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2大选

本帖于 2011-01-08 08:16:3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作者:李家泉

    笔者最近阅读了2010年12月香港出版的《台商》杂志《捍卫马英九》一文,该文为马英九两年半来在两岸经贸关系上列出十大功绩。其中特别提到,2008年6月30日开放台湾地区人民币兑换,恢复新华社及人民日报在台驻点,开放大陆五家地方媒体赴台驻点;2008年12月两岸正式进入大三通时代;2009年11月两岸以互递签署银行、保险以及证券三项监理谅解备忘录(MOU);2010年6月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所有这些,不仅结束了两岸关系60多年来的对立和对抗,而且开创了长期合作的新时代。尤其是2010年9月12日ECFA正式生效,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轨道,两岸关系进入互信协商、互惠繁荣的新时代。

    无论是已经过去的“五都”选举,还是2012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看来大陆台商最关心的是“要极力支持对两岸和平发展有利的候选人”,认为“马英九上任以来,两岸逐渐形成的和谐、顺畅的经贸关系”,对大陆台商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担心,民进党一直推行“台独”路线,一旦重新上台,会否使“自己多年奋斗成果重被无良政客盘剥”。他们更不愿看到,两岸关系因主张“台独”的人执政而发生逆转甚至剑拔弩张。

    笔者对《台商》杂志所列各项颇有同感。前总统克林顿不久前在台湾访问时说,台湾目前的两岸政策发展得很好,如能长此继续下去,有可能成为“全球各地解决争端的典范”。

    这一切成果与马英九的努力分不开。问题是台湾岛内有些人,特别是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总是视而不见,还极尽污蔑攻击之能事。有些亲绿媒体的舆论推波助澜,使得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声势大振,大有咸鱼翻身之势。

    中国有一句成语:人无十全,金无赤足。老实说,马英九远不是完人,其缺点和问题并不少。笔者对他印象最深的是,前怕狼,后怕虎,谨小慎微,该做不敢做,特别是患有某些老国民党人共有的痼疾,不能团结人,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不能说他完全没有改进,毕竟是老牛慢步,进步有限。他对绿营人马,据说曾下了不少功夫,但究竟争取到了多少人?而对蓝营内部,得罪的人却不少,连亲民党的宋楚瑜都团结不了。马在2012年能否实现连任,关键还是蓝营内部的人愿不愿意给他投票。

    至于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尽管其内部也是你争我夺,互不相让,但对于外部,即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敌对蓝营,从来都是一致对外,绝不允许“跑票”。大高雄市的选举中,杨秋兴脱党参选,民进党全党一致封杀,决不允许有一个人投票给杨秋兴,而杨秋兴所得的票,大部分来自蓝营。人们怀疑:民进党内这样的投票能表达党员的自由意志吗?

    台湾知名媒体评论员张友骅先生在同期《台商》杂志发表一篇文章,认为马英九在“五都”选举后的政治危机,主要来自蓝营内部。笔者则不完全以为然,认为绿营反对势力仍是不可小视,其颠倒是非、指鹿为马等行径对马的杀伤力仍然会很大。

    最后,笔者想提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国民党调整好内部关系,对于马英九这样一个有缺点的人,仍然应该是“补台”而不是“拆台”。如果因为内部关系搞不好,而在民进党没有改变“台独”路线的情势下,继续给他们以可趁之机,给他们在岛内造成执政之气候,这将无以对民众和历史作出交代。二是希望民进党能调整“台独”纲领和路线,无论是原来的旧“四大天王”——吕秀莲、苏贞昌、谢长廷、游锡堃,还是新崛起的新“四大天王”——蔡英文、苏嘉全、陈菊、赖清德,尽管在做法上有“激进”与“缓进”之分,但其“台独”本质并无不同。

    笔者既反对国民党内部无原则搞“内讧”,也反对民进党内部不顾民族整体利益搞“台独”。若两党都能以民众利益为重,回归良性竞争,则岛内和谐、两岸和解、台海和平必将有厚望焉。届时,无论岛内还是两岸关系,也必将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