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了台湾战略学会研究员古明章的文章”台湾政治发展与2009年县市长选举”,县市长大选是台湾政治发展的风向球,作者分析了将在今年举行的台湾县市长选举,“究竟有何议题、有何政治明星或发生什么重大事件影响选情”。文章内容如下:
县市长大选是台湾政治发展的风向球
1997年民进党在县市长选举中大胜,把国民党的地方版图打成只剩外岛、花东和云嘉农业县,绿营“地方包围中央”而有2000年的首度政党轮替。2005年国民党在县市长选举中大赢,反观民进党只剩下西南一隅,造就2008年二次政党轮替。以上经验,可见县市长大选是台湾政治发展的风向球。
摩根索说“所有政治都是权力之争”一语中的,选举不外政党、候选人、议题,在台湾目前有实力的两大政党就是国民党和民进党。回顾历史,1997年的选举正逢台湾连续发生前桃园县长刘邦友官邸血案、民进党前妇女部主任彭婉如命案和知名艺人白冰冰女儿被绑架撕票案,治安败坏加“陈水扁旋风”,使得国民党一败涂地。2005年则是高捷弊案加上“马英九现象”,令民进党溃不成军。
2009年的百里侯之争,究竟有何议题、有何政治明星或发生什么重大事件影响选情,是观察今年台湾选举的指标。
绿营政治人物的危机感
2008年11月11日陈水扁被声押,隔日被收押,距离政权交接不到半年,前任“总统”就沦为阶下囚;而之前10月28日嘉义县长陈明文和11月4日云林县长苏治芬也被收押;至于扁心腹邱义仁、马永成等人更早入看守所,一时之间绿营人士纷纷在司法之前中箭落马,引发全党同仇敌忾。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国共内战时,共军攻破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时,毛泽东下的豪语。如今的绿营人士也有被国民党赶尽杀绝的寒蝉效应,担心下一个轮到谁要被押,而民进党中央一反对扁案的保留,对苏治芬、陈明文全力相挺,反映出民进党担心一旦2009年县市长3合1选举再惨败,绿营恐永无翻身之日。
陈水扁的政治操作
先论扁的涉嫌洗钱案,去年8月爆发以来,初期确实引起绿营的震憾,台独联盟主席黄昭堂要扁珍跳海、独派学者李筱峰撰文批“这一家人比国民党更可恶”,但是扁9月起由高雄出发,用绿营朴实的传播媒体,所谓地下电台展开反攻,民进党的支持者,很多是中下阶层的劳工、农民和计程车司机,广播电台成为最大的消息来源和发言管道。
扁果然是操作政治的高手,他很快的把蓝色政媒的政治追杀,转成最大的政治资源,对深绿民众而言,统派媒体不可信、法院是国民党开的,扁可能有道德瑕疪,但台湾“独立建国”是最高的道德标准,瑕不掩瑜下,挺扁的声音(建国金库说)涌现,民进党公职人员也向扁靠拢。
如今扁已成深绿教主,民进党如何切割,但扁已非2000年时攻城掠地的超人气政治领袖,民进党的支持者主要是挺台独和反黑金,当民进党清廉不在时,自然流失浅绿和中间支持者,所以李登辉在“总统”大选前夸赞马英九比较“干净”,对民进党的形象大伤。
苏治芬的危机与转机
但苏治芬与陈明文和陈水扁大不同,苏治芬是第一位的民进党籍云林县县长,她的父亲苏东启在戒严时代参选县长遭打压,成政治犯;其母苏洪月娇是当年台湾省议会出名“南北双娇”的南娇,也曾在1993年参选云县长以些微差距落败。
苏治芬承接家族的政治资产,曾经当过“国代”、“立委”,镇守浊水溪以南,绿色堡垒的“山海关”。云林县是典型农业县,派系的合纵连横远胜政党,前县长张荣味也是脱离国民党参选成功。这原本不是个蓝绿对决的重镇,却因民进党在2005年时一败涂地,云林成了民进党中部地区执政的唯一县市。
苏治芬这回司法案件,对她是危机也是转机,苏那年得以胜选,是前县长张荣味因案被停职,在云林最大派系张派缺席下才胜出,若明年张荣味胞妹前“立委”张丽善出征,苏的选情本不被看好,但因案,民进党意外大团结,原有意参选的副县长李应元全力相挺。
此外,苏治芬一向形象清廉,若连她都出问题,民进党“清廉、形象、爱乡土”的招牌,很难再挂出来。这也是当苏被起诉求刑15年重刑,全党要力挺再度提名她的原因。
陈明文案与民进党的嘉义版图
