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会「ECFA Q&A」全文
前言
马英九上任後的施政,最引起台湾人民恐慌的莫过於其倾中政策。从三通直航、开放中国观光客、有意推动中国留学生承认中国学历,一直到突然冒出来「势在必行」的ECFA,很清楚的钩勒出马政府的施政理念,一以贯之,就是围绕著其「终极统一」的目标而衍生出来的具体政策。而其中又以ECFA最具关键性的战略意义,影响到台湾生存与发展的自由选择权。
从基本精神来看,与中国签订ECFA就是建立在「依赖宗主国」的精神基础上的。也可以说,将台湾经济全面纳并入中国经济圈,是中国政治并吞台湾之基础工程。趁台湾经济衰退之际,签订ECFA就是要趁机将台湾经济纳入中国经济圈,使台湾未来仅能以依赖中国施舍而生存。这也正是香港与中国签订CEPA的背景及结果,也是中国为什麽急著推动ECFA的主要原因。签署ECFA後,台湾的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难以脱离中国的掌控,经济不自主、必须仰赖中国来发展,政治上的统一当然就「水到渠成」了!
不仅是在政治上後果不堪设想,在经济社会层面上,ECFA对台湾经济的生命力、社会的和谐都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八○年代台湾的经济奇迹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力,中小企业的活力将台湾推上世界经济的舞台,更让台湾藏富於民,社会安定和谐。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台湾大幅投资中国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过去几年逐渐浮现∶产业空洞化、失业率上升、平均薪资下降、贫富差距扩大,而ECFA的签署,只会使这个趋势更为雪上加霜。经济实力将趋虚弱,则是摧毁台湾民心士气、打击台湾人民意志力最有力的工具,从而迫使台湾人民放弃生存与发展自由选择权,屈从中国强权!这正是台湾的致命伤!
很多人以「被边缘化」来恐吓我们必须与中国签订ECFA。事实上,不谈每人平均国民所得、民主人权法治的标准,台湾的技术与人才的优势、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连结,在过去一、二十年皆未曾自外於世界的主流,如果没有和世界经济的紧密连结,何来亚洲四小龙的成就呢?这再清楚也不过了!
今天,台湾如果有「被边缘化」的危机,那绝不是因为我们和中国的经济整合不够,而是我们和美、日、欧等先进国家的连结愈来愈薄弱。这几年台湾在亚洲四小龙中,尤其是在与韩国的竞争中节节败退,主要是因为台湾的政治领导阶层对台湾的经济实力了解不足,没有信心,在面对挑战时,不知发扬台湾的强项优势,加强从先进的欧、美、日等国取得技术与人才培训机会,反而自甘堕落,只想复制过去的成功经验,利用中国廉价劳工。这种不和「先进国家」整合,反而自甘堕落的和「後进中国」整合的心态,将是拖垮台湾经济的主因。
签署ECFA就是企图将台湾从全球经济主流边缘化,将台湾脱离先进国家经济圈,而纳入中国经济圈中,充当「中国经济主流」的啦啦队。但是,中国经济再有潜力、再壮大,都不可能成为全球经济的先进主力,充其量就是「世界工厂」罢了!已经拥有良好的人才、技术、资金的台湾,在创造「经济奇迹」之後,竟然回头选择和「後进国家」的中国整合,而非和先进国家整合?富有冒险患难精神的海岛民族──台湾人民,真的要舍向上进取,「倒退噜」吗?决定权现在就在你我手中。
壹·ECFA是什麽?
1.ECFA到底是什麽?
