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相辉映的「寻找太平轮」纪录片

来源: ChinaOne 2009-11-07 19:48:5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53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ChinaOne ] 在 2011-01-08 08:16:3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诉说太平轮历史 民进党和外省族群对话 【09:25】

[中央社]国民政府迁台60年,其中太平轮沉没的这段历史,却是由向来和外省族群有所隔阂的民进党推动拍摄「寻找太平轮」纪录片,让此事再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

1949年初国共战火未歇,国民政府迁台,当时海上经历一场短暂且密集的大迁徙。当年1月27日小年夜,千馀名民众挤上由上海开往基隆的太平轮,由於人员及货物严重超载,加上夜间航行,视线不良,因而与基隆出发的建元轮在舟山群岛海域相撞後沉没。

这件船难仅30多人获救,近千人罹难,其中包括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的父亲及当时南京音乐学院院长吴伯超。

过去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不多,2005年民进党决定和凤凰卫视联手拍摄「寻找太平轮」纪录片,让此事受到社会大众广泛重视。

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的这段历史,由於牵涉国家认同,民进党过去始终未能积极面对。由於主张台独等种种因素,民进党更让大部分外省族群排斥,尤其是眷村,始终无法打入。

民进党执政後,为扩大支持基础,开始处理和外省族群的问题。2004年9月民进党全国党代表大会通过「族群多元国家一体决议文」,成为催生出「寻找太平轮」纪录片的基础。

催生「寻找太平轮」纪录片的民进党前族群事务部主任杨长镇说,原先只想帮太平轮事件幸存者与後代举办聚会,但故事愈多、了解愈深,让他体会1949年大迁徙的历史应留下纪录,不能遗忘。

杨长镇认为,外省人的记忆长期被党国叙事所垄断,只有战争的成败,被迫跟著军队到台湾,这不能代表近200万外省人的心声。在了解太平轮事件後,他想从台湾主体性的观点,建构外省人的记忆,而1949年是个起点。

2005年时从报纸上看到民进党召开寻找太平轮纪录片发表会,林月华与夫婿到记者会现场,遇到当年参与纪录制作的作家张典婉从上海带回很多太平轮罹难者的资料。

经过比对,林月华从资料上找到死於船难的生父林培的资料,上面注明林培的遗腹子就叫林月华。

大时代的悲剧,造就多少悲欢离合。林月华的母亲当时挺著大肚子到台北把她生下,後来母亲再婚,并将她送人当养女。20多岁时,养母带著她与生母见面,才知道生父的身分。

林月华说,从「寻找太平轮」纪录片中对自己的身世更加了解。对民进党愿意撇开蓝绿,从促进族群融合的观点拍摄寻找太平轮纪录片,她觉得民进党很热心。

「寻找太平轮」执行制作李介媚说,太平轮是1949年两岸间的重大历史,纪录片开启台湾各界对1949历史的论述及反省,作家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及张典婉的「太平轮1949」,都是对这段历史的省思。

民进党藉拍摄「寻找太平轮」,和外省族群对话,希望拉近外省族群和民进党之间的距离。但在盘根错节的族群、国族问题中,民进党这一步只是一小步,在国民政府迁台60周年的此刻,更待绿营提出更宽广、深邃的观点和作法。


太平轮记念碑在基隆港口

寻找太平轮的记录,对大家都是挑战,事隔五十几年,台湾档案中,对太平轮描述轻描淡写,蔡康永书中曾提及∶「我家的铁达尼号」,描述他父亲经营的中联公司,因为太平轮船难,船队被扣押及被共产党没收的旧事。

太平轮在台湾并没有留下太多的涟漪,二00四年十二月,民进党部委托凤凰电视制作小组,将「寻找太平轮」,希望藉由寻找太平轮的重建历史现场,检视一九四九前後,两百万人加入台湾新住民的台湾记忆。

