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原因∶台湾岛上有3000米高的中央山脉,炸平难度高於愚公移山万倍
中央山脉为台湾五大山脉之一,北起宜兰县苏澳附近的北方澳,经七星岭转西南方,接上从东澳岭(821公尺)而来的棱脉,南抵台湾本岛最南端的鹅銮鼻,位於台湾岛中央偏东,全长约340公里,东西宽约80公里,纵贯全岛有「台湾屋脊」之称,所以又称为「脊梁山脉」
北段
中央山脉自七星岭後,大白山是第一座超过1000公尺的有名山峰(1369公尺),三星山则是第一座高度超过2000公尺的有名山峰(2352公尺),此後高度即均在2000公尺以上,南湖大山北缘的巴都诺服山首度超过3000公尺(3167公尺),此後进入高山地区,为健行方便,自南湖北山起至中央尖山这段,被称为北一段,中央尖山迄甘著峰间之棱线,因地形破碎,更称"死亡棱线"之称呼。从甘薯峰迄中横间,则被称为北二段。
南段
中央山脉主脊在安东军山以南陷落,一直到丹大山才又上升到3000公尺以上,并在秀姑峦山、马博拉斯山区形成中央山脉最高峰汇集,与玉山山脉争锋的场面,从丹大林道以南,迄八通关越岭道间,被称为南三段,八通关越岭路在大水窟池以下,到南部横贯公路之间,被称为南二段,自南横以南,迄卑南主山间,则为南一段。
卑南主山至北大武山间,高度低於3000公尺,棱线宽广、低平,淤积成许多湖沼,如万山神池、蓝湖、大鬼湖、遥拜池、红鬼湖与小鬼湖,这段又称为南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