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政坛怪象[转]

本帖于 2011-01-08 08:16:3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6月15日) 中央日报网路报今天的社评说,陈水扁“国务机要费”贪渎案日前经二审宣判后,蓝绿立即要面对的问题,是陈水扁若交保候传对五都选举可能造成的影响。一位卸任“元首”,且深陷多桩贪渎弊案之中,按照常理应该已无政治影响力,可是在台湾却不是这么一回事。不论是执政的国民党,或者是在野的民进党,现在都在盘算如何降低陈水扁离开看守所后对年底选举造成的冲击,这无疑是台湾政坛独有的怪象。

社评说,一个成熟民主国家的元首卸任后,通常不会对继任者的政策说三道四,而是接受邀约至各地演讲,来表达个人的政治理念与人道关怀。“中华民国”到台湾来了以后,至目前为止尚有两位健在的卸任“元首”,每每会对继任者的政策下指导棋,仿佛他们的领导能力比继任者更佳。殊不知卸任后不再拥有充分的决策信息,以片面的讯息来批评继任者的施政表现,其实并不洽当,但是他们却乐此不疲。

当然李登辉与陈水扁批评时政的目的有所不同。李登辉很明显是认为继任者的领导能力有限,所以为了台湾的未来而必须时时针砭时政,他的使命感让他无法在卸任后从事所宣称的传教工作,而必须继续关心“国政”。陈水扁则纯粹是因为深陷在贪渎弊案之中,若不藉对时政下指导棋,提醒大众他是卸任“总统”,将无法塑造影响法官判决的舆论氛围,对其争取轻判不利,所以必须不断议论时政。

社评说,卸任“元首”虽然已经与一般百姓无异,但是因为曾经担任过“元首”,所以其言论自然比一般百姓更有政治影响力,再加上台湾是一个悲情意识甚深的社会,所谓代表出头天的“台湾人总统”的光环,更让他们的意见较易受到阅听大众的重视。若卸任“元首”本身不对针砭时政有所节制,台湾媒体在独漏比独家更有压力的情况下,就形成媒体争相报导卸任“元首”对时政下指导棋的政坛怪象。

实际上每位“元首”所面对的国内外情势都不一样,在不同的政治情势下,很难一较高下。马政府第一任“内阁”所组成的执政团队,曾经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打了完美的一仗,但是却在重新执政一年多以后,因不符民众的期待而必须改组。由此可知,再厉害的团队,亦有可能因为内外在情势的剧烈变化而败下阵来,这或许是国外卸任“元首”们不再过问时政的原因,因他们深知打完美好一仗的真谛。

社评说,陈水扁至今在台湾仍有政治影响力,是台湾特殊社会结构下的产物。不可否认地,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深绿选民相信陈水扁无罪,陈水扁的贪渎罪是被构陷的,因为“法院是国民党开的”。民进党因为担心得罪深绿选民,所以未能明确与深陷贪渎弊案中的陈水扁进行切割,如今却面临陈水扁可能站台而吓跑中间选民的难题,若早完成切割,此种困境早已不再。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有不少深蓝选民也相信“法院是国民党开的”,所以陈水扁若被交保,就代表国民党伸张正义不利,就要用选票教训国民党,让国民党哭笑不得。这是国民党的原罪,即使无奈亦只能概括承受。所以陈水扁至今仍有政治影响力,是拜台湾特殊的社会结构所赐,要改变结构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完成的。

所幸民主社会本身就有学习的功能,随着台湾民主的持续改善与演进,老百姓终究能够根据事实来判断真相,而不是根据特殊身分或悲情意识来判断。届时台湾政坛的怪现象也就会消失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