再论嘉义县长陈明文,他原是国民党籍、嘉义林派掌门人,年少从政,一帆风顺,28岁就当上嘉义县议长,随后担任省议员、“立法委员”;2001年他因国民党提名黄派的翁重钧,而由蓝转绿,当年在“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等人运筹帷幄下,用民调逼退了民进党原本的提名人何嘉荣,何旋即因案入狱,留下无限想像空间。
陈明文模式是民进党执政时一直用来向蓝营招手的宣传。陈担任县长获得民进党执政时的中央大力支持,把故宫南院落脚嘉义。陈也在2005年结合林派与民进党力量,组成“绿色团队”,攻下县府、议会和多数乡镇市长,成为全台唯一彻底“绿化”的县市。
陈明文现在是民进党中常委与今年3合1选举的总督导,也是蔡英文主席离开台湾时的代理主席,党内地位可见。陈明文虽然任满两届,不能再连任,但陈在嘉县深厚实力,与可能力拱战友“立委”张花冠接班,如今身陷弊案,当然让绿营中央急如热锅蚂蚁。
国民党主导贪腐议题 民进党反击缺乏力道
苏、陈的事件,延伸出的是民进党家族化与派系化的问题。苏治芬和陈明文本身应没有把钱放在私人口袋里,但派系竞争,引发敌对阵营反扑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也为何出事的会是云嘉。云嘉两地从来都是派系大于政党,这回因陈水扁与陈明文、苏治芬的案子一并爆发,才引发绿营人士“政治追杀”联想。
民进党处理扁和苏、陈的问题,如前所述,可谓左右为难,现阶段只能尊重司法、要求程式正义。而绿营这一阵子努力凸显主权议题,就是不愿一直挨打。今年选举主题,若还围绕在扁家弊案,那民进党又不必玩了,因为这几年台湾的政治议题,几乎全由蓝营来做“议题设定”,且主轴都是反贪腐。
选举除了人的因素外,最重要是选战主轴,即主导议题。从2005年以来,除高雄市长一役,陈菊千余票险胜外,绿营每战必大败,因为这几年所有的议题,都是扁政府贪污,民进党早被贪腐打趴在地上。
绿营之前在陈云林访台时,大力用“主权”扭转议题,来凸显马政府出卖“主权”,不顾台湾人民的人权,不过,地方选举打主权,并非好的策略,围城造成的暴力,已导致负面印象,反倒是警方执法过当的质疑,及野草莓学运的诉求,加上绿营政治人物的先后收押,让绿营改打司法人权牌。
在司法办绿不办蓝的质疑声浪中,国民党籍新竹县长郑永金被控图利罪获判无罪,更坐实民进党认为“法院是国民党开的”指控。反而是绿营政治人物的司法案件,媒体早未审先判,这让绿营大为不满。蓝营以贪腐为名打绿,绿营以司法人权反击,不过2009年的台湾选举,会不会上演一场反贪腐与顾人权大战,还很难说。
行政区调整 山雨欲来的风暴
马政府的修改行政区划,若未能处理好,整个县市长选情有逆转的可能。
人权、“主权”议题比较属于“中央”,真正影响地方选举的则是马政府的行政区划改革,台、澎、金、马有25个县市,扣掉台北市、高雄市两直辖市是2010年才改选,而金门县、马祖(连江县)是绿色绝缘体,台湾和澎湖共21县市,预定在2009年11月或12月初选举。但是台中县市合并升格为直辖市的风声传出,而台北县长周锡玮更扬言,若中县市比北县早一步升格,要辞县长并退出政坛。
照马政府的规划,台湾的行政区要调整成3都15县(如下表),北都包括北县市和基隆,中都是中县市合并,南都是高雄县市合并,预定在2014年完成。一旦如表定时程,2009年中、县市和北县就倾向不用改选,将延至后年与北、高市长同步选举,那今年的选举可看性就大打折扣。
蓝绿势均力敌的一级战区
台湾若以蓝绿的实力来论,一级战区就是北县与台中县市、云林、嘉义县市和彰化、南投、屏东县、宜兰县,这是蓝绿势均力敌,可以一拚之地。
花莲、台东、基隆、澎湖和桃园、新竹、苗栗是绿色艰困区,台南县市和高雄县则是蓝色艰困区。不过这些蓝、绿强势地区也非绝对,过去吕秀莲也曾在桃园县当选县长,范振宗、林光华也当过新竹县长。台南县市若非“阿扁故乡”的影响,过去也曾是蓝军票仓。
民进党这届仅有中南部6席,保6只是平盘;若能抢下指标县市,像天下第一大县──380多万人的台北县,则是士气大振;百万人口的台中市也是台湾第三大都会,也具有象征性;至于昔日党外圣地宜兰县和嘉义市,民进党若能夺回也有重振气势的作用。反之,国民党若能攻下南部绿色城池一至两个县市,也可彻底粉碎“北蓝南绿”的魔咒。
但如果真如马政府规划,中县市与北县先升格为直辖市,那么今年就不必改选,则3合1选举的强度与影响力都会大减。民进党已正式提名前“总统府”副秘书长林佳龙再战台中市长,虽然胡志强两任届满,不过国民党不论提名“立委”卢秀燕或副市长萧家旗,都是基层实力坚强的战将,林佳龙也占不了便宜。
