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电子报 兴利除弊两头空,马急挽颓势,确该考虑兼任党主席
兴利除弊两头空 马急挽颓势
中时电子报 陈洛薇/新闻幕後 2009-04-09 03:03
马英九下令查弊肃贪,宣示查弊不分蓝绿,这是他就任一年来,首次站上第一线督军。幕僚透露,县市长选举「期中考」即将来临,经济情势下半年才可能回春,弊案却连环爆,兴利除弊若两头空,人民信心溃堤,情势愈来愈不利,马英九决定出手挽颓势。
「总统急得不得了!」,幕僚形容,采购弊案、买官疑云、大陆和台湾的贪污评比,让马英九受到很大的刺激,「他(马英九)每次说清廉多重要,弊案隔几天就爆一个」,在忍而可忍情况下,才决定大动作宣示肃贪,让行政及司法机关了解他的高度重视。
据透露,马英九前晚拟妥肃贪查弊声明後,本来决定由府方发表声明,昨日上午,他请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到办公室,询问「如果我亲自发表声明,这个讯息会不会更明确?」,在幕僚建议下,他决定站上第一线。
幕僚坦言,马英九最在乎廉能,法务部长任内抓贿选、查弊案,是他最自豪的从政政绩,面对政坛乱象,「他很担心,也已经没耐性了」,所以才会主动要求召开记者会下令肃贪,直接对法务部及行政部门下最後通牒;如果三个月内相关单位没有做出一番成绩,等同总统跳票,「届时恐怕真的会有人下台!」。
接连两次立委补选,选民用选票表达抗议,打了马两记重拳,县市长选举在即,党内提名作业已展开,但获提名或参加初选的不乏有案在身者,党籍立委也有多人被起诉,马指示加速彻查,可让无罪的心安,有罪的先淘汰。
社论-马总统确该考虑兼任执政党主席
中时电子报 本报讯 2009-04-09 03:03
本报日前举行民调,询问社会大众对於马英九是否该兼党主席的看法。结果显示,有四六.七%的人不赞成、廿七.二%的人赞成。另有廿六.○%的人无意见。另一方面,竟然有三八.七%的受访者认为国民党不能贯彻马总统的施政理念,远高於回答「党能贯彻马总统理念」的比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似乎透露若干矛盾∶一方面人民认为国民党在扯後腿,以至於总统的理念推不动,但另一方面人民似乎对於以往「党政军一体」的情况犹有疑惧,所以并不赞成总统兼任党主席。我们认为,这里面确实有些观念需要厘清,才能把道理谈透彻。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民党过去一年的表现。与其问国民党能不能贯彻马总统的施政理念,倒不如问该党表现是否符合人民的期待。坦白说,我们对此要给国民党打个「丙下」级分,以表达严重不满。就立法院人事同意权而言,去年中监察院副院长案,立法院在党内相关势力的操作下,竟然把形象不差的沈富雄当掉,本报社论当时就以「讨人厌」重批。就立法院法案审查而言,去年底少数国民党立委杯葛「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审查,今年又给法条中穿了三、四双小鞋,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县市长与民意代表补选提名而言,目前浮出台面的名单,有人代夫出征、有人所涉弊案一箩筐、有人是内举不避亲,但党部迄今一副莫可奈何状,完全不理会社会观感。就党产处理而言,国民党已经执政快一年,党营事业主管都升官到考试院了,行管处人事全非,却党产依旧,似乎要拖到下一次大选,再送给民进党一个现成的炒作题材。这样的党,不仅不在实践人民的改革期待,根本就是在扯台湾的後腿!
正因为马英九形象清新,而国民党依然陈旧腐朽,我们才认为马总统需要兼党主席,才能贯彻其施政理念,也才能不辜负台湾人民五八%选票的期待。立委选举有所谓单一选区两票制,但总统选举是人党合一的,每一票背後既是人也是党,总而言之就是对改革的期待。在民主先进国家中,党都只是中性的选举机器;台湾的政党要往那个方向走,并没有错。但问题是∶国民党有它数十年的包袱、污点、痼疾、缺陷;这麽一个久病缠身的腐朽机器,它不可能不药而愈、自行转型成功。国民党若要转型,必须要靠外力,而最有可能加诸的外力,就是有民意支撑的行政首长。
马总统如果不兼党主席,他就只能在一件件人民挫折之後亡羊补牢。有时候,甚至事後补救都无济於事。以县市长提名为例,一旦国民党「自走炮」真的提名了身挂一串弊案的人做候选人,马总统还能表态不支持吗?能不站台吗?这种党机器绑架总统的戏码之所以能够一再上演,不就是因为党机器的意志与总统的意志天差地远吗?
最後,我们也要谈一谈外界的质疑论点。有人认为,总统兼党主席有「回到威权」的疑虑,但这显然有情境错置的谬误。两蒋时代之所以被人批评为威权,是因为总统没有民意的支持,且行政欠缺立法的制衡。但是现在的情况早已全然改变。目前台湾的总统,可是人民一票一票选出来的,并没有《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庇荫。我们政府的施政,完全受立法院铺天盖地的监督,也没有挟带徇私的可能。就算总统兼任党主席,只可能稍抑制目前政治上的各项分赃,不可能扯上什麽两蒋时代的威权。相反的,马总统坚持不碰党务,却是坐视政坛势力据地为王,盘踞串连,到头来人民的不满还是得在下次大选时由马总统埋单。无论如何,兼不兼党主席与威权与否,八竿子也扯不上关系。
今天的重点是∶马总统是否想改造台湾、改革国民党?自一九八○年代起,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从事经济改革;苏联、中共、印度等国各有其模式,也没有哪一种改革就一定是对的。台湾人民希望走向民主、希望政党政治迈向健康之路,并没有设下「总统不准兼党主席」的明显路障。我们认为,以国民党如此陈旧的机器,总统不兼党主席恐怕断无改造的可能。与其让一个沉重的包袱拖累自己,马总统实在可以考虑做包袱的主人,亲自打开包袱,好好清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