而我也从写书,以及原想邀请周舟(太平轮出生的旅西班牙艺术家)策划「寻找太平轮」地景艺术的初始构想,到参与记录片制作,在几个月间加紧脚步,残忍地滚动了尘封将近一甲子的往事。

从台湾、上海、洛杉矶、休士顿┅┅条条线索在几个月中一一浮现,我们像追逐海浪的海豚一路泅游,向著尘封大海中翻滚、寻觅。

二00四年十二月初,我们到基隆太平轮旅客遇难纪念碑献花,并由民进党族群部主任杨长镇宣布寻找太平轮计划启航。

之後网站社群开张,报纸开始登载工作小组网址,电话连络方式,热心的长者们一一提供了电话、线索,有些人看过沉没的太平轮,有人提到生还者的自述,有人说船破了,船员用棉被去补,陈祖荣提及秋日在太平轮的航行中,年轻人在船头唱著「夜上海」,一路望著远去的上海。

有人提起父母亲的记忆,小婴儿一直哭不肯上船,因而全家避掉了这场灾难,她叫家福,有人说他当年订的五金杂货全部沈下,林乘良说;他的二位同学因为船难,再也没有机会相见。朱士杰透露过去曾聴父亲朱雍泉提及;在船难发生後,曾在正中书局附近开设了「安平百货」,即安抚太平轮之意,让当时受难者家属可以维持生计的动人故事

工作小组一一过滤电话,再求证、追踪,最困难的是;许多受难家属已经不愿再提往事,「那麽多年伤心事,有什麽好提的。」

「我们是难民吔!逃难来的,不要再提了。」

「过去就让它过去了。」

「我儿子说不要接受你们访问┅┅」千百种拒绝理由,令人沮丧。

遇到精彩访谈,如葛克的海上漂流记,文化大学席涵静教授转述长辈李述文的生还历险,往往又燃烧起大家希望的火苗,在网站上看见一个又一个留言,一条条宝贵线索,再三鼓舞我们努力往前洇泳。

在历经五十多年的生死别离,苦难与伤痛,这趟寻找旅程,一如寻找失散的拼图,我们努力打开记忆的盒子,在每位受访者尘封的泪水与回忆里,遂次拼贴碎片。

国际鉴定专家李昌钰在自传中,提及父亲过世後,母亲撑起家计与他求学往事,访问中他红著眼回忆;那天,他与兄长们在家中院子,用花草盆景堆成了「父来公园」,等待父亲李浩民回家「可是父亲却再也没有回来过。」他的母亲与大哥坐着飞机在舟山群岛盘旋,呼唤,从此李昌钰成长岁月中,再也没有父亲,「念大学,为了省钱,主动念中央警官学校,为了免学费,将来也有工作。」却戏剧地走上刑事鉴定的专业。

李昌钰说太平轮影响了他的一生,如果太平轮没有失事,他父亲还活着,或着今天的李昌钰不一定是刑事鉴定专家,而是银行家,或着是经济学者吧!我猜。

在太平轮上牺牲妻子、子女、亲属共十一人的常子春,台北第一座清真寺的创建人,从一翡翠琢玉工匠到著名的古董商,是回教传奇人物,一九四八年即到台湾安顿,觉得台湾环境适合再创人生第二春,嘱咐妻子王世莲带四名儿子、三名女儿与弟弟一起到台湾来落地生根,他们变卖大陆所有家产,带著古玉古董,准备在台湾再续北京永宝斋的声名,不幸在太平轮事件中,全家丧生,在他的生平自述中,仅用「余在万分悲伤之中,维所求真主赐余力量,继续为国家与家教服务」,交代一生的痛,而我们也在资料中发现,这位遭遇过人生惨剧的常子春,竟然是明朝开平王常遇春之後,目前他的家人都安居美国,不愿意再谈那段伤心过往。

