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交换生体验台湾:台湾同学热情有礼 怪问题多

来源: z9 2009-06-27 22:45:1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14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z9 ] 在 2011-01-08 08:16:3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陆生来台是近期台湾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相关法案仍在台湾“立法院”饱受绿营杯葛,但台湾各大高校早在几年前就有了大陆学生的身影,他们的身份是“交换生”。在大陆研究起步较早的淡江大学,人民网记者“亲密接触”了几位正在这里学习的大陆高校学生。

  台湾同学:热情有礼 怪问题多

  在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硕士生刘致君的帮助下,记者在淡江大学淡水校区见到了8位来自大陆复旦大学和吉林大学的学生,他们中有本科生也有硕士生,分别就读于淡江大学的相关系所,时间是一学期,所修学分可以带回各自的母校。

  8位年青人从外表看与台湾学生并无二致,男生均一身休闲打扮、青春勃发,女生长发飘飘、亮丽逼人。说起对台湾的第一印象,同学们都表示:下了飞机,觉得和大陆的福建很象,没有陌生感。对台湾同学共同的印象是:热情有礼,乐于助人。来自复旦大学的贾甲说:“我们刚来,台湾同学就主动借出自己的证件给我们办手机卡,平时说话办事很亲切很有礼貌,会主动为后面的人开门,见面主动点头打招呼。”

  当然,一些对大陆知之甚少的台湾同学的“奇怪”问题,也曾把这群80后的年青人“雷”倒。来自吉林大学的汪润是海南人,有台湾同学问:“海南?是南海吗?”贾甲用的是诺基亚手机,有台湾同学惊奇道:“大陆也有诺基亚手机啊。”淡江大学风景优美,淡水校区的图书馆和部分教学楼都有观光电梯,以便观景。有台湾同学问大陆同学:“你们见过这样的电梯吗?”来自吉林大学的李默家住内蒙,被台湾同学问:“你们都住蒙古包吗?”不过,李默认为这问题情有可原:“在大陆南方我们也常被这样问。”

  据这几位淡江大学的大陆交换生介绍,与他们同期在台的大陆交换生约有250多位,分散于全台各地的高校,不同校的交换生原来并不认识。“不过,在很多观光景点经常遇到,有在台大的、有在政大的,一听口音就知道是大陆的,认识后大家都成了好朋友,常联络交换信息。”吉林大学的孙大鹏说。在高度政治化的台湾,难免遇到许多敏感问题。对此,同学们说:交换到台大的同学就比较压抑,听说台大很“绿”,处处把大陆交换生划归“国际学生”。淡江大学就很注意这些问题。譬如,本来国际学生宿舍条件较好,但为免引起争议,也为了安全,特意腾出了教职工宿舍给女生住。男生们则安排与台湾学生同住。

  与台湾同学朝夕相处,大家有一个共同的默契:不谈政治。复旦大学行政管理的张韬说:“平时在食堂,看到电视里的政论节目,大陆同学会比较注意听,台湾同学就很漠然,见怪不怪的样子,但大家都不会去讨论。”一群人中,唯有吉林大学的汪润遇到过对大陆有敌意的同学,他说:“这也没什么,各自走开以后不来往就是了。这也是极少数。”

大学教育:特色鲜明 可资借鉴

  亲身体验了台湾的大学教育, 8位同学认为,台湾的高校教学相比大陆有其优点。

  殷罗南来自复旦大学广告专业,目前在淡江大学大众传播所就读。她最推崇台湾高校的兼职教师制度。“给我们上课的几乎都是兼职教师,来自媒体相关行业,他们有实务经验,带给学生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眼界。”

  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的贾甲选择了淡江大学的美国研究所就读,他说:台湾高校图书馆的外文资料很全、很新,教师基本都是从欧美名校留学回来的,他们上课时可以直接使用欧美国家最新的资料。我所在的美研所甚至直接用英语教学。”

  吉林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陈维交换到淡大电机系,他说:“他们的经费很充足,我想要什么设备,说一声,系里就会给我买来。”

