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爆炸事故:利益驅動下的生命悲劇 “黑心老板”人性扭曲的惡果

来源: Bluelight涨停突击队 2014-08-05 06:21: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078 bytes)
 
 


8月3日,國家安監總局的工作人員在昆山中榮公司事故現場調查。
中評社香港8月5日電/江蘇省昆山市中榮公司粉塵爆炸事故後兩天,中國安監總局局長楊棟梁任組長的事故調查組4日確定,這起造成75人罹難的悲劇是一起重大責任事故,主要責任人是中榮公司及其老板,當地政府領導責任和監管責任落實不力。

法國《歐洲時報》8月5日載文《昆山爆炸事故:利益驅動下的生命悲劇》,文章說,楊棟梁表示,要讓肇事企業和責任人付出更大的代價。

“更大”的代價有多大?顯然沒有任何東西能與75條鮮活的生命相比。但是,對於相關責任人而言,“更大”的措辭准確形象地指出了他們共同的心理特征,無論是過於自信過失,還是瀆職;無論是僥幸心理惹的禍,還是追悔莫及,從根源上看,這場人禍都是經濟利益驅動下的生命悲劇,是人性扭曲的惡果。

調查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中榮公司員工揭發,生產安全隱患長期存在,檢查走過場,中榮總能蒙混過關。中榮公司及政府監管部門的責任人不是沒有安全生產方面的知識,但是衆所周知,工廠的技術性改造包括安全性改造和防污染改造,是要投入資金的,而這一部分成本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利潤。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除了生產效率的技術改造之外,一些老板盡可能地在生產環節壓低成本,而安全性技改的成本常常在這一層面上。這就是“黑心老板”的成因。“黑心老板”和“黑心礦主”們不是預計到這種張力一旦失衡,必然造成惡性安全事故,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寧願給危險崗位的職工增加一點工資,對監管部門人員採取一些公關措施,也不願老老實實地在安全改造方面投資。這就叫作利欲熏心。監管的缺位,原因很可能同樣是經濟利益在起作用,其中不乏腐敗現象。這是多起安全事故可歸納的共性。

在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今天,生命不應成為發展的代價。專家學者不斷呼籲“不要帶血的GDP”,政府強調加強監管,嚴肅處理安全責任事故,一些相關法律法規也相應出台。近年來,在對小煤礦的治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礦難頻發的現象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制度的落實、問責的嚴厲、法律的嚴肅性還不斷受到挑戰,前些年觸目驚心的“帶血的煤”又以“帶血的油”,“帶血的公路、隧道”的形式吞噬人們的生命,而主體責任人已不限於膽大妄為的煤老板,而大型國企也忝列其中。

難道諸如中石化之類的大型國企的管理者缺乏專業知識技能嗎?而在諸如輸油管綫爆炸之類的重大惡性事故發生後,相關責任人卻常常謊報信息、應急處理不力,甚至試圖逃避法律的懲罰,考慮的是如何自身“代價最小化”。

作為國家安監總局局長的楊棟梁可謂熟諳這些不拿人的生命安全當回事,只把經濟利益、官帽和權力當回事的老板們的心理,以讓其付出“更大的代價”作為對所有“黑心老板”的聲色俱厲的斥責和義正言辭的警告。在任何經濟活動中,人的生命是不能打入成本的,任何鋌而走險、刀頭舐血的行為都將害人害己。

如果說天災吞噬是生命,人禍不僅吞噬生命,而且暴露人性貪婪、愚蠢、冷漠的一面。人之所以為人,因其有自我反省的屬性,在被經濟利益衝昏了頭腦之際,希望昆山工廠爆炸事故再次敲響安全生產的警鐘,喚起人性中理性的一面,使人清醒地認識到什麼事可為、什麼事不可為,什麼錢能賺、什麼錢不能賺,什麼成本能省、什麼成本不能省。面對安全事故周而複始,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怪圈,有關部門更應該從制度層面反思,不斷加強立法、執法的力度,讓“黑心老板”無錢可賺,傾家蕩產,讓其付出更大的代價,真正斷絕利益驅動對生命的威脅。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