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以前,我戒绝了看台湾的政治新闻,从2004年初开始看中天电视以来,刚好五年的时间。我想这是我最后一次就台湾政治写专门的博客。一个月以来,一直想对五年来的心得做个总结,但是因为实验的关系一拖再拖,直道今天偶然看到了鲁豫有约的陈文茜专访,才决定写一些东西。一个女人在20岁的时候感觉自己超凡脱俗并不奇怪,到50岁还能保持这样的自信就很不一般了,陈文茜就是少有的能做到的女人。
开始看台湾的新闻是在2004年,刚好是陈水扁第二次连任前,当时受到身边几个台湾朋友的影响,很想知道这些所谓同胞是怎么认识两岸关系的。开始的时候只是看中天的文茜小妹大,后来发现只看泛蓝的节目会影响公正性,于是兼顾了三立电视台的大话新闻。再后来又加入了骇客赵少康和新台湾加油。对台湾的认识也多来自所谓“名嘴”,他们是一群很搞笑在大陆从没出现过的人,比如泛蓝的沈富雄,胡忠信,泛绿的吴国栋,程金兰。我想,最初看台湾政治也有学习的味道,也想知道大陆今后该怎么走。毕竟美国,欧洲的政治虽然完善,但是与中国的国情相去甚远,而且我的英文也没好到游刃有余的地步。但是过了几年,特别到了2008年以后,看台湾政治基本就像看连续剧一样,很有趣:每天都有新进展。直道2008年底,第一男主角进了监狱,好戏终于收场,一旦知道了故事的结局,后面的情节也就没意思了。
如果说台独是一个理念,真正能够贯彻这个理念的人并不多,我比较钦佩的泛绿的政治人物,一个是施明德,一个是林义雄。可惜后来,这个台独团队了混入了太多急功近利的投机政客,民进党的高层也逐渐被一些善于制造仇恨,操作民意的政客所控制,使得一个原本代表本土和进步的政党最终沦落。当然,即使出于自私的利益,这些政客的宣传也最终在台湾扎根,深深的影响了台湾民众的价值观。
我想最近几年来我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刚来欧洲的时候造成的。我认为台湾人都想独立的,而且绝大多数已经没有什么中国意识。但是最近半年,随着马政府的执政,我发现台独的力量被高估了。按照沈富雄的说法,台湾至今还有13%支持两岸统一。这几乎和国民党迁台时的外省人比例差不多。而且一部分台湾人,甚至是本省人,还有着很强的“中国情结”。也正是这个小岛上存在着政治理念的对立,才使得政治如此的有趣。我实在不希望用陈水扁的尔虞我诈,偷奸耍滑的小人嘴脸代表大多数的台湾本省人。刚才提到的陈文茜和施明德就是杰出的,我身边的几个台湾朋友人品也不错。可惜,台湾的民主体制并没有创造出一位高瞻远瞩的领袖。
至于台湾的未来,其实马政府的上台已经注定了台独的失败。这倒不是马英九有多少的中国情结,而是形势所迫。因为中国强,台湾弱,不赢就等于输了。现在的台湾处于笨蛋领导阶段,我不光指马英九,也指蔡英文。出于自私的原因,蔡英文无法凝聚在野的力量形成一股有效的反对势力。在台湾这个二元化的社会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民进党还有苦日子要过。也许台独是某些本省精英的理念,但是这个小趋势比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趋势,又显得不算什么了。而中国的复兴,台湾是最先争夺的一块战略要地。这注定了两岸统一的结局。看两个月前的胡六点,颇有深意。老胡有自己的算盘:也许中国现有的政治体制很适合当下的发展,但是二十年以后呢?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人们追究民主的热情也会有增无减,如果要搞个两党执政,把国民党请回来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在中国境内还没有哪个民主党派能和共产党相提并论,国民党也算是老熟人了,在中国有着足够的群众基础。
可惜的是,胡锦涛似乎发现自己高估马英九了:现在的国民党早就没有了曾经一统中国,反攻大陆的气势。说来也是,不但丢了大陆的政权,连台湾这块小地方都落得在野,想不自卑也不行啊。现在的国民党,能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万幸了。我认为国民党里最后一个还有大家风范的政治人物是宋楚瑜。刚才看到“胡锦涛看透马英九”这篇文章里面举了一个例子, 曾经有马英九的传话人到北京要求国际空间。北京官员答称:台湾可能会再度政党轮替,今天北京政府对马政府释出空间,若有一天民进党执政,国际空间问题岂非等于过渡到台独的通路及舞台吗?该传话人则称:届时若民进党执政,北京收回国际空间即可。北京高层哑然失笑道:「你们原来是这样谈问题的!」轻视之情溢于言表!虽然我不知道这个例子的真实性,但是这确实能反映国民党本土化的后果:投机政治主导一切。
对台湾的政治观察也深深的影响了我对民主的认识。五年前我是相当崇尚西式民主的,而看到台湾的乱象是我开始研究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和二战后实现所谓西式民主的国家。台湾的经济发展最快的时候恰恰是蒋经国时期,台湾最不民主的时期。自从李登辉开始抛出两国论,利用蓝绿操控政治,台湾的政坛就越来越黑暗,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停滞。同样,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时期恰恰都不是民主的。韩国是大国家党专政,新加坡是李光耀家族专政,香港是殖民统治。印度是民主的,但是发展并不好。东欧国家和拉美的民主化也基本以失败告终,非洲更别说了。为什么在西欧和美国屡试不爽的民主经验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行却如此的困难呢?关于民主利弊的考虑今后会另撰文讨论。
观察台湾政治的五年
所有跟帖:
•
人民素质不够时, 民主不应票票等20516;.
-拉雷-
♂
(0 bytes)
()
03/09/2009 postreply
19:04:13
•
ie. 某种教育程度以下不能投票, 要有投票权先念书.
-拉雷-
♂
(0 bytes)
()
03/09/2009 postreply
19:06:14
•
"在西欧和美国屡试不爽的民主经验"。 搞错了吧,
-hercules007-
♂
(104 bytes)
()
03/10/2009 postreply
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