ECFA是把台湾纳入中国经济圈「架构」的「协议」,为未来台湾经济依赖中国施舍而铺路。 ECFA是马英九政府强要与中国签订的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英文缩写。名称虽然好听,国人务必注意,本质上,这是要把台湾推向「终极统一」的架构协议(Eventual Colonization Framework Arrangement,ECFA)。
马英九政府上台後,除了马上推动许多对中国开放之政策,例如∶放宽投资中国上限、两岸直航、放宽中国配偶配额,更进一步提议签订双方综合经济合作协议(CECA)。CECA到底是类似东协(ASEAN)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或中国与香港之间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马政府不愿明讲,其具体内容马政府一直讲不清楚,但根据国际间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不外乎∶关税减免、商品检验互免、市场开放,人员交流等。由於CECA与CEPA只有一字之差,而CEPA又是中国「一国两制」指导方针下,中央对地方(特别行政区)一种特殊的自由贸易「安排」。为了规避「香港化」的质疑,马政府便改称ECFA,并取其谐音,宣称一旦签订,台湾经济「ㄟ搁发」。
事实上,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到其他高官发言,都可以看出,无论CECA或ECFA,其模式都与中国和香港、澳门签署的CEPA相同,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下的经济「合作」安排,把台湾与香港、澳门同列,纳入「一中市场」之内,达成其「终极统一」的目标。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05年第一次「国共论坛」的五项共识中,第三点即提到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两党应「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马英九就任总统後就主动提出此构想。
很明显的,国共「合作」的模式已由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唱合,转而为中国共产党指示,马政府配合办理。
2.台湾的ECFA与香港的CEPA不一样吗?
CEPA是香港与中国之间,基於「一国两制」,中央政府挽救香港经济的一种特殊经贸安排。ECFA则为中国统一台湾之前创造台湾经济依赖中国的必要条件,两者本质上没有不同,皆是依赖宗主国的附庸型经济架构。
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後,就是以CEPA的签订将香港纳入中国经济圈,让政治上「一国两制」的架构在社会经济层面深化,香港从过去亚太金融中心步步被逼退到珠江三角洲的门户。而马政府急於与中国签订的ECFA则是在政治统一之前,中国必须藉ECFA创造有利统一的经济条件才能为政治统一铺路。这也是因为台湾是一个主权民主国家,主权改变的权力控制在人民手中,因此唯有创造有利统一的社会情势,两岸统一才能水到渠成。而透过ECFA让台湾经济依赖中国则在中国统一台湾的大战略上扮演关键角色。经济依赖中国一方面可以拉拢部分资本家,另方面在经济衰退下让台湾民心士气崩溃,所以,签订ECFA是政治统一的基础工程。
所以,台湾的ECFA和香港的CEPA,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也就是从结果来看都是成为中国的附庸。只是,香港是主权本就属於中国,政治上及经济上都不容有选择,台湾呢?
3.ECFA与FTA有什麽不一样?
FTA就是主权国家之间的经贸互惠协定,ECFA是中国否定台湾主权的特殊经贸协定,是中国进行政治统一必要的基础工程。
FTA是指主权国家之间或独立经济体,依发展需要,不需经过他国同意,依照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精神与规范,在全球多边贸易回合谈判尚未完成前,透过谈判,承诺更大的相对开放,达成双方或各方在商品与服务贸易更大的交流与整合。「东协加一」即是中国与东协国家之间的FTA。这与美韩或其他国家间所签定的FTA并无不同。在国际上从事FTA谈判的国家,是在WTO会员的正常义务之下,彼此承诺,去承担一个更高的相互开放义务。
台湾与中国几乎同一时间加入WTO,双方至今并未维持WTO的正常会员关系,彼此也都有歧视性作法。在这一现状调整以前,即中国尚未改变「否定台湾主权」立场之前,急著跳跃建立一个超越WTO会员的关系,明显隐藏著政治上不可告人的目的。何况,从WTO及其前身的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运作历史来看,签订FTA的成员国之间,从来没有否定对方是平等存在的主权国家,而能产生超越WTO会员关系的前例。
简单说,FTA就是主权国家之间的经贸互惠协定,ECFA是中国否定台湾主权的特殊经贸协定,是中国进行政治统一必要的基础工程。
贰·马政府为什麽要推动ECFA?
1.不与中国签订ECFA,台湾就会被边缘化吗?