但是一旦中县市合并升格,现任台中市长胡志强与现任台中县长黄仲生都有机会再战合并后的“中都”市长,反而是国民党内群雄并起。会不会因此阋墙,而让绿营有渔翁得利的机会。
台北县:蓝绿超级战区
至于2009年选举,民进党的希望所系还是在台北县,这个曾由尤清和苏贞昌主政16年的第一大县,人口分布恰好是台湾的缩影,没有北市那么蓝,也没有高市政坛偏绿,现任县长周锡玮政绩又不突出;上回民进党是空降与地方脱节的罗文嘉,罗不像尤清与苏贞昌先选“立委”再攻县长,与地方毫无渊源,又是客家人,在绿营死忠的闽南票上输一半。北部客家人在政党认同偏蓝,罗在客家票上也讨不到便宜,且2005年大环境不利民进党,罗惨败近廿万票。
台北县长之争绝对是蓝、绿在3合1大选的超级战区,民进党内有人力拱蔡英文主席“主帅亲征”,也有人推荐苏贞昌“回锅”再战,两人都是一级战将,若出征,势必引发话题。
若今年不选,延至明年才选,对于民进党急于重振声势绝对大大不利,趁周县长支持度低迷,若有适合战将,“光复北县”希望浓。但周锡玮一旦争取北县升格,则是数十年来,多位县长无法达到的一大功劳,在民意支持度上必定翻转,绿营任何人都难挑战,这也是为何周锡玮杠上党中央,坚持北县要升格改制。
桃园县:台北县之后的最大县
若北县升格,桃园县就成为第一大县,今年桃县最受注目是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之子吴志扬有意参选。桃园过去由南北(客闽)轮政的传统,虽已被打破,但南区客家人也10多年没出过县长,若考虑地域和族群,吴的参选也具意义,可是国民党内有马、吴的情结,党内是否让主席之子披挂上阵,吴的参选未必没有阻力。
过去吕秀莲在桃园县插上绿旗,若国民党内摆不平,绿营不无可能拿下国境之门的桃园县。且人口近两百万的桃园也想升格直辖市。直辖市无论在人事任用上公务员职等较高,财政分配上也有较多的补助款,各地都抢升格。桃园人口比台中市、高雄市都多,也不想成为“二等县”。因此北县若升格,又牵动桃园选情。
苗栗县:蓝营军囊中物 宜兰县:绿营有希望
至于苗栗县是蓝军囊中物,但绿营传出征召不是民进党员、且在近日十分活跃的罗致政参选。罗是台湾社秘书长,虽是留美博士也是政治学者,但在山城参选,这一关恐难跨过蓝军铁票区,绿营上回想复制陈明文模式,与前县长傅学鹏合作,共推人选都不敌。客家人的投票倾向一向是典型的“南绿北蓝”,这与民进党是“福佬党”的刻板印象,加上不像高雄、屏东六堆客家庄,长期有绿营政治人物像邱连辉、邱茂男和邱议莹经营,以致苗栗一向不是“绿洲”。
至于宜兰县由陈定南、游锡堃和刘守成接力,长达24年的绿色执政,也是党外大老郭雨新和林义雄故乡。本届陈定南回锅,些微落败,虽然绿营民主圣地失色,可是从各项选举得票率来看,宜兰绝对是民进党大有希望的一个地方。这回提名地方实力派的罗东镇长林聪贤,想效法国民党提名当时宜兰市长吕国华的模式,不迷信政治明星,用基层扎实的战将应战。
嘉义市:蓝军在南部唯一突破点
嘉义市则是蓝军在南部唯一的突破点,昔日常年由党外“许家班”许世贤、张博雅和张文英母女、姐妹轮流执政。2005年,与民进党、扁政府因考试院副院长同意权未过关而闹翻的张博雅阵前弃“徒弟”市长陈丽贞,力挺国民党挑战者黄敏惠,而把嘉市由绿转蓝,这也是绿营想重新“光复”的县市。
不过国民党也知其中奥妙, 2009年台湾灯会在宜兰“点灯”,2008年双十节烟火在嘉义市施放,且予黄敏惠副主席之位,固椿意味浓厚,并想由嘉市突围,夺取绿色南部堡垒。
台南县和高雄县:国民党有机会
至于国民党最想光复的就是“阿扁故乡”台南县和长期绿色执政的高雄县,两地现任县长苏焕智和杨秋兴都不能连任,正是全新局面。台南县这次绿营陷入三强相争,老县长陈唐山想再战,现任“立委”李俊毅和叶宜津也要角逐,国民党则想征召北市副市长吴清基再度返乡参选。
高雄县余家班在这次“立委”选举中余政宪不敌林益世,声势大不如前,绿营想征召前“卫生署长”、前“国科会主委”的陈建仁参选,却遭地方支持前“立委”林岱桦势力反弹,因此是蓝军光复高县的最佳时机,若攻下南县和高县,可说是彻底将绿营“连根拔起”。
从县市长大选看今年台湾政治走势
本帖于 2011-01-08 08:16:3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