二00五年一月初与制作人洪慧真,前往上海采访,动身前;阿姨司马菊媛在纽约-台北的长途电话中,告诉我更多她们年轻往事,瞩付我再走一回她们记忆的生活地图。

年轻时,我的阿姨与母亲共同渡过上海少女时光,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底,坐太平轮到了台湾,初期她还在迪化街茶行,替茶叶大亨当英、日文翻译处理贸易事务,後来辗转香港、日本、纽约工作,在那个年代,她的胆识与经历,活出了人生华丽的後半场。

在上海我们在餐厅里巧遇白先勇,他在小说『 仙记」中曾写到一位上海小姐李彤,在接到太平轮出事,父母都遇难了的小说情景,後来我们也在他的协助下,向谢晋导演借到由 仙记改编的电影「最後的贵族」(注一),问他,那是真人真事吗?「很多人的共同经验吧!」他笑了笑。

在上海为昆曲牡丹亭奔忙的白先勇,指著餐厅一角,告诉我们∶「你们该采访他。因为吐奶,没上太平轮的郑培凯教授。」郑培凯教授任教香港理工大学,是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笔名程步圭;「我那时只有一岁,会吐奶,母亲原想带我坐那班太平轮到台湾与父亲团聚。因为我吐奶,怕风浪大受不了,於是改搭飞机。」

「童年岁月,我母亲对我特别好,她说是因为我救了她,没坐上太平轮沉进海里,可是伤心难过的时候,就说我害了他,怎麽不在当年坐上太平轮,一了百了。」就这样,我们在寻访过程;多了几些惊叹号。

晴朗的冬日,在上海档案馆,我们几乎是以颤抖的手,打开一页页泛黄的档案资料,翻开一叠叠泛黄尘封的档案,太平轮当年起诉书,证人葛克亲笔证词,罹难者名册,常子春签名的「太平轮被难旅客善後委员会」,席涵静教授提及生还者李述文撰写「太平轮遇难脱险记」,太平轮全船构造图,船难失事经纬度手绘地图等一一呈现。


太平轮在报上的广告

抖落厚厚尘灰,从一九四九年到二00五年,从来没有被开封过的档案,因着我们的造访,失落的年代逐渐被唤醒,窗外正是太平轮停泊地-黄埔江岸。

一段段生离死别的故事,在禁忌的年代里,被刻意遗忘的记忆出土,太平轮与其他船队(注二)带来了的逃亡人潮,国共分裂前的沈船灾难(注三),与战後台湾人的殖民伤痕相遇,而我只是很单纯;想让那个年代的空白再度接轨,从想写母亲的故事到记录片的拍摄,跳脱昔日党国威权的论述,让族群话题的尖锐,可以化为安静的分享与聆听。

我们这群工作伙伴们,也期待有一天;能为不幸遇难的旅客,越过黑水沟,在亚热带的岛屿靠岸,为他们走完上世纪没有下船的航程。

这部记录片「寻找太平轮 」,在完成後也在二岸三地,引起很多回响,我持续在这些年里,到了香港采访当年少数的生还者,父亲过世的遗腹女;张和平,还有一些在网站;写著他们日後生命故事的相关者,从美国东岸、雪梨、澳门、、、、,各地涌来的故事还没有写尽。明年二00九年,是太平轮事件六十周年,写信与当年出生在船上的杨太平连络,他在这里这样说∶「Yes, The boy born on 太平轮 will be 60 years old next January. He and millions people in Taiwan are the eye witnesses seeing the astonishing progress in Taiwan in the past 60 years.」 ,整理著手头资料;新加入名单,觉得肩膀更沈了,我们也开始讨论在明年,一段黑水沟的往事,在记录片後;该有什麽样的面貌呈现这些家庭的悲欢离合。我也认真思考要快快完成这些故事。

注一∶蔡康永曾参与此片剧本修订工作。
注二∶当时往来上海与基隆尚有中兴轮,海南与高雄间有天平轮。
注三∶除太平轮还有一艘江亚轮出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