如果马政府强行与中国签定ECFA,只会让台湾沦为中国经济附庸,在国际间彻底被边缘化。 马政府说,与中国签署ECFA,我国才可能与东协国家签署FTA,进而免於被边缘化。这其实是一种障眼法,用来欺骗台湾人民。台湾未能与重要国家签署FTA,主要是中国从中作梗。中国商务部官员目前就明确指出,中国不会同意台湾与其他国家签署FTA,从中就可以清楚看出,与中国签订ECFA後,中国仍会阻挠台湾与其他国家洽签FTA。
此外,「东协加三」的对话机制至今仍局限在区域金融的初期合作,要继续发展成FTA,主要受制於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成局机率微乎其微。除非日本有政策上的大转变,否则,「东协加三FTA」在可预见的将来,成局不易,遑论上路。然而,还是有人不停地扬言,2015年,甚至明年,「东协加三FTA」即将上路,这根本就是高喊狼来了,故意误导。
国际上最大的市场在北美、欧盟、日本,中国虽然是近年新兴的市场,但是其每人平均国民所得及消费能力仍不能和先进国家相比。如果说,不与中国签署ECFA,台湾就会被国际经济社会边缘化,那麽,台湾因中国阻挠而未能与美国、欧盟或日本签署FTA,岂不早就被边缘化了。
事实却是,台湾被边缘化的原因是马政府不断鼓吹与发展阶段较为落後的「後进国家」——中国整合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唯一方向,导致台湾产业升级缓慢,这才是台湾被边缘化的危机所在。因此,台湾要摆脱被边缘化的危机,是应与先进国家发展更密切的经贸关系,加强对欧、美、日先进国的投资以取得新产品的生产、新技术以及人才培训的机会,提升台湾国家竞争力,才是突破中国的封锁,摆脱依赖中国的最佳策略。
一意向中国投怀送抱,要求与中国签署ECFA,或乞求中国同意台湾与其他国家洽签FTA,等於是选择投靠一个要并吞我们的中国来发展经济,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
2.签署ECFA,台湾就能享受东协与中国之间的经贸优惠吗?
ECFA没有这麽神奇,台湾和中国签ECFA,不等同於与东协签署FTA!除非台湾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中国与东协之间的经贸优惠,不会自动适用台湾产品或服务。
马政府促销ECFA的说词中,以「只要与中国签署ECFA,台湾就能享受东协与中国所签订的各项经贸优惠措施」,最为荒谬。事实上,无论是「东协加一」或ECFA,涉及商品或服务贸易的特别优惠,必然属於排他性质的自由贸易协定。这类协定最重要的辅助规范,就是差别待遇性的「原产地原则」,以避免非签约国藉转口享受签约国间的经贸优惠,即所谓「贸易转进」现象。
若台湾产品由中国转口到东协国家,仍须受原产地原则的限制与规范,并不能比照中国产品享受东协国家的优惠。在「东协加一」及「东协加三」相关协议中,有关原产地的原则,都有很详细的规定,并不是台湾的产品由中国转出口,就可以自动被认定是中国出产,而享有优惠待遇。
换句话说,除非台湾自己先废除海关,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否则台湾产品出口到东协国家,还是依照台湾和东协的关税协定。而台湾产品不会因为台湾与中国签订ECFA就可以出口至东协各国享受「东协加一」的经贸优惠。
更可况,东协和台湾的产业结构不同,东协输中国的产品层次和台湾不同,没有竞争性,台湾的竞争者是韩国、日本。所以,台湾利用ECFA就能享受中国与「东协」市场整合的效益,可说是天方夜谭。
3.签了ECFA,美日等国家就会跟进,与台湾谈判FTA吗?
近年所谓「两岸三通,有利我国与美日签订FTA」的说法,早已证明纯属诈欺;「签订ECFA後,美日就会跟进」,只是这一类谎话的最新版本。
按照马政府的说帖∶「两岸一旦同意签署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中国大陆无理由再反对我与其他国家洽签FTA。」这个说法不只是一厢情愿,根本就是天大的谎言。2009年4月14日中国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朱洪在一场演说中表示,台湾若要与他国签FTA,须经中国同意。中国方面如此露骨的表态,著实打了马英九一大巴掌。马英九却像头在沙中的鸵鸟,是假装不知道?还是明知故推,以为谎话说一百遍就成真理,想把台湾人骗得团团转?
