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杂记:金门战役60年祭

本帖于 2012-03-23 16:02:02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湘西山民 编辑

七律 金门战役60年祭

台湾海峡起风云,长夜金门响炮声。
将士扬帆攻弱旅,军民据险御强兵。
叶飞侥幸疏帷幄,胡琏出奇定太平。
国共恩仇多少事,生灵涂炭帝王名。
 

(重读金门战役历史有感。2012年3月3日作。)

(下平八庚, 峡为入声。)

 

附录:金门战役/古寧頭戰役

http://bbs.wenxuecity.com/memory/440174.html

(一)战役概况

金门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方面称金门登陆战中华民国政府方面称古寧頭戰役金門保衛戰),是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的一场战役。

1949年10月15日,解放军渡海发动厦门战役,解放军成功攻取厦门。之后,叶飞将军将属下的32军船只分发给28军,决定集中船只来进攻大金门,但是鉴于船只数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后,终于在1949年10月24日晚决定下令渡海进攻,结果登岛解放军在金门岛上战斗三昼夜,全军覆没。

(二)台灣回顾:「金門歷史風雲─古寧頭戰役」紀錄影片 

2009年9月2日 – 台灣為紀念古寧頭戰役60週年製作的「金門歷史風雲─古寧頭戰役」紀錄影片。「古寧頭戰役」紀錄片片長約30分鐘。

视频链接:

YouTube:金門古寧頭戰役(1

YouTube:金門古寧頭戰役(2)

YouTube:金門古寧頭戰役(3) 

(三)大陆反思: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中将《金门战役检讨》  

“1949年10月24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十四天,人民解放军二十八军下属三个团共九千余人渡海进攻金门,发起金门战役,在岛上苦战三昼夜,因后援不继,全军覆灭,是解放军成军以来唯一一次彻底的败仗。”----刘亚洲《金门战役检讨》

“你们以三个团登陆金门岛,与敌三个军激战两昼夜,后援不继,致全部壮烈牺 牲,甚为痛惜。 查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者。其主要原因,为轻敌与急躁所致。当你们前次部署攻击厦门之同时,拟以一个师攻占金门,即为轻敌与急躁表 现……”----毛泽东致华东野战军电报

全文链接:刘亚洲中将《金门战役检讨》

(四)战役影响

在解放军渡江后,国军兵败如山倒,1949年10月27日金门战役获胜的消息传 到台北,蒋中正流了泪说:“这一仗我们全胜了……台湾安全了。”国军方面认为金门战役规模并不大,只是师级规模,但其深远的影响,却远非普通的一场师级规 模战斗可比。蒋经国认为:“金门战役是国民党的转折点。”胡琏说:“金门战役的胜利既是军事上的,也是政治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倘若金门战役结果为解放军胜利,大陆方面亦可由此封锁并最后攻占台湾;从总体上讲,金门战役最后导致了台湾问题的产生,中华民国的续存,其影响至今仍未消除。此次战役是确保中华民国中央政府顺利于稍后的12月上旬正式由大陆迁至台湾的关键,也奠定了此后中华民国政府隔海分治的军事基础。

相关链接:

1.金门战役(维基百科) 

2.金门战役60周年老照片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