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批评马英九为什麽总是没有结果?

来源: crn2005 2009-07-30 22:55:4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2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crn2005 ] 在 2011-01-08 08:16:3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石之瑜∶批评马英九是一件很安全的事,因为他不会采取报复行动。
??中评社台北7月30日电(作者?石之瑜)自从马英九就任以来,许多人批评他的政策或行事风格,甚至批评他从来不听别人的批评。这些真的都是马英九个人的问题吗?还是台湾式的政治文化与政治人格也有关系呢? ??长久以来,公然在台湾批评最高领导人的声音不缺少。批评陈水扁与批评马英九的强度恐怕不相上下,尽管他们各自的支持者常常有种印象,觉得另外一位像是宠儿,都很少被批评,不过实际上他们都不缺少人批评。只是,他们两人得到的批评是不一样性质的批评。 ??批评陈水扁的,往往是出於自卫,因为陈水扁抢权争利不落人後,遭到争权夺利的人当然要批评他,所以党内党外的人,都曾与他互骂互批,涉及的是实际利害的斗争。所以虽然他们口沫横飞,使用托辞各异,但因为幕後是利害问题,各怀鬼胎,所以符合人之常情,就算讲得颇为过份,还反而容易让人理解。 ??批评马英九的,通常不是出於自卫,没有什麽遭到攻击而必须自卫的情事。刚开始的时候,批评马英九的人往往主要是出自於被忽略的焦虑,所以讽刺与挑衅兼而有之。这些人泰半与马英九相识,马英九有时也能恭请他们表达意见,在他们面前认真记笔记,但是并不能就平抚他们身在体制之外的惆怅。 ??很快的,他就职之後,批评马英九变成了一种时髦,与他关系无论多麽遥远的事,都在报端被拿来当成是他应该介入的事,好像把他当成是个管家婆。凡是社会上出现不顺遂的事,都习惯性的指向马英九,其中有的真诚希望他伸出援手,有的则是戏谑性地消遣他。这里有几个原因让批评马英九变成了时髦现象。 ??首先,批评马英九是一件很安全的事,因为他不会采取报复行动,批评的人不必担心他会像陈水扁那样把批评一律看成是权力斗争。其次,马英九没有大的思想立场,所以就容易被卷入琐碎事件的讨论,毕竟人们不可能从他的立场理解他,只好从他的身分想像他,以至於他被当成无役不与的万能主。其实,真正无役不与的是陈水扁,不是马英九。再其次,马英九有不沾锅的名声,批评他缺乏动力听起来理所当然。 ??不过真正造成时髦的原因是,不找机会批评他如何证明自己客观中立呢?大家过去都曾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批评过陈水扁,拼得你死我活,现在马英九当政,不也对他严厉批评一下,如何证明自己是跨党派的中立观察家或选民呢?批评陈水扁很容易,因为他滥权无度的事迹不知凡几,批评马英九却不容易,因为他不沾锅,结果多数批评乾脆就以他不沾锅的名声为起点,批评他这个不管,那个无能。 ??马英九当然有权力考量,他恐怕觊觎大位的年龄比谁都早,长年来设计各种包装,主要就是要化解自己身为香港出生的湖南人的身分困境,这也是导致他情感压抑因而总是回避思想立场,徒有法律逻辑作为言词自卫之用的原因。批评他不管事,这对他毫无威胁,批评者从社会生活中找到层出不穷的问题,都怪罪於他,他坦然面对後都能感到问心无愧。 ??批评马英九之所以是没有用的,就同时是因为批评者是为了批评而批评的居多,什麽事都可以批评,经常显得勉强而无力。一旦批评马英九变成一种时髦以後,批评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就不能聚焦。至於他自己,既然问心无愧,看到批评者摆处各种批评的姿态,就只有好笑而已。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批评马英九既然是时髦,他作为领导人的领导气质与信用都会受到影响。? ??陈水扁被批评以後若担心影响力下降,便会展开攻击,以夺权来弥补。相反的,马英九影响力下降以後,更没有意愿回应批评,以免介入以後没人理会而自取其辱,这样避免接战的话,批评他当然变得更时髦。

所有跟帖: 

是有劳转贴,辛苦了 -子英- 给 子英 发送悄悄话 子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31/2009 postreply 21:36: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