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视中的台湾和香港
身在异乡,不自觉地会对故乡多加关注,这种关注甚至已经扩大到了亚洲区域。可惜因为德国的电视涉及中国大陆的内容少之又少,加之以人权和民主为题材的负面新闻为主,所以想看到一些不同的内容真的不容易。
最近偶然间从两档不同的真人秀节目中看到涉及台湾和香港的部分,颇有感触,于是便想把感想同大家一起分享。
那套关于台湾的节目,以“半纪录片”的形式展开,说它是“半纪录片”,因为有太多摆拍的痕迹,显得太做作,和太具引导性。故事讲的是一个德国女孩如何在台湾开始自己的实习和工作生涯的。除了讲述主人公本身的故事,还对他们眼中的台湾进行了描述。
片中着重强调了两个场景。第一个是,台湾的摩托车,也就是所谓的机车,在低矮的楼群和杂乱的街道中横冲直撞、左右穿插。女孩最后的结论是,她没有勇气在台湾开车
第二个场景,她的德国男老板带她去台湾的夜市。第一个动作不出我所料:拉长镜头,对包括烤羊鞭,烤鸡胗在内的各种对西方人稀奇古怪的食品进行特写,然后让大家都觉得:台湾的人民是吃各种烤昆虫和各种动物内脏存活的。第二个镜头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对准了炒锅上端被各种水汽和油盐熏地黑乎乎的灯泡,然后又故意给操作台给了一个特写,拍了下充满各种和欧洲厨房对比稍显凌乱和肮脏的场景。
其实在我看来,相对于大陆的夜市,台湾的夜市还是卫生和规范很多的。只不过“半纪录片”这种东西,拍摄者的主观性很强。导演想让一个场景肮脏,它就可以肮脏。台湾的人均收入是低于德国的,根据富裕地区歧视贫穷地区的一般理论,我可以理解德国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那么,德国电视中和德国人均收入相当的香港又是什么样呢?(当然,根据国际基金组织的数据,香港的人均GDP还是要比德国低几千美金的。主要还是因为港币和美元挂钩,加上美元疲软,所以在数据上比较吃亏。其实差距没有那么大。)
RTL(德国RTL集团旗下的一间德语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全程记录了一个富豪一家如何在国外奢华度假,这一站是香港。开始的时候,我想,我们那处在服务业顶端的“东方之珠”怎么也不会让人家扫兴了吧。
结果出乎意料,在节目中,德国夫妻两口重复最多的一词偏是:失望。
制作方特意把镜头对准了酒店旁边的装着防护栏的杂乱的公屋,对准了窗口上的晾晒的内衣内裤,对准了穿着拖鞋的大爷大妈,对准了街头巷尾油乎乎的小吃店。
德国女主人公的香港朋友-一位从事珠宝销售的华人女士,为了尽地主之谊特地带了她的助理和一名从事化妆的男性友人,德国男主人公毫不客气地用“Ladyboy“娘娘腔)来形容这位稍显秀气的男化妆师,而助理小姐也成了泡咖啡的苦力。逛珠宝店,美容,整头发,一天典型的女性日程之后,德国女的评价是”昂贵又失望。“男主人公则是“恨不得马上离开香港。”
第二天,德国男人的朋友带他们先后去了跑马场和一个展现香港原住民的小岛。在跑马场小有斩获后,一家人去了类似于城乡结合的小渔村。这可给了我们的德国主人公大展身手的机会:先说海鲜店直接把活的动物杀了给客人让她受不了,然后又说中国人吃饭习惯不好,还把村民晾晒在簸箕中的海产说成中国人直接把午饭放置在空气保存。最可笑的是,德国女指着一个坐在桌子上的中国小女孩对她自己的孩子说:”看见没有,那个中国小孩整天都这样坐在桌子上。“
当然,我觉得最过分的是:在几乎整个旅程中,主人公们都在用德语进行交流,完全忽略了他们先后的两位陪同人员的感受。我想,这两位陪同他们的朋友其实都还是友善和真心的。不管这几位德国客人是否满意,至少他们完全可以用几句亲切的交谈和一个笑脸表现下自己的感谢,但遗憾的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结尾,不出所料,一家人登上了船,在维多利亚的夜色中结束了纠结的香港之旅。他们还是不吝啬言辞赞美了香港梦幻般的夜景,还是有些戏剧的是,节目中多次出现“少女时代“的背景音乐,看来德国人还是需要花些时日去分辨汉语和韩语的发音。
我看完整个剧集,其实有些小小的惊讶的。
有个笑话是说:因为中国人吃地沟油、喝毒奶粉,已经五毒不侵了。类似的,西方媒体对中国负面报道,也让我们多少有了些免疫力,因为我们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依然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努力。所以当那些刻意强调中国大陆的贫穷和丑陋的图片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只能无奈地耸耸肩,因为不论如何,它们是我们国家依然客观存在的一部分。
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他们多次使用“中国“和“中国的“这两个词汇来代替”台湾的“或者”香港的“这样的说法,尽管德语中的“中国的”也有”华人的“意味。
但德国媒体这样用镜头去嘲讽让我们一直仰视的台湾和香港,还是多少让人有点没有想到。
说实话,从外观上来说,香港的公屋和台湾的街道上那些的老旧建筑确实是不好看的。只不过这些事被拿到大陆讲的时候,却往往会被当做民主和人权的典范,它们会成为人们嘲讽“强拆“和”豪华经适房“的最好对比。在”民主“和”人权“的大帽子下,我们自卑地连声都不敢吭。
可是较港台在经济和社会方面更有优越感的德国人和德国媒体就不会这么想了。他们a拿着放大镜,去找寻街道上的每一粒尘土,空气中的每一只苍蝇。于是,一个“野蛮“的台湾和一个”杂乱“的香港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可是在国际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个歧视链,它的存在基于经济、社会、和综合国力以及历史等方面。
说白了就是,富国歧视穷国,所谓的“民主国家“歧视”独裁国家“,大国歧视小国,”宗主国家“歧视”附属国家“。更普遍的是相互歧视,大家谁都看不起谁。
傲慢和偏见是美好的吗?当然不是,因为它带给我们更多误解和仇恨。
歧视的存在是必然的吗?当然,只要虚荣和差异永远存在。
我们不可以轻视媒体在中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不指望德国的RLT或者台湾的TVBS能成为CNN那样的国际媒体,但脱离狭隘的视野,去传递一个更立体和丰富真实的世界,是它们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必经之路。
德国人去拍台湾的丑陋和台湾人去拍大陆的丑陋估计动机是一样的。只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嘲笑别人的时候也成为了别人的笑柄。
好吧,也许瑞士人或者美国人因为超群的实力,可以处在这个歧视链的顶端。可是,他们也不能够高兴的太早:说不定在距离我们几亿光年的的某个智能星球上,正在有一个外星人用望远镜看着我们,然后乐呵呵对对同伴说:都是一群傻傻的地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