国民党过去也说,两岸三通後,美、日就会和台湾签FTA,现在两岸已经三通了,美、日和台湾签订FTA已有眉目了吗?现在,马英九又再度抬出「与中国签了ECFA,美、日等国就会跟进」的说法,完全是如法泡制的谎言一则。
台湾至今不能与美日签订FTA,主要是中国干预阻挠。中国认为FTA具有主权意涵才会力阻台湾与各国签订FTA,除了藉此宣示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另一战略目标是「经济围堵台湾」,不让台湾与先进国家发展更密切的经贸关系,让台湾生存与发展的选项只剩一条与中国结合之路,让台湾成为瓮中之鳖,达成并吞、统一之目标。因此,要中国允许台湾和其他国家签FTA,不是缘木求鱼吗?
如果台湾与中国签署了ECFA,将台湾经济全面性纳入中国经济圈,台湾的经济必须以中国为轴心才能发展,台湾还需要和其他国家签FTA吗?这恐怕才是马政府的真正用意吧!
参·ECFA对谁有利?对谁不利?
1.签订ECFA,产业就不必外移,有利增加劳工就业机会?
ECFA导致台湾产业第二次全面外移中国。资金、技术流向中国,就是工作机会流向中国∶工作机会没有了,薪资又节节下降,劳工会幸福吗?
ECFA的目的就是台湾与中国市场全面整合,因此,台湾与中国之间人员、商品、资金与技术的移动都将全面自由化,对台湾劳工产生严重冲击。马政府就是知道这个後果,才会一再强调,不会开放中国劳工来台。其实,即使不开放中国劳工,只要台湾的资金与技术可以无限制地流向中国,台湾的就业机会就会无限制的流向中国,导致台湾劳工陷入薪资持续停滞不前、工作机会增加不易的黑洞。
多年来,政府对企业西进中国未能有效管理,厂商投资中国的比重快速增加,不但降低厂商在国内转型升级的投资意愿,业者在中国生产所需的半成品、原物料与机器设备,必须从台湾进口。台湾机器设备与半成品、原物料出口愈多,虽然带动整体经济成长,但也有愈来愈多台湾的工作机会,为西进厂商在中国所创造的工作机会所取代。
现在台湾已经深受产业西进之苦,签订ECFA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台湾服务业到中国,届时将如香港与中国签订CEPA一样,造成台湾第二波产业全面外移,台湾劳工更难保住饭碗。
所谓「签订ECFA,产业就不必外移」,更是十足的谎言。台湾若不积极与欧、美、日等先进国家进行技术及资金之交流,反而选择先与中国签ECFA,则台湾厂商利用ECFA的优惠赴中国投资的速度将会加剧。所以,签订ECFA不但不能确保产业在台湾生根发展,反而加速产业外移中国,对台湾整体经济及劳工是一项难以弥补的灾难。
2.与中国签订ECFA不会对台湾农业产生冲击?
农业是台湾的生存与发展根本。农业技术流向中国,已打击台湾农产品在国际的市场,更不要说,劣质不安全的农产品流入台湾,对人民安全的危害。
马政府一再宣称不会开放中国农产品输入台湾,但谁能保证一意倾中的马政府不会在中国压力下弃守此项承诺。纵使目前仍有八百馀项中国农产品尚未开放进口,但中国农产品早已以走私的方式或假藉第三国农产品名义入侵台湾,打击台湾农业。不只是中国农产品入侵台湾的问题,台湾辛苦研发的优良农产品品种及农业产销技术,恐将在签定ECFA後加速外流,造成台湾农产品在国际市场面对中国廉价农产品的恶性竞争,对台湾本土农业是致命的打击。另外,农产品安全的把关是否会因两岸间商品检验互免而全面弃守,更令人担忧。
台湾农业发展应放眼全球市场,而非只著重中国市场。无可讳言地,中国为台湾农产品潜在市场之一,但也是主要竞争对手。台湾地小物博,农产品产量不大,但是品种优良。我们要发展优势农业,不要为了争取中国市场,大量交流,结果中国市场没赚到钱,反而因小失大,将国际高价位农产品的市场拱手让给中国。我们当然不可完全忽视中国市场,但也不宜过度依赖中国市场,更应小心防范中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对台湾农产品的无情打击。
提高台湾农产品品质(包括安全、卫生的提升)是形成市场区隔,避免与价廉但质劣的中国进口农产品进行恶性价格竞争的最佳策略之一,也是开拓台湾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农产品产地标示是保护消费者的有效方式,但马政府上台後却不愿积极推行,对於进口农产品的安全卫生以及非法走私,马政府亦不严格把关,已严重威胁台湾人民的安全。
除了设法提升农产品品质,以提升本土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们更应彻底检讨台湾农业的核心价值,将国内有限的农业资源(包括农地及农村劳力等资源)做最合理的配置。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时代潮流下,我们应引导本土农业,加强提供那些无法透过贸易取得的生态与生活方面的多元功能,朝生产、生态和生活兼顾的永续农业发展,如此才能减缓贸易自由化对本土农业的冲击。只有对本土农业永续发展有利的政策,才是正确的政策;只有能照顾人民基本生存权利的政府,才是负责任的政府。
3.签订ECFA,对台湾经济更有利?
