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差点也成为「名嘴」
2009/06/26 20:31:18?
http://blog.udn.com/kib16259/3079454
?日前,某位头发部分泛白的名嘴刚在政论节目上夸夸其词,活灵活现将国安高层如何前往香港与中共高层令计划、王沪宁磋商WHA,遭点名的国安高层私下却对友人抱怨「难不成,那个人〈指名嘴〉都躲在我床底下!」
?类似笑话,也出现在政坛某大老上,当在一场饭局上谈到某政论节目如何、某名嘴又讲了哪些故事,该名颇有岁数的大老居然低头作势往桌底探,他调侃说「我要瞧瞧〈某位名嘴,经常老是说现场只有三个人,其中一个是他朋友〉有没有在桌底下。」
?跑了十年新闻,也算是这行的「中鸟」〈资深前辈还很多〉,新闻表现差强人意,倒是练就「打嘴炮」功夫,反正采访之馀,媒体同业闲来没事瞎扯淡,个个都是能说善道,也曾听过太多党政高层抱怨名嘴乱象,甚至还有某党政高层看过一集「XX新闻」,事後直抱怨「真像是说书的,简直在讲章回小说!」
日前爆发鱼翅宴,名嘴互咬满嘴毛,几乎沦为过街老鼠,但想前几年,自己也上了几次政论节目,竟差点还成为名嘴一族。
其实,名嘴还真的很好赚,以我自身为例,一个小时三千元价码,大约提前半小时到电视台化妆、讨论流程,三千大钞就这麽轻松入袋;现在资深名嘴们,听说有领月薪的,但多数都是一个月敲一次通告,排定每周哪几天要上节目,如同一人般,仅少数名嘴是打游击的(非固定来宾)。
当然,倘若专职名嘴,每个月少说十几万元,这个薪水若在报社都属於采访主任甚是总编辑层级的待遇,尤其不少名嘴都是平业转任,薪水一番好几倍,颇羡煞同业,显然动嘴赚得比摇笔杆赚得多。
至於我为何不走名嘴这一途,其实,私下扯淡就算了,透过电视传播,让朋友家人看到,人家做何感想?例如,当年我上过几次节目後,对方看我脸皮够厚、也能乱扯,希望我常常上节目,结果,讨论主题竟是柯赐海等,我心想∶这口饭吃不得!
名嘴文化,这是随著政论节目兴起的特异现象,从司法、生活、影剧谈到政治,举凡蓝营马王连吴分合、绿营扁苏谢蔡的合纵连横,名嘴们如数家珍,俨然掌握最权威、最专业的讯息,难道,这些名嘴都曾与闻决策?
?以我个人经验,通常节目录影过程有广告时间,主持人会与来宾讨论,结果明明是我提出某个小故事,结果一回现场,某位来宾抢话变成他自己的梗,甚至还讲得活灵活现,这真是活见鬼!
名嘴论政加油添醋,经常把三分事实讲成十分,其中不乏凭空杜撰、捏造消息来源;某些名嘴「演技精湛」,更早已丧失新闻专业,甚至还有入戏太深,臧否时政却介入政争,鱼翅宴风波就是一例。
当然,名嘴本应属於媒体一环,媒体本应扮演监督政府的角色,但台湾特殊媒体生态,名嘴、政论节目自成一格,名嘴们拉帮结派、介入政争,套句某电视人所言「名嘴已非意见领袖,而是政论节目演员。」
要让「黑心名嘴」、恶质政论节目退场,媒体自律只是空谈,尤其在收视挂帅前提下,膻色腥言论更有卖点,如何扭转乱象,似非易事,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动动嘴巴就能赚大钱?
脸皮够厚、能乱扯,市井小民就是名嘴,US$100/hr。
本帖于 2011-01-08 08:16:3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所有跟帖:
•
名嘴已非意见领袖,而是政论节目演员。
-拉雷-
♂
(0 bytes)
()
10/21/2009 postreply
0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