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都这么没水平,LZ肯定是国民党的后人,真是一波不如一波。

来源: 杂音- 2010-09-07 20:02: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7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杂音- ] 在 2011-01-08 08:16:3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1.赫鲁晓夫倒是提出过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事情,可那是1958年的事情。50年的这个“协定”之后,中国境内有苏联驻军吗?

2.抗美援朝是在50年10月份打响的,刚好在该“协定”签署后不久。似乎是由于苏联空军“没有准备好”,因此中国志愿军空军跟美国人打了一场“重量级拳击手与轻量级拳击手不公平的较量”,中国空军从1951年1月21日与美机交火后,取得了击落击伤美机425架,其中击落330架,被击落231架,战损比1:1.3的赫赫战果。当年11月,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将军便大发感叹:“几乎在壹夜之间中国便成了世界上空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然这跟苏联的援助密不可分(有说法是苏联后来确实出动了空军,但是为避免美苏直接对话,而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朝鲜战争专家达恩兹·布拉塞认真阅读苏军档案后发现,朝鲜战争空战中,苏军飞行员出动架次约占70%”)。但是如果东北、华北海空基地都“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作军事上之部署”,那抗美援朝空战中的中国空军是怎么回事???

3.都收编了,珍宝岛怎么打的?仅仅因为1960年后关系不好所以协定没续约?都收编了,关系不好更不能把战斗指挥权交还给中国了。难道把兵权还给你,让你打我不成?  

4.“1954年9月29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率代表团访问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的国庆庆典。访问期间,赫鲁晓夫向中国领导人提出,由于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缺少劳动力,希望中国派遣100万工人前往苏联参与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  

“1954年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中国政府将派遣工人去苏联参加工作,并协助苏方进行管理。苏联政府为中国工人提供与苏联工人相同的薪金与福利待遇。中国工人在苏联劳动期间有权将工资总额的10%汇回中国,在苏联工作3年期满后,回国时每人可将1000卢布以内的工资汇回中国,在苏联用自己工资购得的物品,有权带回本国。”  

“1955年初,中国国务院召开了关于“派遣中国工人参加苏联共产主义建设会议”,协调工人出国的具体事宜。会议将工人出国的具体数目规定为8万人,其中除复员转业的1万多名军人外,其余工人主要来自河北、山东、河南等北方省份。同时,解决了中苏双方对于工人出国前的健康检查和出国集结地点问题,并责成出席会议的铁路部门,准备工人出国专列”  

“1955年4月29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在拜会刘少奇时,婉转地提出推迟中国工人赴苏。但中方并不了解苏方的意图,仍准备按计划向苏方提供援助。刘少奇表示,最好先派遣几百名或1000名工人到苏联去,以便取得经验,为以后大批工人赴苏做好准备。最终,苏联政府同意了中方先派1000名工人的建议”时间、人数对不上。

5.49年解放后在这些港口城市见过成批的苏联大兵???

6.我军历次裁军回放  

一、1950年6月,全军参谋会议精简整编方案中规定全军员额精简为400万,当年即复员23.9万人。  

二、1952年1月,毛泽东批准《军事整编计划》,全军总定额缩减至300万人左右。"  

三、1953年12月,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决定,把全军整编为350万人,到1954年底基本完成计划。  

四、1957年1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确定全军总人数再裁减1/3,要求3年裁减130万人,压缩至250万人左右。  

五、1975年6月24日至7月5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3年内将军队减少60万人,后来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精简整编任务没有完成就停了下来。  

改开后历次裁军略。  

可见,50年初总兵员550万,由于抗美援朝才扩充到627万,事实上中央是要裁军加强经济建设的,怎么叫“在本年底以前增加兵额四百万”?咋这么不听老大哥的话?

7.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人口信息网的数据http://www.cpirc.org.cn/tjsj/tjsj_cy_detail.asp?id=3885,1949年末中国人口为54167万人,1950年末人口为55196万人,1951年末人口为56300万人,也就是说,从数据来看事实上一直在增加。  

8.新中国刚成立,各部门都被老毛子"顾问"了??

9.技术人员”搞“经营”?那时候中国百废待兴,说是建设差不多,哪里来的“经营”?搞不懂 .

10. 自由贸易?倒是有一些关于贸易的协定,可是都不是这样的不平的那个条约啊。——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政府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关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补充协定》、《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长期经济贷款作为偿付自苏联购买工业与铁路的机器设备的协定》。

11.中苏贸易是要“银行结算”的,而且也有“以资弥补外汇”的考虑。这怎么是“物物交换”?  

12.百分之二十自用??
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提到苏联已放弃一切特权了...

13.东北倒是有些老毛子后代,传说是当年避难来到中国定居的,现在成了“俄罗斯族”,也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了。可是当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长沙、杭州、九江、芜湖、厦门、汕头、福州等十五都市”有大批俄罗斯族聚居地吗??

...............此文无非仿造正式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格式,又“借鉴”了1939年的《苏德秘密协定》的某些内容拼接出来的。这种荒诞不经,胡编乱造,哈哈......当年的国军也拿不出手的啊,什么国际红军,什么增兵400万,什么减少1亿人,什么内蒙、新疆、西藏独立,.......晕,这样的东西都能流传如今人的思维混乱到了如此地步?! (ZT)

所有跟帖: 

有理有据,以正视听,佩服!不过原作者令人起疑。 -评民- 给 评民 发送悄悄话 评民 的博客首页 (332 bytes) () 09/07/2010 postreply 22:32: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