签订ECFA,台湾企业全球布局,将逐步演变成「以中国为轴心」的唯一模式,台湾将沦为经济边陲。
马政府认为,与中国签订ECFA,有助台湾与东协会员国展开FTA的谈判。这又是一厢情愿的说法。由於中国会阻挠台湾与东协会员国谈判FTA,导致台湾与东协会员国间的贸易障碍,仍大於台湾与中国以及东协与中国间的贸易障碍。为了降低贸易障碍,台湾与这些国家发展经贸关系必须透过中国,台湾就变成东协—中国—台湾区域经贸网络的「轮辐」(spoke),而中国将成为东协—中国—台湾区域经贸网络的「轴心」(hub)。此时,台湾厂商必须到中国投资设厂,才能享受「轴心」地位的优势,台湾企业全球布局,将演变成「以中国为轴心」的唯一布局,我国出口在世界之排名势必进一步下降。
虽然理论上,对加入区域整合的所有国家来说,整体投资与生产将因此增加,但对个别国家则未必如此。根据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PaulKrugman)教授的「核心—边陲」理论,经济整合并非所有参与国家皆能享受到整合的利益。经济整合区域内经贸自由往来後,厂商到规模较大的会员国投资与生产相对有利,规模较大的会员国因此所享受的经济效益愈大;规模居於劣势的会员国,由於产业外移,导致产业空洞化,常沦为边陲地区,整体牺牲最大。2000年以後,台湾国内投资率屡居亚洲四小龙之後,且产业逐步移往中国後,厂商回台湾采购原物料或半成品比率急速下降,都是最好的证明。
目前,台湾与中国之间尚未签订ECFA,厂商西进中国,只是单纯以更大规模复制台湾的成功经验;与中国签订ECFA後,厂商赴中国投资,除了享受「核心—边陲」效益,还适用中国与东协以及中国与台湾之间双边经贸互惠协定,包括低关税或零关税的好处,吸力更强的磁吸效应将导致台湾第二波产业外移,台湾经济彻底被掏空。
因此,两岸一旦形成「一中市场」,台湾与中国经贸关系将质变为城乡型态的经贸关系。这种关系简单说,就是除了土地不能自由移动之外,其他生产要素如∶人员、资金、技术与商品都可自由移动,其结果将导致台湾彻底被边陲化。与经济部大力宣传的「签ECFA对出口有利,不签ECFA会让台湾边陲化」,正好相反。签订ECFA,不但对台湾的出口不利,台湾经济被掏空後一定沦为经济边陲。
4.香港与中国签署CEPA後,对整体经济影响如何?
