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利用民进党向北京施压未果

本帖于 2011-01-08 08:16:3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众所周知,马英九一向不愿意和对手公开辩论。在他声望最高的时候,曾在国民党主席期间、访美回台后前往总统府,想教训一下当时的总统陈水扁。在电视直播下,马英九被陈水扁“辩”了一下,民调立马下跌。

所以,在2008年大选期间,辩才无碍的谢长廷一直要求和马英九进行较多的公开辩论,马英九也是在最后关头,才进行辩论。马英九当年如日中天,却也尽量避免辩论。

在他当选后,一直放话要求和民进党主席举行对话,但蔡英文表示,对话不如公开辩论,害怕辩论的马英九只好歇菜。于是,双方一个不断要求对话,另一个不断要求辩论。两人都在台北市,却似乎相隔在两个宇宙。

但是,在本月1日,早上,总统府突然打电话给民进党,称马英九愿意和蔡英文辩论。民进党要员立即和马英九的幕僚接触,不到“五分钟”,双方就决定举行“双英”辩论。

马英九一直不愿意公开辩论,尤其是一直没有说明细节的ECFA议题,突然答应辩论,人们一定还以为是愚人节新闻。

但,这不是愚人节新闻,是真的马英九答应公开辩论了。可是,这究竟又是为什么,4月1日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那一天是两岸就ECFA举行第二轮会谈的第二天,这一轮会谈谈的是早期收获清单。台湾方面在ECFA议题对大陆要求多多,却尽量减少对大陆的开放。尽管总理温家宝和国台办主任王毅事先表示了大陆的善意,但台湾方面似乎不满足。

虽然没有公布细节,但是已经披露出来的内容显示,台湾方面对大陆已经要求得有些过分。

例如,大陆同意照顾台湾的一些利益,在早期收获方面,给台湾优惠,但要求中长期而言,双方终将全面对等开放。北京坚持最后的ECFA文本表示,应该包括有关两岸必须逐步达成贸易正常化和自由化的段落。但台湾却不答应。这意味着,台湾要求大陆永久性地不对等的对台湾优惠。

这显然超越了温家宝所说的在早期收获上给予优惠的底线。

台湾谈判代表黄志鹏说,北京同意不台湾可以维持出口台湾的大陆农产品的关税,但台湾却要增加农产品对大陆的出口。

这也是极为不平等的条款。

除了农产品,台湾似乎也要求大陆不得进入台湾的金融市场,而又希望进入大陆的金融市场。

显然,中国大陆谈判代表不能同意台湾的无理要求。谈判代表唐炜公开表示,台湾有弱势产业,大陆也有。

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站报道,据黄志鹏转述,中方谈判官员说这些项目有些是中国重要的产业,中国政府也要面对国内一些声音,希望台湾不要提出这方面的要求。

相信马英九在总统府,完全知道谈判桌上的风云变幻。也就是在原定谈判进入第二天的早上,马英九突然宣布要和蔡英文就ECFA辩论,时间点上已经说明了一切。

马英九非常希望在ECFA的谈判上占尽便宜,以挽回其很低的民调。但大陆也必须面对自己的人民,不能让台湾予取予求。但大陆表示,在早期收获方面可以减少清单内容,以便早日签订合约。

马英九宣布和蔡英文辩论,毫无疑问是在第二轮谈判的第二天前向北京施压。因为蔡英文的辩论将为是否能如期在六月份签订合约带来了变数。

对马英九招数心知肚明的北京不会不看在眼里,也不是不知道马英九想干什么。

北京立即作出了反应。

中午时分,双方的谈判结束了。这比外界预期的提前了半天。

中国谈判代表唐炜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清单的问题时回答:“我们还没有完成谈判,我们也没有达成协定。”

虽然唐炜没有口出“恶言”,但却清楚表明,双方没有就早期收获清单达成协定。你们要辩论就辩吧。唐炜形同摔门而去。

很快,台湾半官方的中央社报道说,中国大陆想传达的讯息就是,虽然上至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下至总理温家宝和国台办主任王毅,都不断释放对台善意,但所谓的“让利”并不意味北京对台北提出的“照单全收“,亲兄弟分家产也要明算帐,中方更要对自己的弱势产业有所交代。

4月1日那天,可说是暗潮汹涌。马英九想利用民进党对北京施压的招数没有取得效果。相反,他必须登上辩论台,接受蔡英文的挑战。如果马英九不能赢得辩论,马英九可说是弄巧成拙。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马英九更笨的领导人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