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即时分析∶四野人献曝 盼振聋发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2 17:59:54
中评社台北3月2日电(记者 李仲维分析报导)由政论家南方朔等人组成的“四野人论坛”日後将定期“野人献曝”,为台湾政经局势提出建言,这四个学有专精,口若悬河的“野人”,能否扮演振聋发聩的角色,值得关注。
野人之一的洪奇昌,除了是民进党大老、前“立委”之外,还曾经担任精神科主治医师,也担任过海基会董事长,对政经及两岸事务娴熟;野人之二、台湾《经济日报》总主笔马凯,在学术界地位崇高,颇有国师的风范;野人之三、环球经济社社长林建山也是以财经专业见长的大师;野人之四、政论家南方朔更是近来针贬时弊爆红的大师。
“四野人论坛”的特色是没有明显的党派色彩,而且又各有专精,口若悬河,他们将轮流担任主讲人,另三人担任与谈人,定期召开记者会针贬时弊,提出建言。
对於马政府或执政党,这四个野人或许只是学者和名嘴,但四野人希望唤醒的是年轻人和知识份子,当社会形成舆论和氛围之後,政府和政党也必须倾听和低头。
马凯、林建山、南方朔、洪奇昌(由左至右)今天宣布成立「四野人论坛」。(中评社李仲维摄)
南方朔组“四野人论坛” 再批马找错秘书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2 17:24:37
中评社台北3月2日电(记者?李仲维)由政论家南方朔等人组成的“四野人”今天召开记者会,向社会及主政者献曝进言。南方朔不改辛辣的言词,直指国民党现在的重点不是行销和文宣,而是政绩,找在大学教行销的人来当秘书长,恐怕是搞错方向了。
今天召开“冲开格局,救台湾”记者会的“四野人”,除了南方朔之外,还包括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洪奇昌、环球经济社社长林建山、台湾《经济日报》总主笔马凯等人。他们今天宣告成立“四野人论坛”,5月19日至20日将举办民间国是会议。
227“立委”补选,国民党遭遇五连败,南方朔指出,过去他认为台湾政治板块是蓝大绿小,但现在恐怕不一样了,国民党现在的重点不是行销和文宣,而是政绩,找在大学教行销的人来当秘书长,恐怕是搞错方向了。
南方朔指出,陈水扁在任时天天做坏事,现在出现一个天天不做事,天天在作秀的马英九,民间的活力应该要有政府出来统合,给民间方向感。他认为,台湾应该重振领导风格,李登辉以前每天还看报、读书,他认为马英九每天没有看报读书,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在找新方向,就台湾没有。
南方朔说,他今年已经年过60,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人,而马英九也年过60,也很难改变,因此年龄会是很多问题的障碍,年龄也会造成惰性,并且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动力,所以他希望先唤醒年轻人和读书人,而“四野人”正可以扮演推动台湾社会再出发的角色。
马凯表示,他希望把政府这个睡著的头脑叫醒,好好把公权力和公共资源用在对的地方,让台湾在这个最重要的时刻,能得到最好的竞争地位。
马凯也表示,马英九现在最需要的是好好回家睡一觉,马一大早起来就忙碌奔波,好像不需要睡眠一样,很少有时间让精神和体力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他认为马很多思虑不周的事或常常发生口误,就是因为他没有让身体透过睡眠得到完整的恢复,以致於每天都处於困惑和焦虑的状态。
马凯建议,马英九应该真正去找一些有真知灼见的人,但就如同南方朔所言,这是很困难的事,一个过了60岁的人,要改变个性和作风,几乎难如登天,尤其马英九一向是小心谨慎的人,对於身边的人,除非是完全信任,否则就完全不信,而马完全置信的人又太少,使得可以和他讨论沟通的人非常之少,少到不能容纳真正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共同参与。
马凯说,当有一天马英九能突破小圈子,走到小圈子外面,真正和人民、专家接触,相信对马会有很大的帮助。
林建山认为,马英九现在最急需做的事便是“放手”、少动作,很多出访和出巡都可以省下来,其次,马最好也不要每天老是打电话给部会首长和局处首长,让每个首长恢复自己正常的职能,因为国家不能只有一个人扮演角色,公务员和政府机器如果不能发挥能量,是很大的问题。
林建山指出,马政府用民粹来做决策,不管是税或费的问题,主管部门才一提出来就被决策者喊停,这其实是民粹和民意调查在治国,并没有高瞻远瞩的治国观点,马英九要做的事,是要让对的事情贯彻到底,不要因为有人反对就缩手。
洪奇昌则表示,做为一个领导人,马英九应该减少活动,应该要有方向和政策,马必须静下来找一批能谋国的人,好好思考台湾面临的挑战和机会,他建议马政府应该要积极推动扩大投资台湾产业,尤其是能创造就业机会的产业,并且保障就业、提升薪资、促进消费,不能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或高科技产业。
洪奇昌强调,教育和失业问题,是马政府现阶段在政策上必须立即解决的,当教育和就业相结合,薪资就可以提高,消费也可以提高。
“四野人”在万言书中也表示,目前最关切要的两岸关系,只要用竞争取代对抗,用和解促进合作,可以因此取得两岸和平发展的共识与利基,对台湾的永续成长,必能带来最大的长期效益与国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