CEPA签订後,香港服务业大量外移,仅靠中国观光客的旅游相关产业带动发展,工作机会多转为不稳定的临时工、低技术、低薪的职位为主。另方面,开放中资赴港炒作房市与股市,导致房价狂飙,贫富悬殊更为严重。香港经济则进一步仰赖中国的施舍。
香港签订CEPA前,中国一再标榜CEPA「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顺应双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以及采取「先易後难,逐步推进」等原则;但是,实质上,CEPA一开始就被定位为中国中央政府照顾香港特区政府的特殊政策,在香港经济受SARS冲击最低迷之际,中央政府伸出援手的「安排」。因此,不仅排除香港人民参与政策形成,一切的协商从不公开透明,对产业及劳工就业的冲击也未经过完整的评估,香港政府只有一再强调CEPA对香港经济利大於弊。
签订後,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开始大量移往中国,形成香港第二波产业外移。2003-2007年期间,香港因签定CEPA对中国出口增加10.4%,但中国对香港出口却增加69.2%,两者差距极大。由此可知,签订CEPA就像对香港施打吗啡,固可纾解短期的痛苦,却让香港成瘾,对香港不仅没有实质好处,更让香港永远都离不开中国的控制。
香港政府曾一再宣传,签订CEPA後,在中国的香港制造业,会受零关税吸引而回港设厂,创造工作机会。事实是,2003年香港制造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毛额(GDP)比重,从2003年的12.67%,持续下降至2007年的10.17%;制造业就业人数由2003年的17万2千馀人,缩减为14万6千7百多人。平均薪资所得,由港币27,708元下降至24,244元。显然,CEPA并未使香港制造业振衰起敝,也没给香港人带来幸福,反而是,劳工薪资所得下降,所得差距扩大。香港经济虽然出现部分荣景,但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失业问题则未改善,中小企业困难依旧,香港企业面临中国供应商恶性价格竞争,又须与国外厂商所生产商品的品质比高下,进退失据。
与中国签订CEPA之後,香港生产性服务业空洞化,各行业专业人才纷纷北移中国,只留下低阶、低薪资、条件差的工作。虽然CEPA开放中国民众香港自由行,为香港创造一些工作机会,但2006年香港零售、饮食、酒店业平均薪资却下跌0.5%。事实上,CEPA只对港资和跨国企业拓展中国业务有利,资金北移後,生产性服务业随之空洞化,工人只能接受更低的工资。财团在CEPA架构下更容易取得融资,炒作香港股市和房地产,形成泡沫经济,香港劳工受到更大的伤害。1997至2007年期间,虽然香港家庭每月所得港币四万元以上的比重,由15%增加到17%,但每月所得在港币四千元以下的家庭比重,也由6.7%增加到9.2%,显示香港家庭所得差距日益严重,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
肆·ECFA真的不涉主权、无关统独吗?
1.ECFA是经济议题,不涉政治、不损主权吗?
中国千方百计要并吞台湾,与它签订经济合作协议,绝非正常国家之间的经贸缔约。我国主权将因ECFA被蚕食鲸吞,终至荡然无存。
签订任何平等协议或协定或条约,在国际间都是国家主权的表彰,涉及政治目的;即使为了经济利益,也不会放弃政治主权。马政府为了促销ECFA,不惜搁置主权、抛弃主权,自称ECFA是纯经济议题,不涉政治,实在举世罕见。
首先,光就协议的名称来说,双方签署的主体,就是极端敏感的政治议题∶台湾与中国的关系,究竟是国与国(正常国家之间的对等关系)、政府与政府(国共两党内战延续的一国两府)、国家与关税领域(台湾是不具国家主权的经济实体)、国家与地区(中国辖下的台湾地区),还是其他什麽可能的组合,马政府从来没有讲清楚;更宣称只要对台湾经济有利,名称不重要。到底哪个名称可以接受、哪个名称不能接受,台湾人民根本雾煞煞。名不正则言不顺,连要以拿什麽名称与对方谈判,都不让国人知道,还要遮遮掩掩,ECFA显然不是纯粹经济议题,而是带有浓浓统战意味的政治商品。
其次,ECFA所规范的绝非只是产品进出口,或资金流动,它必然触及中国劳工来台与技术人员流动的问题。一旦涉及人员流动,就不是纯粹经济议题。由於台湾与中国人口、土地大小悬殊,大量中国人进入台湾,必直接影响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届时,将如星云法师所说∶「来往,你来我往,来往多了,谁来谁往就搞不清楚了,那就统一了」;「你爱我,我爱你,究竟谁是你、谁是我也搞不清;谁是台湾,谁是大陆,那麽一家就统一了」。除非头壳坏去,谁能说这只是个单纯的经济议题?
