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的感伤主义(二之二) by林沛理

来源: by林沛理 2010-02-09 03:20:5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6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by林沛理 ] 在 2011-01-08 08:16:3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龙应台的感伤主义 .林沛理

历史教训与启示存在于历史本身的矛盾、暧昧与反讽中,道德优越感的说教难靠近真相。


---------------------------------------------------------------------------

林沛理,文化杂志《瞄》(Muse)主编,《信报》及《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着有评论集《影像的逻辑与思维》、《香港,你还剩下多少》及《能说「不」的秘密》(次文化堂出版),最新的一本书是《破谬.思维》(天窗出版)。

 

龙应台的写作向来带有强烈的说教味道,不时散发着一种「深信自己站在道德高地伸张正义」的道德优越感(sense of moral superiority)。问题是要用这种方式写作,作者便必须具备过人的道德感悟(moral perception)、道德敏锐 (moral sensitivity) 和道德判断 (moral judgment)。倘若作者未能身体力行、躬行己说,即英文所谓的「practices what one preaches」;那他她在重大道德议题上所持的立场,就难免被诠释为一种道德上的矫揉造作和故作姿态(moral posturing)。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既要「向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致敬」,却又同时带着仰慕,甚至敬畏的心情为各式各样、来自那个时代的杰出人士和成功人士树碑立传。龙应台一方面深刻地感受到「那麽恸的生离死别、那麽重的不公不义、那麽深的伤害、那麽久的遗忘、那麽沉默的痛苦」,另一方面又强烈地意识到在一个崇拜名人的社会里,「报大名」(name dropping)作为一种写作策略无往而不利。于是,在她笔下,朱经武是「创下高温超导世界新纪录而着名的物理学家」;梁安妮是香港公关界的「大姐大」;程介明是「有名的教育理论专家」;席慕蓉的诗「华文世界里到处被人传诵」……坦白说,如果《大江大海》写的只是「被时代践踏、污辱和伤害者」的「伤害、遗忘和痛苦」,它断不会成为目前这本全球已卖出逾二十万本的超级畅销书。

龙应台在《后记》中自言是「历史的小学生」,面对「林深不知处的浩瀚史料」不知所措;有如「踏进大兴安岭採花的小红帽」,每走到一个分岔口都很痛苦,因为「两条路,我都想走」。实情是龙应台「都想走」的「两条路」是「讲故事」和「写历史」,结果她选择了将历史改写成故事。我不是历史学家,所以在这里不谈《大江大海》忠于历史和事实的程度(historical accuracy)而只谈它的语言。

一般来说,历史写作皆奉行「少即多」(less is more)的简约主义风格,因为事实不需要装饰(embellishment);而历史所包含的权力冲突和人性戏剧,自有其内在的动人力量。从事历史写作的人需要做的,往往只是「实话实说」(tell it like it is)而已。《大江大海》最大的败笔是用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t)的笔触来渲染悲情,我没有正式统计过,但几乎可以肯定,《大江大海》所用的「最高级词语」(superlatives)之多,超越龙应台之前的所有作品。这种修辞上的夸张(rhetorical excess)在书中随处可见——龙应台回忆儿时住在大仓库,「下雨的时候,整个仓库噪声大作,雨水打在一定是全世界最大张的铁皮上,如千军万马狂杀过来」。在一本一字一句都蕴含反战信息的作品里,「千军万马狂杀过来」又怎能用作比喻呢?诚然,由于时时刻刻都想着要感动人、震撼人,龙应台在《大江大海》中写出了很多奇怪的句子,例如「请凝视我的眼睛,诚实地告诉我:战争,有『胜利者』吗?」。这句分明是从英文「Look me in the eyes and tell me」翻译过来,文体家龙应台竟可如此囫囵吞枣,实在令人诧异。

龙应台千方百计要为这批战争中的「失败者」伸冤,可是在她不自觉地把他们「受害者化」(victimization) 的过程中,也可能剥夺了他们的主体性(subjectivity) 和能动性(agency)。他们当中,不是每一个都是被国家和领袖出卖的受害者。有些人为信念而战结果战死沙场,有些人为理想而活结果含恨而终。将所有的战争溷为一谈就是将战争「同质化」(essentialize) ,将所有的牺牲一视同仁就是将人的複杂动机概念化(conceptualize)。

化繁为简原是说书人的特权,研究历史的人没有这个特权,因为历史从来就充满自相矛盾、似是而非、暧昧与反讽,而它的教训与启示,亦只会存在于这些矛盾、暧昧与反讽之中。

所以,历史的研究与写作,最终应该是一趟让人学懂谦卑的经验(humbling experience);也只有真正谦卑的人,才会靠近历史的真相。■(评《大江大海》二之二)

perrylam@yahoo.comk

所有跟帖: 

BeautyinAutumn,你每天一幅捧龙小姐,收入不错? -yieguangbei- 给 yieguangbei 发送悄悄话 yieguangbe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9/2010 postreply 10:11:46

回复:BeautyinAutumn,你每天一幅捧龙小姐,收入不错? -yijibang- 给 yijibang 发送悄悄话 yijibang 的博客首页 (48 bytes) () 02/09/2010 postreply 11:38:2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