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孩陈文茜
她们两人小时候,分别盘踞于台北城的两个座标,一北一南,一位读美国学校,一位读大理国中。天母贵族与艋舺在地并没有过度限制了她们的人生,30岁上下,两个女孩各自交出了傲人的人生成绩单。
两个女孩,王秀毓与高婉珊新近皆成了国际媒体报导的对象。王秀毓应征澳洲大堡礁「世界上最理想的工作」,全球共约3万4000人报名,她入选了前50。一生只出洋一个暑假,从小想好好学英文,住在万华读普级学校,人穷却志不穷,只凭一般国高中及空中英语教室,熬到了说写英文皆如英语系毕业生的程度。王秀毓先就读清华原子科学系,研究所再报考师大翻译所口译组。报名澳洲大堡礁「梦想工作」,全凭流畅的英文、中文与科学背景,让她入选前50名准赛者。
王秀毓拼英语选岛主
我在广播节目中问她,学英语的过程有什么挫折?她回想国中时参加台北市教育局举办的英语学习营,遇见英语教学资源丰富的敦化国中贵族同伴,曾心感自卑。 「想放弃吗?」她开朗地笑,「没,更认真听空中英语教室。」至于本地人习外文最大的弱点「说」,她怎么克服?王秀毓的答案让我吃惊,「从国中起上了公车,见到老外,就拼命挤上去瞎说。」挺像电影《贫民百万富翁》的自习情节。
澳洲大堡礁保育员的工作,被当地昆士兰旅游局行销成「世界上最理想的工作」;全球约3万4000人应征,工作惟四的限制是18岁以上,会浮潜,能拍照撰写部落格与英文流畅。薪水半年约335万台币,旅游局提供工作期间6个月的宿舍,餐厅8人桌,面大海;卧室退潮时远眺珊瑚礁,涨潮时鲸鱼会来打招呼。台湾女孩王秀毓就这么连结了一段南太平洋上的美丽传说,她勇于尝试地寄出个人资料,在全球茫然人潮中,中选为大堡礁网站人气第一名。
两个女孩中另一位高婉珊出身完全相反,她从小富裕,就读台北美国学校,学费几乎为王秀毓的300倍。大学时她以优异成绩进入宾州大学华顿商学校,这是辜濂松孩子也是许多ABC通往华尔街的前一站,高婉珊硕士则是马英九的学妹,自哈佛甘迺迪学院毕业。
不过她的人生没被「钱」与「地位」冲昏头;在某一个人生的点上,她与同辈们分道扬镳。大学时期她开始参与「联合国社会企业开发计划」,虽主修金融,实习地点却选于秘鲁首都利马小额信贷机构。
哈佛硕士毕业前,她与香港来的同学决定共创社会企业,「挑战贫穷,创造穷人的商机」。起初两个小女孩没什么概念,但冒险热诚的她们,一步步登上云南藏族的家,找到稀有的西藏牦牛。她们发现世界上只有1亿4000万只牦牛。这些牦牛长于青康藏高原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恶劣环境,靠身上短绒毛即可御寒生存。牦牛1年只能剪毛一次,6月剪毛后,9月前就得长回来,否则入秋后即可能冻死。高婉珊经阅读发现珍贵物资,她看到商机,也相信经由网路国际行销可大幅提高藏胞牧民收入。
高婉珊创业救助藏民
高婉珊今年才26岁,却已获奖无数。当全球东西方胶着于西藏人权议题时,她用一种可能最务实也最诚恳的方式,打开了一条藏民的出路。我第一次注意高婉珊的报导来自BBC:统计下来,创业两年,包括CNN、《亚洲华尔街日报》、香港TVB、新加坡亚视、《时代》杂志、美国国家广播电台……皆已大幅报导26岁女孩的故事。
我现在过了50岁。每回街上的孩子与我擦肩而过,我总是急切地想告诉他们,各种口袋里搜集的人生故事。我自己算虚掷了不少青春,不想让那些还年轻的孩子们重蹈我的覆辙。写下两个女孩的故事,祝福年轻朋友们,也找到人生值得努力的路。
(原载于苹果日报九十八年三月二十一日A二十六版论坛/我的陈文茜专栏)
陈文茜----------两个女孩
本帖于 2011-01-08 08:16:3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