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持公正法理立场的人

本帖于 2011-01-08 08:16:3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我们”是持公正法理立场的人

抨击中国时报社论(注1)

///“中央政府”灾指中心有如父亲,而子女则如地方人民///"马英九有如父亲,而子女则如地方人民"吧?当然这是你的观点,仅仅适用于你。但是马英九认你为子女了吗?是继子女还是私生子女?作为子女,有理由指责父亲吗?
只要是子女的过失,父母必须说"是因为我们"?因自己责任而车祸丧生者的父母都得吃官司吧!
政府与人民人格上应该平等。否则,应该是“衣食父母”而不是“父母官”。
///又有什麽资格去影射“未能撤离”是罪魁祸首呢?///除了自然界的原因,人为原因中“未能撤离”就是罪魁祸首。否认“未能撤离”就是罪魁祸首,就是反对百姓从灾区撤离,让百姓和救援人员不必要地送死。这种人有人心吗?(注2)
///以此次水灾撤离情形来看,也许“中央”救灾中心有发送撤离建议///是有,无,还是也许?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中央”究竟知不知道地方没确实执行撤离建议呢?如果不知,那先前建议就是欠缺关怀、虚应故事。///法律确定必须发送“撤离建议”。法律没有确定不许“不知”。要求“必知”,必需先修改法律,包括规定必需提供"必知"的条件(经费,人员......),否则只是无理取闹。
///“总统”对外国记者发言,只适合说“我们”没有准备好///总统应该承担所有错误?或者对外国记者,总统应该承担所有错误?总统必须在外国记者前*****,当贱奴?有怕“洋大人”的,但不是马英九。
///灾民是“他们”,那麽“我们”是谁?///
“他们”不是所有的灾民。“他们”是不撤离并丧生的灾民,令人悲伤。“我们”起码包括马英九,还应该包括所有(含灾民)以公正法理眼光观察事物的人。
///马英九受访发言最令网民不满的,恐怕是“他们”这两个字。///
我也是网民。我认为可以用“他们”,“灾民”的“灾”字令人悲伤,尽量少用。有喜欢“灾”的吗?
给不许用“他们”指受害者的大明白:
谈到XXX死了,说我们死了?诈尸了!
谈到XXX受灾了,说我们受灾了?想骗取受灾补助!
谈到XXX被强暴了,说我们被强暴了?脸上贴金!祝其心想事成!
.......
是数典忘祖,不识中文,还是装疯卖傻?
灾害可怕,更可怕的是有人借灾害疯疯癫癫。


