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觉着楼下那个说台湾人的帖子挺过分的。

本帖于 2011-03-04 10:57:38 时间, 由普通用户 踩粑粑 编辑

能理解两岸有对立情绪,但是也有交流呀,再差也比当年国共敌对的时候有进步啊,凡事都是有个过程的,两边都说对方被洗脑,那么被洗脑的老百姓又没有罪,是受害者而矣,我觉着需要增加沟通和宽容,这样才能最终达到相互理解、尊重和互相接纳对方。

前一阵看过一篇评论,觉着说的挺好的,转帖过来:

述评:透过"草根妙语"寻找两岸民间感人共识 
2009年05月20日 08:11:09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两岸开展民间交流30多年来的最大一场盛会正在热络进行中,两岸“草根阶层”齐聚一堂广泛交流、平等互动,正如会标里那个取形于汉代画像砖“两人对坐论道”的“海”字那样,参与其中的基层业界和民众的不同声音有了碰撞交集,而类似“新渠道、新平台、同文同种、血缘相亲……”的语句却不约而同地同时从两岸人民的口
中迸出,洋溢在“论道”之中的,是两岸民间一起找回共同认知的感人情怀。

    “我觉得,两岸就像情侣一样,就是要多加了解,才会更加相亲相爱,就会有更亲密的关系。”台湾世界曾氏宗亲总会秘书长曾清诚用了这么一个浪漫的比喻,来描绘他们心中的两岸关系以及他对大陆宣布8项惠台新政的看法。

    前来参加本次厦门“郑成功文化”的台南市政府文化观光处官员蔡明泰认为,借由这次郑成功文化节的举办,又搭起了一座两岸文化交流上的桥梁,“我相信,这只是一个美丽的开始。”

    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执行长洪读表示,海峡西岸能跟台湾结合到一起,对于台湾来说是个很好的消息,也是两岸共创双赢的好机会。

    专程赶来观看海峡两岸传统武术交流大赛的台湾武术界名流、90多岁高龄的黄善德老先生说,两岸武术同根同源,以民间交流、相互鼓励为起点,对于两岸武术交流的远景,就如同《大学》中所评述的,将可“日新又新,止于至善”。

    “人跟人之间有互动才有感情,”台南市议员洪玉凤认为,正是两岸固有的文化渊源加之当下共识不断加深,让两岸未来更深层次的对话成为可能,充满希望。

    台湾中华演艺总工会理事长陈桓浩强调,21世纪是华人的世纪,两岸同文同种,相互的交往完全能够朝良性、互补的方向发展。

    中国国民党台北市基层党部成员卢月香带了19名当地的企业家来参加论坛,她表示,海峡论坛这种形式让广大台湾民众有了团进团出大陆的机会而得以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下次我一定带更多的人来!”

    台湾中华两岸旅行协会理事长许晋睿则亮出了他对于闽台旅游协作的新思考:“随着海峡旅游的日益活跃,闽台两地可以联手打造旅游圈,互为后花园,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我知道这里以前是战地,但是当走下飞机的那一刻,我觉得它真像我的家乡台中。”海峡论坛开幕式主持人、台湾东森电视台主播吴宇舒这样谈论对厦门的感受。“两岸交流在升温,大陆在台湾记者眼中也越来越熟悉”,吴宇舒说,每次来大陆出差,不论准备到哪个城市,身边都会有熟悉当地情况的同事向她介绍那里的特色。

    透过这些台湾“草根”们的口,我们仿佛读懂了台湾百姓的“心”,那就是“盼团聚、盼和平、盼发展”。两岸民众在论坛期间令人沉醉的融和气氛,感动着现场每一个人,也感动着所有关心两岸发展的人们。这不正验证了国台办主任王毅所说的“两岸关系的转变,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吗?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个台湾人都成为“大陆通”,每个大陆人也都变成“台湾通”,就像两岸京剧大师在海峡论坛开幕晚会上演唱的那样:中国人,同是华夏好子孙;中国人,海角天涯一条根。你和我逢盛世担大任,做一个坦坦荡荡、磊磊落落、堂堂正正中国人……(赵静)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