭关房,以方便闭关专修者。因琼波浪觉上师成就了白六臂玛哈嘎拉财神法,本尊守护,如影随形,财源如大水,汹涌而来,依此财势,琼波浪觉和弟子又修建了一百零八座寺院,香巴噶举自此大盛。?

一日,琼波浪觉上师忽然示现小病,以此因缘,他闭关专修六臂玛哈嘎拉,修至七日,亲见本尊,继续闭关,于当月初八日见喜金刚,十五日见文殊菩萨。琼波浪觉精于医方明,常为香匈寺周围百姓看病。自亲见本尊后,每有前来求医者,上师便不再号脉,不使草药,只入定片刻,病人便痊愈了。?

借本尊加持之力,香巴噶举诸寺院财势大增,皈依琼波浪觉上师的弟子也增至五万余人,人多事烦,且弟子每日弄口舌之能,多清谈,而不欲吃苦修证。上师不高兴,顿生厌离之心,他想到雅火拉祖师的邀请,准备去印度。正打算动身时,绿度母现身,说:“不可不可,你对那些弟子们,应该生起大悲心才是。”为调伏弟子,上师使个神通,缩身躲入宝瓶之中,入定七日,弟子们找不到上师,齐声同哭,声震山岳,遂生忏悔之心,上师这才出了宝瓶,为弟子们说法七日。?

这天,弟子们在草坪上玩耍,忽来一位天女,美丽无比,时而唱歌,时而跳舞,众弟子为其美貌所惑,皆生贪心,无心修证。至夜,此女子才消失。次日早晨,众弟子皆汇集在草地上,以为昨日那女子仍会再来,都翘首张目,望眼欲穿,忽见无数忿怒本尊,一齐扑来,口诵降魔咒字,声震天地,举着无量武器,要杀诸弟子。弟子们面无人色,都伏地叩首,齐声忏悔,方得保命。待诸尊形色归于虚空之后,弟子们一齐到上师处,问其缘由,上师笑道:“那天女本尊,都是我的化现。”弟子们这才明白,所有空谈,无济于事,夸夸其谈时,似能吞天吐地,诸景现前时,却都迷了本性。至此,诸弟子才竞相以静修为乐,不再像以前那样,只以耍嘴皮为能事。?

读琼波浪觉上师的有关资料时,每读至此处,总是要生起许多感慨。我接触过许多修行人,多将佛教视为世间学问,多以清谈代替修证,虽在理上通晓,事上却与俗人无异,动辄口若悬河,遇事却依然一俗人,斤斤计较,总叫贪欲淹没本性。也有些人,虽也知佛教重在修证,也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有的甚至也同琼波浪觉上师的弟子一样,得遇恩师,得遇正法,但总是无出离心,每每叫俗事填满自己的一生,老许愿说自己应当如何,将苦修日期定在将来,仿佛那死神是听命于他的仆从似的。?

古大德曾说:修行是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类名利之徒所能行。信然。我的师兄弟中,不少人自懂事起,就向往善行,立志苦修,至今,仍时时把那“我”字,坐在心头。世俗之我,和向往真理之我,时时纠斗,忽而你胜,忽而他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惨烈程度,不逊于一场战争。而且,这战争的时日,比八年抗战更为久远,生命不息,纠斗不止。他们亦知无常,亦能参破虚幻,亦知正法难得,更明白奶格五金法是千古难遇之法门,但总是不能像古代大德那样放下一切,专事苦修。?

我有几位师兄,人很善良,信心也大,也得到了黄金般纯正的奶格五金法,可惜他们身兼世俗职务,每日奔波不休,劳心劳神,乐此不疲。有一人甚至许愿,说我成就时,由他来护法,许此愿后几月,他便脑溢血,死时别说护法,连句话也说不了。还有几人,结局跟他一样,未及将来,而身先死,虽也得遇正法,但其作用,不过是接缘而已,对其解脱,似乎并无决定作用。?

我曾说过:我若不下地狱,释迦牟尼佛也无法将我打入地狱;我若想进地狱,释迦牟尼佛也无法将我救出地狱。有些不理解的人,认为我说话狂妄,却不知,天堂地狱,皆是自己所造。或成佛,或做祖,别人是替代不了的,都取决于自己的行为。纵然得到琼波浪觉那样的上师,也不能将不修证的弟子加持成大成就师。上师和佛陀,仅仅是指路的导师。那路,还得你自己走。?

时下,弘法的上师不少,发善心的弟子也很多,可惜多如琼波浪觉早期的弟子,多清谈,寡修证,开口如悬河,却无丝毫定力,境界现前,慌乱无主,老叫外现左右了心,颠倒了主次,好些人的一生,就虚度了。?

又一天,一个叫梗爵嘉的居士来找琼波浪觉上师,供养良马五百匹,黄金和白银各一千两,希望上师给他显现一下神通。上师随缘示现诸般神通,穿岩石如穿虚空,口吞坚石,再升虚空,或卧彩霞,或坐云端,或一身化为多身,或多身摄为一体,诸般神奇,不一而足。梗爵嘉祈师能传授他密法,使自己能有上师一样的成就。上师传以大手印和幻观成就法,居士归家,苦修十一个月后,遂成就神变,一如上师。?

