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法国号,最温柔的武器;一个龙应台,最贱骨头的文人
作者:纳米茜博士
文章来源:人民网
刚才看到一篇人人日志讲到国军将领黄杰的事迹,大概就是内战败退西南之后,丫带领三万国军退到中越边境,按照法国人的要求主动缴了械,结果统统被送进集中营,受尽了法国人(按照法军在越南的配置,可能主要是阿尔及利亚人,齐达内的爷爷们)的凌辱、虐待、敲诈,不断有人饿死、病死,在外颠沛三年半,死亡千把弟兄,才等来了接他们的美国军舰。
这个故事我以前看到过,应该是在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里面。我也说过,大江大海这书写得极烂,历史硬伤断章取义之处一大堆,当时我光顾着看龙大妈的多处硬伤,没顾得上含英咀华她那充满人文关怀的抒情。这次这个故事被人单独拎出来说,龙大妈的那段抒情便也格外扎眼:" 三万国军过关卡时,法国军官指挥着国军,身上的武器全部卸下,步枪一堆,轻机关枪一堆,手榴弹另外一堆。 在这个时候,突然轮到一整个军乐队要过卡了;他们身上背的、抱的、拿的,是大鼓小鼓、大小喇叭、大号小号……这军乐队也在战场上跑了一千公里,翻过十万大山。 一个乐手正要卸下他巨大的法国号,只是不知他的法国号应该属于步枪、机关枪,还是手榴弹的那一堆,正在犹豫,那个一直在旁监督缴械的法国军官一步踏上前来,指着乐器,说,“这不是武器,可以带走。” 一个完整的军乐队,带着他们所有的鼓、号、喇叭,就穿过了关卡,进了越南。此后的三年半里,集中营内国歌照唱、进行曲照奏、激励士气的歌声不断,这个军乐队在乱世中维持礼乐。 小小的陈麾东后来虽然受苦受难,但是他不怨恨法国人。礼让军乐队进入越南的那个片刻的决定和动作,在他心中留下了无法忘怀的一种价值意识:那是文明,那是教养。从战争的地狱中走出来,一个法国号,像是天使手中最温柔的武器。" ——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呵呵,一个法国号,象是天使手中最温柔的武器?! 一个女孩被强奸了,完事之后,强奸犯递上一张卫生纸让她擦擦,女孩感激涕零——“办事还用纸巾,这是文明,这是教养。一张卫生纸,是天使手中最温柔的武器”。 反正这就是我看完龙应台这段文字之后心里想到的。
黄杰这事情,自己有多窝囊就不说了,三万全副武装的部队,放个响屁都能震耳欲聋,面对着的又是过几年就被越共横扫的法国雇佣兵,真的就是屁都不放一个就集体缴械,委实丢人。
抛开国军这边不谈,毕竟是兵败如山倒将熊熊一窝,不敢奋起反抗也情有可原。但是法国这边又是搞嘛?国军入境的时候答应的好好的“缴械之后整队让你们过境越南,武器会在你们上船回台湾的时候还给你们”,结果呢?转眼翻脸不认账,不但将国军关起来,而且极尽虐待凌辱抢劫之事。不说禽兽不如,至少也不是人干的事情吧? 一边是厚颜无耻毫无信义,一边是窝窝囊囊受尽折磨,这样的故事要是给我,我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国际社会就是丛林,从来就没有公义可言,尊严都要靠自己争取”。
想不到龙应台理论水平高啊,文化人啊,居然在这样屈辱的历史中还能发现加害者的闪光点。就因为法国兵在欺压中国战俘的时候没有抢走他们的法国号?尼玛,无故搞死了千把人,就因为留了一个法国号让你唱三民主义,就成了“文明”、成了“教养”、成了“最温柔的武器”?这是要怎样的贱骨头才能舔出来的东西啊!
或曰,龙应台一介女流,又是文人,看问题难免浮于感性,容易人文关怀泛滥。毕竟不能指望这些文艺女青年们动不动就金刚怒目,就不要再对这些文人过于苛求了吧。
哼哼,要真是这样我也懒得理龙应台了。但是大家记得龙应台是靠什么成名的吗?从最早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愤怒》,到近年的《请用文明说服我》,前者剑指全体中国人对恶势力的妥协,后者炮轰大陆对出版物的限制(甚至还点了胡锦涛的名),那时候龙应台可是“金刚怒目”得厉害呢。龙应台不正是靠这种犀利成为“中国文人的良心”的吗?
所以,老百姓明哲保身要骂,是没骨气;中宣部封杂志要点名骂,是不文明。先不说骂得公允不公允,你要是能一直路见不平一声吼,也算是有风骨。结果你龙应台碰到真正的大奸大恶、碰到毫无信义戕害同胞的大奸大恶却时,却他妈的感到温暖了、感到教养了、感到天使手中最温柔的武器了?
所以,老百姓被黑社会欺负,龙应台能够看到老百姓的麻木不仁,大谈社会正义;国军被法国人欺负,龙应台反而不谈自强、不谈正义,却看到了什么天使的礼物?
所以,中宣部关了个杂志,龙应台就觉得不文明得如鲠在喉;法国人虐待中国士兵,赏赐一个法国号,龙应台反而觉得文明、觉得教养?
如此精神分裂的价值观,让我不由得怀疑龙应台的真诚——龙应台的犀利,有多少是因为她觉得问题有解决的必要,有多少又是只为了体现自己的优越感?
有人说她是汉奸,我倒觉得过了。她就是一个文化投机分子,说好听点叫做站着说话不腰疼,说不好听点就是没有立场没有原则,唯有顾影自怜的作秀而已。只要能够让她看起来高高站在普罗大众之上,莫说自扇耳光,哪怕吮疽舐痔亦在所不惜。
说龙应台是贱骨头,不是因为她的立场,而恰恰是因她没有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