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廷这句话很震撼:毛泽东思想不能抹煞

台湾前行政院长谢长廷正在北京访问,六号下午参观798艺术区,谢长廷此行,是否将和大陆官方高层会晤,对此,谢长廷表示,没有事先安排,不过不少热心友人从中介绍,因此不排除各种可能性。

来到北京,台湾前行政院长谢长廷,除了阐述政治立场,也想了解北京庶民生活、文创发展。

来到北京798艺术区,谢长廷说,目的是想看看北京新的风貌。尤其是看到梁上斗大的标语,谢长廷颇有感触。

台湾前行政院长谢长廷:“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这些标语有些是过去,这是历史,历史也不能抹煞,说没有这东西,还是存在,我们面对它,超越它,融合,这很有启示性。”

谢长廷一连逛了将近十个场馆,一度引起部分关心台湾政局发展的大陆民众好奇,但两岸媒体穷追勐打,最关注的还是谢长廷此行,到底会不会拜会大陆官方高层。

台湾前行政院长谢长廷:“坦白讲,我们并没有安排特别公开政治行程,或和任何人见面,现在还是维持这个基调,但我昨天晚上来,很多朋友介绍见谁见谁,当然不排除我可能会见到谁。”

谢长廷表示,只要有碰面,事后一定告知,并且重申对这次大陆行的期许。

台湾前行政院长谢长廷:“如果这一步走得不错,当然就会很多人一起走,这一步走得不好,将来就不会有人走,现在为止还好,但行程也还没结束。”

谢长廷同时强调,此行是替自己探路,盼能打下基础,希望下次有机会,能够再到大陆参访,让交流成为常态。

台湾民进党前主席、前行政院长谢长廷10月4日抵达福建省的厦门,对大陆展开为期五天的访问,由于谢长廷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的建党成员之一,同时又是民进 党访问中国的最高级别的官员,两岸各界因此都密切关注谢长廷的一言一动。谢长廷此番出访大陆被观察家普遍解读为是民进党试图调整两岸政策的第一步,但是, 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又有多少与北京斡旋的余地?

台湾政界以及舆论界对谢长廷出访有何反应?为此我们采访了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葛永光先生,请他介绍一下他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葛 永光:就谢长廷此番出访,蓝军这边主要都乐观其成,绿军这边当然意见比较分歧。由于上次选举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失策,所以,许多 人认为民进党应该在两岸政策上有所改变,应该有人迈出第一步;而另一些人,主要是独派人士,他们认为民进党没有必要走出这一步,对谢长廷出访不以为然,当 初国民党展开破冰之旅时他们也是这样批评的。

法广:您是否也认为谢长廷这次出访是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的第一步?

葛永光:我觉 得民进党要调整两岸政策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谢长廷出访当然与总统选举失败有关。民进党内部要求调整策略也顺理成章,但是,问题是如何调整两岸政策?如果 同国民党调整得一样,等于是跟着国民党走,那在下次选举中如何与国民党做区别?让选民如何选择?如果调整不大,大陆也不见得会接受。因此,如果民进党内部 对应该调整有共识的话,对如何调整可能还存在许多分歧。所以,谢长廷出访可以说是调整政策的第一步,但是,对应该如何调整很显然民进党内部还没有共识。

法广:民进党新主席苏贞昌提出要同大陆民众多接触,主张“庶民中国”这一理念。您怎么看?

葛 永光:“庶民中国”这一说法实际上就是先不谈政治。但是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庶民中国,跟中国老百姓接触,这是很抽象的。因为大陆是一个政治控制十分严密的社 会,如果没有官方首肯,民进党要同庶民接触,究竟怎么样才能接触?接触都是什么样的老百姓?这些接触又有多大的意义?这些都是问题。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民 进党的基本立场,也就是台独的立场是否应该调整?如果不调整的话,民进党同大陆的来往毕竟会受到限制,这是民进党所面临的困境。

法广:台湾舆论界对谢长廷出访有什么反应?