这一年初八日,琼波浪觉上师进入大供养三昧,印度诸上师皆来受供,并作授记说:“你会有弟子十八万人,主要弟子有六个。你的世寿一百五十岁,后入极乐世界,为补处佛。”?

 

7?圆寂前的教诲?

此后,上师弟子越来越多,僧俗皆有,都想亲近上师,但苦于人多,难以见面。为满足弟子心愿,上师叫弟子在寺前大草坪上置办一百零八个座位,分散诸处,师化身一百零八个,形神兼备,一若真人,坐于其上,接受弟子礼拜,每座环绕弟子千名,总逾十万之众。其中一弟子信心不坚,上师心知之,叫他专修奶格五金法圆满次第之前行“阿”字观七日,以忏悔罪孽。七日之后,前来见师,见师化为胜乐金刚,三脉五轮,历历如画:其顶轮是密集金刚坛城,喉轮为玛哈玛雅金刚坛城,心轮为喜金刚坛城,脐轮为胜乐金刚坛城,密轮为大威德金刚坛城,弟子感激涕零,信心弥坚。?

因弟子越来越多,时有纠纷,上师屡屡叫弟子团结,弟子口皆顺从,而不思改悔,依然多逞口舌之能,滋生事端。上师遂飞升到天空,长达七日。七日间,天女供养,弟子只在地上忏悔。琼波浪觉见弟子诚心改过,便在空中为弟子们讲《弥勒五论》,弟子得成就者很多。

按香巴噶举的说法,同门师兄弟将来在一个坛城成佛,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成就就快,闹矛盾,搞分裂,徒耗无穷心力,于解脱无益。在显宗戒律中,将“破和合僧”视为最严重的“五无间罪”之一,其严重程度,同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同等。同修者不可不察。

琼波浪觉上师一百四十七岁那年,无量寿佛亲自前来,告诉他:“你的世寿是一百五十岁,你还有三年时间住世。”上师心知之,仍为法忘躯,不辞辛劳,弟子也越来越多,除俗家弟子外,只属寺内出家弟子就达八万多人,遭到附近噶当派一寺院僧众的嫉妒。一天,趁着香巴噶举的部分喇嘛外出之机,噶当派僧众前来围攻香匈寺。弟子们惶恐至极,到上师处告白,上师说:“别怕。”遂入定,化身无数,呈士兵模样,持诸般武器,杀向来犯者。来犯者觉得身受重创,已经死亡,但其实不过幻术而已。醒后始知上师境界,遂弃噶当派而皈依琼波浪觉上师。?

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其实,法法平等,皆是释迦佛所传,只有对机与否,并无高下之分,象身似墙,象尾似绳,象耳似扇,皆是盲人摸象时的感觉,皆非象之本来面目。历史上有许多我执极重的盲人,常以贬损他派为能,贻笑大方,殊为可怜。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各个教派均有不少光耀千古的大德,噶当派的阿底峡尊者便是独步千古的人物。但毋庸讳言,佛教史上也不乏教派之争,相互间,因教义和利益的冲突而酿成的纠纷和悲剧也不少。这陋习,是不合佛教本义的。?

同时,真正的有识之士应该超越本教派,具有更为宽广的胸怀,他不仅仅要宽容地对待佛教内部教派,也要宽容地对待其他宗教。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创始人麦克斯·缪勒在《宗教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中说:“在我的心目中,凡想利用宗教比较研究贬低基督教而抬高其他宗教的人,跟那些认为为了抬高基督教而必须贬低所有其他宗教的人一样,都是危险的同盟者。科学不需要宗派。”他认为:应当对人类所有的宗教进行不偏不倚的、真正科学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建立宗教学。各教地位一律平等,不要扬此抑彼。?

琼波浪觉上师常往来诸佛国,听闻佛法,且多调伏山神夜叉等非人,曾有一恶神残害百姓,上师招雹神以击杀之,山因之而崩裂,其眷属全部皈依上师,成为护法。?

琼波浪觉上师早年赴印度尼泊尔求法并受沙弥戒,到晚年,弟子已逾十万,他才到朗日唐瓦仁波且处受比丘戒。朗日唐瓦仁波且戒律清净,学养深厚,以传授《修心八颂》闻名于世。

琼波浪觉上师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有六人:摩觉巴·仁钦尊珠、麦敦、贡却坎、嘉木切、匈贡、额敦。措如·次朗的《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如是写道:

