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林毅夫或杨淑君 谁算台湾之光

 

中评社台北7月29日电(特约作者 石之瑜)被跆总判罚但却因此受到所有台湾政客捧吹的跆拳手杨淑君,决定不再玩下去了,此举引发台湾舆论大哗。这位 被当成台湾之光的选手,一举戳破了自己之前所谓的委屈,原来是配合媒体、观众与政客所上演的一场满足他们的政治秀,撑起韩国与大陆联手打压台湾的虚构剧 情。如今弄到骑虎难下,当机立断,急流拥退,为时未晚。

似乎,近年所谓台湾之光的共同下场就是昙花一现,害得媒体政客不断要找下一个。值得深思的是,唯一真正在世界露脸而且成就无比的台湾人,当推世界银行副总裁林毅夫,但是他从来不被当成是台湾之光。

近十年来,台湾流行讲台湾之光,只要在国际上表现令自己国人感动,就算表现得不一定好,都有可能变成台湾之光,其中运动选手尤其如此,如打不 赢也不认输的跆拳手苏丽文、后来涉嫌打假球而被起诉的棒球手曹锦辉、受伤的旅美投手王建民、偶有佳作的所谓黄金女双庄佳容与詹咏然以及一度击败世界好手的 卢彦勋等等,目前如日中天的则是高球后座曾雅妮。

他们共同特色就是让自己国人感觉好像台湾在世界上露脸了,这对总是倍感受人忽视的台湾群众极度重要,故而凡是号称了台湾之光,经常就会成为政客煽情的火药库,大家都要探望他们,或接见他们。

林毅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在台湾,他还有一个从“中华民国”国军叛逃的旧纪录,造成他至今不便返台。但是三十年来,他的成就已然有目共 睹,是世界舞台上受到最多瞩目,也是影响最大的台湾人。对于国民党政府而言,他还是个叛徒,但更尴尬的是民进党,因为林毅夫的生涯路径完全不符根据何台独 信仰所勾勒的图像。

这令人想起过去常有中国选手以外国人身分取的优秀成绩时,屡屡所引发大陆作家之间的大辩论。问题的焦点在于,到底算不算是中国人赢了?最早这 样的辩论,可回溯到小山智丽(何智丽)在1994年赢得广岛亚运女桌单打时掀起的,到底拿冠军的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小山智丽是不是叛逃?

1990年推动国企改革时出现一项争论可资类比,就是厂长负责制之下的公营企业厂长代表谁?有说是代表国,有说是代表厂,有说是代表他们自己,甚至有 说是代表一个专业。这个争论在李娜夺得法网冠军后也浮现,所以有人说她的胜利是网球专业的胜利。同理当然可以说,林毅夫的成就是经济学的成就。然而,除了 专业成就之外,是不适合继续推论说,李娜是中国之光,林毅夫是台湾之光呢? 

台湾之光的说法所影射的是,台湾是一个集体身分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有人特别与众不同,因而让台湾连带受到其他身分的人所注目,便为台湾之 光,似乎与光耀门楣、光宗耀祖、望子成龙、衣锦还乡的固有文化相当一致。尽管当事人也许偶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惆怅,但毕竟能成为家乡父老之光,列名青史不 朽,也不虚此生。

不过,假如每回台湾之光的喧嚣,不是在分享当世人的荣耀喜悦,而是要消费人家的成就,将之转变为自己的政治资本,或藐视旁人的武器,进而泡制 集体对立,这样的话,就只能反映台湾人把自己锁进了牛角尖的意识之苦。反观姚明,他俨然是当代超越这样对立氛围的范例,在中美两国球迷之间成为桥梁。则台 湾人忽视林毅夫的成就,把他排除在台湾之光的范围外,因而矛盾地透露了某种解放的意涵。

照台湾之光的逻辑,林毅夫是台湾之光。但若照当前政治化的台湾之光所要凸显的主要两个信息,一是台湾人比韩国人强,二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那林毅夫却 同时是个丝毫没有在与韩国较劲的中国人,就不能算是台湾之光。台湾人林毅夫不能归属于台湾身分的母体,因而象征了他只能是光,而不能是台湾之光,于是台湾 作为身分母体的前提,就为之动摇,且用台湾锁定自己或对手的作为,就不能专擅。

杨淑君在事发之后,曾经前往韩国从事公共关系,她尚不能与林毅夫在世界银行叱咤风云相比。不过,如果从他们两位身上看到台湾之光里主导的不是 窒息的台湾身分,以致于台湾之光不再是被消费的对象,那我们当然就不必把他们当成台湾之光。超越了集体对立,超越了台湾之光的包袱,他们就真的是台湾之光 了。台湾无光矣!台湾之光矣! 

(中评社特约作者石之瑜,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所有跟帖: 

林毅夫实现了中国梦! -唐宋在线- 给 唐宋在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7/2011 postreply 08:15:20

忘了说,杨淑君实现了台湾梦! -唐宋在线- 给 唐宋在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7/2011 postreply 08:16:2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