何况,中国又是对台湾最具敌意的国家,与它签订经济合作协议,确已超乎一般政治及经济常识,绝非正常国家之间单纯的经济议题,而是将台湾推向实质统一的一种政治设计。换言之,我国主权将因ECFA之签订而逐渐被蚕食鲸吞,终至荡然无存。
中国谋台野心愈来愈清楚。1995年1月30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所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江八点)中,指出要「全面开展『以商围政』、『以民逼官』、『以经促统』的对台统战战略」。其後又明确指出,搞垮台湾引以为傲的经济,其影响将远胜於地毯式导弹攻击。2002年,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主张,双方应建立经济合作机制,也提出双方关系新三段论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属於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由此可见,「以经促统」是中国长期不变的统战策略,马政府怎能视而不见?
2.ECFA只谈经贸,不会让台湾进入「实质统一吗」?
签署ECFA後,台湾的经济将完全受制於中国,经济实力将大为削弱,对台湾民心士气更是致命打击,形成中国统一台湾最有利的社会环境。台湾未来的选项只剩「实质统一」。
马政府上任以来,对中国全速倾斜,包括全面开放中国观光客、客机直航、人民币兑换、十二寸晶圆厂到中国投资、松绑投资中国上限,并打算开放银行登陆、准许中资来台,这些都是为「一中市场」铺路。同时,马政府强行推动的ECFA,做为双方经贸长期互动架构,更是为了完成「一中市场」的建构。本质上,不论ECFA或CECA,就是把台湾推向「终极统一」的CEPA;而CEPA与中国国民党所倡议的双方商品、人员、资本、资讯与服务全面自由化的「一中市场」属於同一模式。所以说,中国签订ECFA就是开始推动「一中市场」的建构。
显然,在「一中市场」构想中,除了台湾与中国,还加上香港、澳门两地,「两岸四地」一起追求进一步经济整合。如此安排,已经把台湾地位港澳化。从而,签署等同於CEPA的ECFA,将让台湾实质「香港化」。同时,经济整合是迈向政治统一的必然途径,与中国签署ECFA,必将台湾推向「实质统一」的进程。
马政府的作为显示,以「一中市场」促进与中国「经济整合」,乃是达成其政治上「终极统一」目标的最佳途径。由此可见,ECFA在统一进程中实具有关键性的战略位置,更是「两岸政治统一」的基础工程,这也是马英九和中国急著要推的原因!依此安排,与中国签署ECFA後,台湾的资金、技术、人才,将大量流往中国;台湾被掏空之後,被中国并吞只是时间问题,也难怪国共两党口径一致地说∶两岸统一将水到渠成。
伍·签署ECFA,需要受到民意监督吗?
1.签署ECFA,为什麽必须经过「公民投票」同意?
以经济整合起步的欧盟,也必须每一个国家全民公投同意决定是否加入。更何况,中国要并吞台湾,是台湾唯一敌国。ECFA兹事体大,绝非行政权可以独揽,也不是立法院的专利,而系归属全体国民的宪法权利,理应交付全民公投。
中华民国宪法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於国民全体。」签属ECFA不可能脱离政治范畴,事涉国家经济主权、关税主权等事宜,也不可能不涉及台湾国家主权的定位。ECFA兹事体大,绝非行政权可以独揽,也不是代议机关的专利,而是归属於全体国民的宪法权利。所有涉及主权的事项,都应经由国民全体共同决定,否则就是违宪。
决定是否公投,通常有基本原则∶涉及国家主权事项,绝对要公投;国家重大议题,也一定要公投。马政府最喜欢以欧盟的例子说明,我们不妨比较一下欧盟的经验。欧盟成立至今,欧洲各个国家针对欧盟相关议题所举办的公投,包括是否加入欧洲共同体或欧洲联盟、以及参与欧元区的运作等等,已有二十馀次。其中,挪威於1972年跟1994年两次举办加入欧盟的公投,都未能过关;英国、瑞典与丹麦等国,为维持国家的经贸自主至今仍拒绝加入欧元区的运作。
从欧盟这些例子来看,无论是加入共同市场,还是共同市场深化之後的货币同盟,牵涉层面都很广,与人民权益直接的关连极深,绝非政治人物於竞选期间,以包山包海的口号式政见,就可把人民的总意志一次打包带走。因此,欧盟各国大多采用公民投票,决定自己国家与欧盟的关系。包括加入欧盟、采用欧元、批准欧盟宪法等,只要攸关国家主权的重大事项,都须交付公投,以取得国民充分授权。这是民主国家的基本运作原则,政府不能规避。
所以,我们主张台湾与中国任何超越WTO多边开放承诺的协议,都应该交付人民公投。公投本来就是呈现人民意愿最直接的方式。对台湾民众来说,中国是台湾唯一敌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攸关国家与个人生存发展,与中国签订ECFA事关重大,影响二千三百万人民的自由与未来,当然一定要让全体人民表示意见,具体落实台湾前途由人民决定的民主基本原则。
2.签署ECFA後,经由立法院审议也是民意监督,有何不对?