……大成就者琼布的五前弟子和一后弟子等六弟子为首的十八万善知识等成熟解脱等同大地尘数的化机之情。其中五前弟子是:无污慧茎·麦邬敦巴、饶益心枝·夭波加摩齐、悲心叶·欧敦仁旺、仁慈花·拉堆贡乔喀和光明藏·向贡却森。一后弟子是幻身梦境异熟果·摩觉巴·仁钦尊珠。金刚持的密语单传语旨唯摩觉巴一人所领受。从他依次传至温敦,吉冈巴、桑结宁敦和卓贡敦巴。如金刚持和智慧空行母所授记,单传的金刚秘密就被成为第七宝的法主·卓贡敦巴做了解释,在赡布洲和八小洲内遍布了得成就的弟子。其中主要由藏玛·香敦、桑定巴·循努朱和甲钦·坚赞邦等三位善巧成就者任持了传承骨干,将教授记录成文。香敦的弟子琼布·楚贡(戒怙)等称作后七宝,是稀有的法统。甲桑二派的寺院出现了无数弟子传承。此外,从法主敦巴的亲教弟子色林巴·扎喜班(吉祥祥)所分出,并俱足十种殊胜的拉堆勒守寺的世系成了由观世音菩萨八十八种变化而授记的成办佛教与利生事业的最初世代,有次第出现的拉堆巴·贡乔喀的法座继承者和从弟子传承所分出者等无数。

琼波浪觉诸弟子中,以摩觉巴最为殊胜。公元1139年,琼波浪觉上师已有一百五十岁高龄,他召集众弟子,为摩觉巴举行隆重的坐床仪式,将所有密法、寺院、弟子托付给了摩觉巴。

坐床仪式结束后,琼波浪觉上师对弟子们说:“现在,你们看看,修五金法可以达到怎样的成就。”说着,上师飞升至高空,显现究竟成就:上师的身与密集金刚无二无别,上师的语与玛哈玛雅金刚无二无别,上师的意与喜金刚无二无别,上师的功德与胜乐金刚无二无别,上师的事业与大威德金刚无二无别。他举身放光,光中显出无量的诸佛菩萨、金刚本尊和勇士空行,皆从顶轮、喉轮、心轮发出白红兰三光,注入众弟子的三轮,加持了他们的身口意。然后,一条彩虹光道自虚空佛国延至上师脚下,天乐盈空,天花齐降,异香四溢,琼波浪觉上师在众空行的簇拥下,肉身不变,飞往空行佛国。?

关于琼波浪觉上师圆寂时的情况,汉地的有关资料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上师给摩觉巴坐床之后,上师召集弟子们同坐于寺前大地上,说:“奶格六法,殊胜无比,只选修一种,即可成就佛果。无机缘专修者,只要信心坚定,只凭祈请奶格玛亦可以往生佛国,千万不要有怀疑。”上师遂给弟子传授诸法,每传一法,即显出该法的成就相。传玛哈嘎拉,即显玛哈嘎拉;传五大金刚法,即显现五大金刚身;最后传六法中的智慧之窗抛瓦法时,顶骨飞出,跃至空中,上师遂舍肉身,而以智慧之虹身显于空中,天花如雨,彩虹萦绕,上师住此虚空七日,以接受弟子供养。临去佛国前,上师嘱咐弟子,不要焚化肉体。若遵师嘱,则香巴噶举法脉久远,若不遵师命,则会影响香巴噶举的法缘。但因弟子太多,意见不一,且均想火焚师身,以分舍利,不顾师命,强行荼毗,火成七彩,光明盈空,骨中有舍利无数,多呈胜乐金刚圣相,弟子们建塔以供养。天女供养,七日不断。?

我读汉地有关史料,读至琼波浪觉上师圆寂这一节,我汗毛直竖,涕泪交流,遂发宏愿,以振兴香巴噶举为己任。这一个结尾虽不似教内所传说的上师以肉身飞往净土那样神奇,但更有象征意义。佛教故事中,屡见有违上师之言的弟子,无不招至不幸的后果。如密勒日巴之如月的弟子惹琼巴,虽终身修行,只因三次不遵师命,便得再转生三次,不能即身成就。再如大威德金刚热系首传祖师热罗多吉扎违背师命,放宽传授条件,即生虽得大成就,但仍需转世再修。

在金刚乘中,上师是加持成就之源,一切善乐幸福均来自上师的恩赐,离师无法、离法无成。有密典说:“修持十万遍的本尊,比不上虔诚祈请上师三遍。修一劫圆满次第观想,修持两万遍,比不上心里只有上师。”又说:“一个人若能亲近承事上师半天,其功德远超过一劫的时间在诸佛所做布施、供养等等的功德。”?

要知道,十方诸佛皆是依止上师才得以成佛。若无上师,连“佛”字都难闻,还奢谈啥解脱?若能如法依止上师,福慧资粮会迅速圆满,无量业报会尽快消除。对上师不恭敬、诽谤上师,就等于诽谤十方一切诸佛。故《钻石金刚精经》云:“若谤阿阇黎,千劫无食睡,精学金刚乘,亦学金刚狱。”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所有跟帖: 

請到佛教群發貼 這裡是兩岸論壇 -ininjiji- 给 ininjiji 发送悄悄话 ininjiji 的博客首页 (16 bytes) () 01/29/2015 postreply 07:32: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