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峰召开外媒记者会,抢先「告洋状」?

本帖于 2011-01-08 08:16:3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2009-3-8
王清峰召开外媒记者会,不是「告洋状」!

三月五日法务部长王清峰召开外国媒体记者会,真亏她敢!从电子媒体捕捉到的现场片段,果然,外籍记者不仅挑战、挑衅王清峰,甚至带著「集体性」的「鄙夷」与「轻蔑」口气来「羞辱」王清峰。天呀!台湾什麽时候又回到过去被人「看不起」而「丢脸」的状态?什麽时候台湾的官员又成了外国媒体「丢石头」、「吐口水」的标靶?

近因当然出於《金融时报》记者Robin Kwong到「北所」探访前总统陈水扁後发表〈扁说∶我被抓的背後是北京〉事件(二月廿二日);标题上点出了Robin的观察与看法,尤其文章中引用「北所」会客室外大石头上漆写的大字「法律之内人人自由」当反讽,可见一斑了。想不到王清峰御驾「北所」,「北所」则适时祭出惩罚及声明;一贯的「诛扁」手法再一次践踏人权法治。难怪日本《朝日新闻》看不过去,透过「扁办」要求采访扁,遂而成为外国媒体「同仇敌忾」的导火线。

在记者会中,有人用「强烈要求」的字眼凌逼王清峰,表达采访扁的诉求;王清峰极尴尬的回应「欢迎媒体采访」,但要向「北所」申请。言未毕,记者们呼朋引伴的回应「我们马上签名,集体签名」,於是采访陈水扁成为批判「马统」的姿态与声音。现在球在法务部这边;既然「采访」在「欢迎」之列,倒要看看「北所」如何接招?重点是,不论「北所」准与不准,都是输家。

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访问扁,国际关注的是台湾民主是否大倒退?台湾的司法是不是再度沦为政治打手?法务部在司法节搬演「手铐扁」的戏码,已成为国际级「大丑闻」,台湾司法变成「马戏」,难怪《日本时报》用「台湾司法体制受到试炼」做为「扁案」的说明,而《经济学人》用「审判与错误」加以褒贬。

洞悉且大胆揭露「马统」政治诛杀扁的国际知名媒体很多,「扁案」序幕一拉开,《华尔街日报》即指控台湾检察官「不经起诉就直接把扁收押」的蛮干,并表示「扁案」「没有任何证据摊在阳光下」;《前锋论坛报》刊载「美联社」报导,甚至用了「猎捕」(ensnare)的用语;最明确而直接的指控出自《国防新闻周刊》,以「封面故事」直指收押扁等「使人想起戒严法时代」。台湾的民主在李登辉与陈水扁两位总统建构下,会不会在「马统」手上崩解,才是观瞻的焦点。《纽约时报》多次报导「扁案」,焦点放在台湾与中国的关系外,更强调「扁案是对台湾这个亚洲最自由、民主最活跃国家的一大考验」,也指明逮捕扁「挑起内部不安」。现在连美国务院都质疑「扁案有政治力介入」。

「马统」以政治斗争手法对付扁,就是把「民主」当陪葬品;王清峰妄图召开记者会说明反受辱,就好像回应二、三十位国际学者的公开信,同样遭到斥责与反驳。有趣的是,自己讨好「外媒」不遂,却指控他人办「国际记者会」是「告洋状」,可笑又可议。
(作者金恒炜,当代杂?总编辑)

所有跟帖: 

这个金某是绿营的吧? 现在绿营的话还可信吗? -惨绿- 给 惨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09 postreply 05:43:24

那个金某是台湾有名的文丑,俗称“屁眼金“.... -rhdxw- 给 rhdx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09 postreply 09:19:40

台湾民主千万别倒退,陈水扁一定要无罪释放.若此,台湾幸甚,大陆亦幸甚 -auroraA- 给 aurora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09 postreply 06:14:04

追究A钱者就是司法倒退。贪腐无罪就是民主进步?什么理论! -扁办发言人- 给 扁办发言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09 postreply 10:29:59

杂总? -diwuicis- 给 diwuicis 发送悄悄话 (24 bytes) () 03/08/2009 postreply 11:53:06

采访扁是怕民主倒退?哪个媒体回应?戏耍台南猴罢了 -压扁- 给 压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8/2009 postreply 19:59: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