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阎锡山在草山上的故居和墓地多半是离公路太远,不像南天王陈济棠在北投丹凤山的墓园,靠近奇岩路(奇岩是指丹凤山顶上有块大石头)的大理石牌坊和阶梯,二十年前被他自己的子孙卖掉,给房地产商盖房子,就连上头离奇岩路太远处的墓碑也都砸成好几块了,只剩积满雨水的鱼池。
这些墓地有指定为台北市古迹的价值?
陈济棠墓园旁那些住家,不正是二十年前鼓励房地产商毁墓的元凶吗?
以下图文来自 http://www.wretch.cc/blog/doublefish2/6032867

陈济棠在广州,时而依附老蒋,时而依附汪精卫,时而声援李宗仁,在老蒋的眼中,或许是叛服不常,难制之人,但他始终打著孙中山信徒的旗号,也未必当得起投机小人的称号。不过,终究手拥重兵,独霸一方,叛谁拥谁,在那个枪杆子说话的年代,即使恨之入骨,也不得不格外低眉相待,他也因此博取南天王的称号。
中日战争还没开始,他错估了情势,以致弄丢了枪杆子。没有枪杆子撑腰,就只能充当政治上的样版人物,在老蒋被共军打得走头无路时,才想到利用他来号召旧部。虽然那也不过困兽之斗,但也因为这个剩馀价值,得以追随老蒋来台。可惜,天不假年,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虽然这样,座落在北投奇岩路上的陈济棠墓园,看起来还是相当宏伟壮丽的。有亭,有池,有华表,有牌坊,甚至还有守卫室、图书馆。此外,旌表墓志,更不用说了。
原本是高耸的墓坊现在全倒了

我当学生时曾经去过,感觉得出墓园的磅礴气势,心中不禁兴起一股崇敬之情。最近,故地重游,却惊骇莫名。竟然就像摔在荒烟蔓草中,坏的坏,倒的倒,一片狼藉,怎会变得这样?原来是他的亲人已经悄悄的把把遗骸取走,迁葬到广东湛江湖光岩去了。
本来落叶归根,人情之常,无足怪也。当年于右任写的,也只是权厝?,表明当时人都不认为这是他终葬之所。依据汉族人的宗教思维,灵骨既然移走,墓园也就失去意义,留下的,只是土堆石块而已,这样荒圯,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于右任手书的权厝?还完好,可惜上头被人涂鸭

我发现,有人在权厝?上用白漆以简体字写上“打倒郝伯村,台湾独立万岁”,实在无知之至。别说台独、郝伯村、陈济棠原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我个人甚至觉得这陈济棠墓园有指定为古迹的价值,古迹保存的价值取决於什麽?这座墓反映了某个时代某些人的寡情苟安的心态,灵骨纵不在,却在历史道路上,留下深深的无法抹除痕迹。
难过的是,坟墓,难道只有到“陵寝”级的才重要吗?网路上看到有人在报纸反映陈济棠墓园荒废情形,当时的文化局长龙应台的历史知识,或许只知于老的书法有名,居然用“已拓碑存档” 来回应。或许她认为这总比“拍照存档”、“影印存档”好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