立法院一党独霸,四项协议不审自动生效,显见它自废监督职能,已沦为橡皮图章。ECFA关系台湾生存与发展,当然不应放任立法院再蒙混过关。
当前立法院为中国国民党一党独大的局面,这是立委选举票票不等值所造成的恶果。这种欠缺公平合理的选举制度尚未解决之前,国会民意是被扭曲的,人民的发声权被不良的代议制度剥夺,无法表达真正的心声;立法院因而仅具片面代表性,不足以反映台湾人民全体公意。
四项协议(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与食品安全协议)未经立法院实质审议,却自动生效的不良纪录,让台湾民众清楚看到,所谓事後监督,其实是不可靠的。尤其民进党团要求海基会江丙坤报告ECFA的提案,竟遭立法院自己封杀,自废国会监督功能,如何期待它能倾听民意、尊重民意?立法院既然自愿当马政府的橡皮图章,已不可期待;对於ECFA这种大事,自应让人民直接表达民意,透过公民投票决定是否与中国签订ECFA。
马政府拒绝ECFA先经公投同意,更排除工会、农业部门代表以及中小企业参与政策形成,完全是一种独裁、反民主的高傲心态。与中国签订ECFA,不仅台湾的经济主权完全不保,而且逃不出「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框架,让台湾实质香港化,最後导致「终极统一」,成为专制中国的一部分。如此关系台湾两千三百万人及子孙的生存与发展,当然要由公民投票决定,而非事後只由立法院审议,所能取代。
群策会「ECFA Q&A」全文
所有跟帖:
•
你怎么这么快就活过来了,真是打不死的小强
-kankantw-
♂
(0 bytes)
()
04/24/2009 postreply
07:57:15
•
本想多休息幾天,可是杂音7:33:41扯上咱,登記帳號五分鐘,7:41:23發言
-米台曰384-
♀
(0 bytes)
()
04/24/2009 postreply
08:05:57
•
deeplake和deepthroat一樣都是女性吧!
-米台曰384-
♀
(0 bytes)
()
04/24/2009 postreply
13:49:44
•
李界木再翻供 認罪。刚替阿扁高兴了不到5分钟,累啊
-压扁-
♂
(0 bytes)
()
04/24/2009 postreply
14:44:29
•
回复:至于全文,一个词:硬拗。不值化时间去剖析。
-西石街人-
♀
(1046 bytes)
()
04/24/2009 postreply
10:10:07
•
連"群策会"這麼大的一個智庫都沒聽過的話,妳來這裡幹啥?
-米台曰384-
♀
(0 bytes)
()
04/24/2009 postreply
13:53:35
•
您连绿营“智库”只有立场,已不讲智慧都不知,机要费还要不要?
-西石街人-
♀
(0 bytes)
()
04/24/2009 postreply
14:37:32
•
回复:回您连绿营“智库”只有立场,已不讲智慧都不知,机要费还要不要?
-西石街人-
♀
(0 bytes)
()
04/24/2009 postreply
14: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