(注1)
中时∶灾民是“他们”,那麽“我们”是谁?
来源: crn2005 于 09-08-15 08:26:20
中评社台北8月15日电/中国时报今天的社论说,八八水患发展迄今已满一周,但一直到最近一两天,灾区救援的协调整合才渐上轨道,但显然已经错过了救灾的黄金时间。过去一周大部分的国内舆论大都集中在实况报导,鲜少对救灾效率责难批评,主要也是以大局为重,希望以鼓励慰勉增进救灾成效,避免政府与灾民之间的或有嫌隙,以免延误救灾与重建;这样的心境应该是大多数台湾人民所共通的。
社论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民间与舆论共体时艰的努力,却经常被政治人物的不当作为或发言所干扰甚至破坏。日前,马英九於巡视灾区时接受CNN有线电视网访问时表示,此次灾区以前从未受类似冲击,所以“他们”没有准备好∶而灾情严重主要是因为“他们”(灾民)事前未及早撤离所致,引起网民严厉抨击。我们在仔细检视其受访原文後,也认为值得提出批评。
马英九将灾情严重归因为居民未能事先撤离,与先前“行政院”的说法一致,似乎是府院的共识,也似乎在为“中央政府”脱卸责任。就事情先後次序而言,先未撤灾民以致後续灾损重大,逻辑上当然没有错;但若从行政责任或民众观感的角度来看,恐怕都是极不恰当的发言。
以灾民撤离为例,虽然其执行确实是地方政府的业务,而撤与不撤确实是灾民自己的决定,但在此当口去评论灾民“没有准备好”,难免给阅听民众画清界限的指涉,极为不妥。灾民地处偏,信息与危险意识当然都不及“中央”灾害指挥中心。也正因如此,才有成立灾指中心必要。若以稍微“父权管理”情境类比,则“中央政府”灾指中心有如父亲,而子女则如地方人民。父亲预见子女可能遭逢危险,遂对子女的行为做出建议,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子女会不会依建议而行,终究是他们的抉择。但是任何做父母的都知道,父母与子女即使同处一屋檐,也不是一个命令一个动作,总要三催四促、反覆叮咛,才可能竟功。无论如何,子女不幸发生灾难,恐怕少有父母会对外人说∶“子女没准备好”以致酿灾吧?
以此次水灾撤离情形来看,也许“中央”救灾中心有发送撤离建议,但“中央”有追踪执行情形吗?“中央”究竟知不知道地方没确实执行撤离建议呢?如果不知,那先前建议就是欠缺关怀、虚应故事。如知道地方未撤,有後续追踪催促吗?当气象局一再上修雨量预估时,“中央”单位有不断增加其撤离建议的强度吗?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尽到承上启下责任吗?我们并不是在此脱卸灾民滞留的责任,但是政府自己都没有善尽职责,又有什麽资格去影射“未能撤离”是罪魁祸首呢?如今救灾仍是如火如荼,“总统”却说人民没准备好、“行政院”怪地方不撤村,实在是欠缺同理心与凝聚力。
社论说,马英九受访发言最令网民不满的,恐怕是“他们”这两个字。“总统”对外国记者发言,只适合说“我们”没有准备好、“我们”该尽早撤走灾民。当“总统”将灾民用“他们”来描述,将撤离的主词设定为“他们”时,相对而言就是将救灾者与负责通报的政府机关预设为“我们”。“总统”在平常是“国家”行政的领导者,在灾祸侵袭时更是人民精神意志的凝聚者。“总统”与“中央政府”的一切施政与发言,都该发挥积极正面的效益,都该是庄重严肃、深思熟虑的。要达成这样的效果,当然要尽量内括最大多数人民,而避免外排部分人民。但马英九与先前“行政院”的发言,显然没有达到这样的思考。媒体民调人民对政府救灾严重不满,一部分来自观其行,恐怕另一部分则是来听其言。
八八水患是台湾近年来罕见的灾难。依现在的死伤损害规模与救灾防灾效率来看,“中央”与地方政府都绝对有难以回避的行政责任。虽然舆论不愿意现在去追究或推论责任,但是不客气地说,“中央”与地方许多大官恐怕都是待罪之身。以目前的暧昧身分,加上死伤规模与民怨,“我们”政府大员的发言还能不谨慎吗?



(注2)
中新网首页
台风灾致3飞官殉职2警失踪 马英九流泪数度哽咽
2009年08月17日 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莫拉克”风灾造成三位空勤飞官殉职,马英九提到此事不禁红了眼眶。图片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台湾“八八水灾”造成三位空勤飞行员殉职、二位太麻里分驻所警察失踪,马英九在接受专访时,为此流下眼泪,难过到数度哽咽说不出话来。
马英九在提及空勤救难时表示,天候恶劣,空勤必须趁着雷雨雹空隙抢救,有时候他真是不敢让他们出勤。那天张顺发、王宗立、黄镁智摔飞机,已是第七次出勤了,说着说着马英九就红了眼眶。
马英九说,他每次一想到这里,眼泪就流出来了,“人家也是父母生的”,讲起来就很难过。台东太麻里分驻所警察许金次、江文祥为了协助民众撤离,警车被冲走,两人爬到电线杆上,两个小时后还是被水冲走了。
马英九说,他去慰问许金次的妻子时,在户政事务所任职的许妻相当明理,冷静地、轻轻地告诉他说:“我先生牺牲以后,可不可以让民众该撤离的时侯就撤离,否则民众不撤离,还要我们去救他们,结果我们却牺牲了。”也让马英九难过不已。
【编辑:李娜】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