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第一名 摊贩欠缴千万罚单
自由 更新日期:"2009/11/03 04:09"
[记者邱俊福、姚岳宏、吴岳修/台北报导]一位阳姓女子在台北市当流动摊贩十多年,累积超过一千万元的罚单未缴,这名被警方猜测可能是全台摊贩排名第一的「罚单大户」,随手翻皮包就是一整叠罚单;面对警察催缴,她说,警察执法有难处,必须体谅。
阳女是原住民,二十八岁开始摆摊,在北市士林、信义等区的捷运站外流动,专卖女性服饰,六年前就积欠五、六百万元罚单未缴,後来转到北市东区商圈改卖女鞋迄今。
一天被开五、六张 她叹缴不起
阳女说,摊贩不好干,要看天吃饭,还得忍受顾客挑三拣四,加上警察扫荡频繁,她得眼明手快,常在瞬间推著摊子跑给警察追,慌乱中常扭伤手臂,运气好就躲过去,手脚慢就领罚单。
阳女说,这几年在东区商圈,她又欠了五、六百万元罚单未缴,累积成积欠了千万元的罚单大户,几乎清一色都是违反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的罚单,有的是「道路堆积物品妨碍交通」罚一千两百元,有的是「利用道路为工作场所」罚一千五百元,为此,她被限制出境无法出国、名下也没有任何财产,以免被行政执行处查扣。
阳女说,老公没工作,小孩住乡下,她为了养家只好一直当摊贩,而且只能在工作地附近租一个小仓库居住,这五年经济不景气,每天收入仅约两千元,反观罚单,平均一天被开五、六张,每张一千两百元,如何缴得起?
谈到缴罚单,阳女认为「这是义务,一定要缴」,不然别人何必花费昂贵租金租店面,「不缴的是王 蛋,我自己也一样」,所以每个月还是会缴个一、两张,让自己心里好过一点。
「我是亡命之徒、边缘人,被倒帐,要养家,才摆摊过活┅」阳女无奈地说,周遭许多人都被倒帐,为了生活才摆摊,「如果能找到每月三万元的稳定工作,我很愿意转行」。
为何这麽多罚单未缴,却还能每天继续出来做生意?有流动摊贩业者就明言「其中巧妙」说,因为依行政执行法,政府出面追讨,五年内未执行者就不再执行,五年届满之日起逾五年而尚未执行终结者也不得再执行;就算用「管收」手段「逼钱」,也限定管收一次不得逾三个月,再次管收以一次为限,也就是说,罚单大户顶多被管收六个月,「无法藉此终身追讨啦!」
催缴罚单是行政执行处的业务,士林行政执行处处长施清火说,该处受理的罚单大户,累积金额都有数十万、甚至百万元以上,会依规定先催缴,再看看有没有财产可查封拍卖,例如土地、房屋或货车等生财器具。若仍不缴纳,视情况会限制出境或拘提管收。
拿走1株芦荟 老翁遭警移送
[自由时报记者童涵旎、鲍建信/高雄报导]顺手拿走一株价值才10元的芦荟,年逾60老翁成了窃盗现行犯;执法员警的分局同仁也摇头,直说法理之外,是不是还可以多点人情味?
检方下令释回
欧姓老翁昨凌晨拿走修车厂前种植的芦荟,被高市前镇分局巡逻员警当场逮捕,依窃盗罪嫌移送,内勤检察官开庭侦讯後,认为情节轻微下令释回,连交保、责付都不用。老翁在警局老泪纵横,说刚好看到芦荟已被拔起,才顺手拿走,没想到成窃盗嫌犯;强调自己不是坏人「被叫小偷,我很难过,以後怎麽见人!」
昨天凌晨2时许,欧姓老翁外出捡拾资源回收品,行经和平二路时突然尿急,见四下无人,就在路边小解;他看到修车厂铁门外有株被拔起的芦荟,顺手将芦荟放上机车,前镇分局警备队巡逻员警看见,他坦承未告知车厂老板,於是依现行犯带回。
老翁沮丧地说,自己有高血压,也曾中风,导致半身麻痹,走路一跛一跛。前几天听广播说芦荟可降血压、通血路,刚好看到路边有芦荟,想说拔个几叶回去当药引,没想到吃上窃盗官司。
翁哭没脸见人
修车厂李姓负责人获知表示不愿追究,还说可以把芦荟送给老翁,员工私下表示,厂内种了多株芦荟,常有人上门要,他们也乐於和大家分享,抱怨警方小题大作、不近人情。
欧姓老翁侦讯後送往分局侦查队,虽然没有上手铐脚镣,但相当落寞,分局同仁看了也觉得心酸,有人说,或许老翁真的做错,但看得出来并非恶意,「似乎没有必要非得移送」;但也替同仁缓颊「或许同仁另有考量,依法移送并没有错」。
不过法界人士表示,欧嫌涉嫌偷取芦荟,警方巡逻当场人赃俱获,算是现行犯,依法任何人都可以逮捕,更何况警方是执法单位,若视而不见未处理,反而有亏职守,执法立场无不妥。
全台第一名,路拾十元芦荟告上法庭,原住民女摊贩欠缴罚单上千万元
本帖于 2011-01-08 08:16:3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