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可以说是对外地人环境最宽松最公平的城市之一, 居然还有人觉得排外。有钱的来上海做投资生意,上海人给你打工。 没钱的来上海打工, 上海的大环境可以说是相当好。所以这造就了上海是全国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
比起某些内陆城市, 在此也不指名道姓了, 最经典的例子, 我一朋友前些年去内地某旅游城市开旅行社, 结果不到一个月就被人砸了店, 报警了没屁用, 他也知道来砸的是当地人, 后台硬啊, 反正生意没做多久灰溜溜的撤了,大家也早就劝过他, 去那些地方投资, 人家那地方保护主义是明着来的, 不把当地大头都摆平了(还不是一般的摆平)你去个屁, 还当是上海呢。
2.上海人的契约精神,上海人虽然精明, 但做事上路, 谈条件的时候, 会跟你1234全都算得清楚, 但条件谈好了, 都会照着自己说的做。干了这杯酒这合同就成,不干就拉到的做生意方式在此地比较不吃香。
3. 上海普通话普及的程度在全国绝对名列前茅,上海人大都会说普通话, 在遇到外地人时, 哪怕是老一辈的上海人, 说得不标准, 绝大部分也会自觉地切换到普通话模式跟别人交流。
我们这一辈80后更是如此。所以,经常会发生在公司和新同事一直用普通话交流,过了好长时间后,才无意中在业余时间发现对方原来是会说上海话的。而且,多亏了这教育, 搞得现在上海90后连上海话也说不来。
上海已经作到这种程度了, 偏偏还有人, 上电台叫嚷, 你们上海人都不许说上海话.....也难怪上海的主持人会发飙让他圆润的离开上海了。
====================内容增补分割线=================
感谢各位赞同我的人,匆匆写下的答案,内容都围绕在了上海排外这个点子上了,晚上正好还有点时间,就再补充少许,探讨一下偏见方面的问题。
上海有数量众多的24小时便利店,永远不怕半夜里饿肚子或者买不到日用品。业界良心旗舰标杆级别的服务行业(比如出租车)。数一数二的医疗,教育资源。交通出行也相对比较方便。就连政府职能部门,也有着相当不错的效率。换言之,上海是一个“用户体验”相当不错的城市。不过,就跟别的用户体验很好,但是同样被人诟病的东西一样,上海受到的偏见大多来自于误解,少部分来自于对这个地区的规则的不适应。
这里一直是个移民城市,自古人来人往,合则留,不合则走。五湖四海的人们一起发展孕育了这个城市的规则,与其说这种规则这种精神和这片土地是鸡和蛋的问题,不如说这这片土地与这种规则相辅相成。然后通过马太效应扩展到大多数人的身上,并影响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换言之,正是这种高效,实在,自律,造就了这个城市的现在的一切,不过这些,都被简单的归纳成了两个字,精明,或者再加两个字,小气。然后,这被很多严重误解上海的人,当成了攻击上海人的杀手锏。不过说真的,这个杀手锏对上海人真的没啥杀伤力,绝大多数上海人听到这种评价,都会一笑带过而不会生气。这时,可能有人要恼了:“啊,你们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啊!”……此之谓“误解”。
真正让人抵触排外的,是不适应这套规则,并且想抵制破坏的那些人。关于这点,展开的话一定会变成一个伤及无辜的地图武器。所以就不详说了,反正,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标尺。
所以,我想请问一句对上海抱有偏见的人,请问您的偏见是来自于片面的误解,还是曾经被大多数人的所抵触?
上海人说上海人
所有跟帖:
•
这都是你写的。你很cute。怕了你。没人说上海人不好。
-美元-
♀
(0 bytes)
()
01/19/2014 postreply
09:23:55
•
不是我写的.信手拈来的.网上什么都有.我写的话会比上文更深刻,更长.
-wxc40-
♂
(15 bytes)
()
01/19/2014 postreply
19:51:28
•
真的,不带这样夸自己的,哪天可以让我欣赏一下你的大作。
-美元-
♀
(0 bytes)
()
01/19/2014 postreply
23: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