  孙大鹏、汪润和张韬则认为,台湾高校最让人羡慕的是小班教学,一个班才二、三十人,跟老师的互动比较多,学习和活动的空间都大。

  淡江大学是台湾首屈一指的私立大学,生源素质不弱。不过,大陆同学在这里还是轻轻松松就在各自的系所名列前茅。“以文科为例,相对来说大陆学生理论功底比较扎实,英语也较好。台湾学生相对来说在社团活动方面表现更加突出。”贾甲和孙大鹏认为。

  这些80后的学生们一改外界对大陆人的刻板印象。“大陆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反应敏捷,发言也很踊跃。”淡江大学大陆所教授张五岳说。

  “我们想偷懒或沉闷一点都不行啊,在课堂上、学术交流活动中,台湾老师和同学也总是希望多了解一些大陆生的感受和想法,老师提问首先就会点我们!”李默说。

台湾游学:所费不菲 机会难得

  身处台湾,大陆交换生们对台湾人引以为傲的民主有切身的体会。在台期间正赶上民进党组织的5.17大游行,同学们当然要亲身观摩一下,几个人跑到台北市,跟随一路游行队伍走完全程。

  “感觉他们空有西方民主的制度,却不是真正的民主,比较幼稚。政治人物互相攻击、做秀,把民主作为打压政敌的工具,媒体乱象严重。搞民主还是应该渐进,慢慢来。”同学们说。

  闲暇之余,大陆学生抓紧时间“全岛走透透”。阳明山、阿里山、花莲都去过了,还和台湾同学一道去了著名的绿岛,在绿岛还突击学会了骑机车(摩托车)。台湾同学也热情邀请大陆同学到家里做客,让父母给大陆同学准备地道的台湾美食。有的甚至和台湾同学一起进入到教会等在大陆没去过的地方。日久生情,有大陆交换生和台湾学生的关系已经升华为男女朋友关系。

  家住南部的淡江大学大陆所学生刘致君2008年曾到复旦大学交流,此次被校方安排照顾大陆交换生,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说:当初在复旦时,和港澳学生住在一块,与大陆学生接触不多,很遗憾。相比之下,这批大陆学生与台湾学生的交往就深入多了。”刘致君说,毕业后准备从事和政治有关的工作,有可能先从民意代表的助理做起。刘致君的”毕业去向”让大陆学生们感到了两地的差距。

  来自吉林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系唐卓认为,台湾行最大的收获之一在于:“让台湾同学对大陆的印象更加真实客观。与此同时,我们对这里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加全面和真实了”。

  “不过,我们也告诉台湾同学,你们从我们身上了解的只是大陆的一部分,并不全面。就象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并不能代表大陆的全部。”吉林大学公共行政系的孙大鹏思想十分成熟, 他常告诉台湾同学,现在到台湾做交换生的,基本都是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大陆各地的教育水平和贫富差距还很大,如果想真正了解大陆,应该既到东南沿海、也到西北地区,既到城市,也到农村走走看看。

  一学期的交换生活即将结束,大陆学生对台湾多多少少有些留恋,但也觉得一学期的交换时间刚刚好。“三个月太短,还没熟悉就要离开,一年又太长,可能会耽误事。”陈维说。

  一学期的交换所费不菲,大家估算一下,要两万人民币左右。“如果自己购物多还不止这个数。”虽然双方学校互免学费,但住宿费和生活费还是要自己出的,尤其是在淡江大学这样的私立大学。台湾有几所公立大学可以免去住宿费,少数学生可以拿到企业赞助的奖学金。

  没有奖学金,也没有欧美名校的外语环境优势,到台湾做交换生物有所值吗?“值!欧美以后还有机会去,但到台湾的机会多难得啊。我们父母都很支持!”

  在当局对陆生来台就学全面开放之前,台湾各高校都把吸引大陆交换生视为“试水”,目前看来反响也很热烈。不过,对大陆情况较为了解的张五岳教授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台湾的名校录取门槛高,如果不能提供高额奖学金,也没有配套的就业机会,就会出现大陆的低分学生进不来、高分学生又不愿来的情形。因为根本竞争不过香港嘛。非名校倒是可能会吸引大陆一些家境较好、但分数低的学生来就读。”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