葛永光:舆论界也都是有倾向的。主张与大陆交往的媒体基本上都持肯定态度,亲绿的媒体基本上持怀疑态度,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和一些提醒的声音,提醒谢长廷去大陆之后说话做事要非常的谨慎。

法广:这次谢长廷出访大陆中国官方的反应比较低调,中国民间倒是十分的热烈,您怎么理解?

葛 永光:我认为谢长廷访问大陆是经过与大陆官方咨询商讨之后才决定的,访问日程都是双方安排已久的。同钓鱼台等事件都没有关系。这是民进党高层官员首次访 问,虽然,谢长廷此前已经去过大陆,但是,当初他的访问还没有代表性。这次访问双方对此都维持低调,民间热烈,官方比较冷淡,但是,我相信大陆官方同谢长 廷还是会有所接触,当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是谁,很有可能是负责统战工作的贾庆林。但是这个接触也会比较低调,因为这对双方来说都是第一次。我觉得,谢长 廷可能是想成为民进党内部的连战,连战作为国民党内部首次访问大陆的高级官员,虽然随后没有被当选总统,但是,他在两岸关系史上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我觉 得谢长廷可能当选总统的机会也不会太大,因此,或许有意效仿连战,成为民进党内部打破两岸坚冰的第一人。

行政院前院长谢长廷6日在中国社科院台研所表示,两岸以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带动关系发展,现在已到了瓶颈,如果要深化两岸关系,未来必须面对差异,也要相互尊重差异,再去处理差异;这虽然需要时间,但有诚意、善意就能解决。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他说,差异有很多种,有生活方式的差异、制度的差异,还有政治差异;大陆生产力及思想的解放,使大陆更有自信心,双方不急着去处理差异,但不要负面解读对方,像认为对方会并吞,才有利未来发展。

台研所长余克礼回应指出,两岸的差异,通过交流及相互的理解、谅解,可能还需要比较长的过程,毕竟两岸分隔几十年,过程中也增加新的误解或误会,想要化解彼此的差异,需要时间。

谢长廷「开展之旅」5日晚飞抵北京,6日一早就前往社科院台研所,与陆方学者座谈。谢长廷9点40分就抵达台研所,比预定的10点30分提早50分钟,座谈会到接近中午还没结束。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是大陆对台研究重镇,座谈会由余克礼主持,全程不公开。谢长廷抵达时,余克礼亲自接待,三位副所长谢郁、张冠华、朱卫东也都在场欢迎谢长廷。

谢长廷5日晚自厦门抵达北京,他在北京首都机场简短地表示,「十几年前北京的气氛较为紧张,现在感觉比较轻松」。国台办联络局长刘军川、北京市台办主任马玉萍前往接机,并安排谢长廷一行走贵宾通道。

被问到在北京行程是否安排与中共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面,谢长廷5日幽默回应:「你向我介绍,好不好?」还说台湾现在流行「拿着照片认人」。

谢长廷下榻长安大街上的君悦饭店,但因为幕僚先前对谢的住宿地点三缄其口,引发记者质疑为何不能公开。

谢长廷5日在厦门表示,两岸这几年在经济交流上已有了阶段性的成果,若要再跳跃、提升,就不能只是求同存异,应该是要面对差异、处理差异、超越差异。

谢长廷5日上午参访厦门大学,并与台湾研究院学者座谈。会议由厦大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主持,厦大副校长邬大光也出席,与会者还包括台研院前院长陈孔立、教授林劲等人,台研院学者几乎到齐。

谢长廷表示,两岸若只是「存异」,便容易停留在局限中,而政治差异包括大家知道的政治定位、政治认同等,都有待面对,但处理差异比较困难,也要有耐性、需要有互信,这也是他这次到大陆的目的。

谢长廷说,双方从文化、教育谈起,也讨论民进党与校方如何建立互信。他希望将来有比较正式的交流平台或管道,但他不代表党,这只是他个人意见。刘国深说,希望厦大能与台湾维新基金会有更多制度化交流。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